经过几个月的战争洗礼,动乱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比起意气用事的高子明来说,高浩成更加理智而顾全大局。他对归降的高子明旧部既往不咎、委以重任,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叛军旧部对他表了忠心,一场内乱无声无息的开始又无声无息的消失。 该是在五月初就回到京城,但是高浩成却以巡视天下为名,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向着了几个手里握着兵权的藩王封地进发。 没有了高子明,这些藩王显得人单力薄,再是不甘心也纷纷向高浩成献了兵权,得到他的‘特许’,献出兵权的藩王可以将爵位传承三代,而个别不甘心的藩王得到的是讨伐诏书和谋逆的罪名,一场又异常小规模的战争在人们没有意识到之前已经无声的结束。 按照大齐历来的规矩,藩王的爵位本是可以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的,长久下来很容易造成藩王势力过大、富甲一方,而中央朝政收入不够的局面。高浩成初登大宝之时就想过削弱藩王势力,但当时朝中大权并不在他手里,他只得作罢。 此番时机成熟,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讨伐了一些不听话的藩王,又下旨施行藩王爵位传三代的制度,虽然遭到了不少王公贵族的唾骂,却也同时得到了天下人的赞誉,贪图安逸的藩王们在他的大军面前只能老老实实的接了旨意谢恩。 说起来,在藩王之中势力最大的当属镇南王,此番平乱功劳最大的也是镇南王,因此最难对付的也是镇南王。大齐总共有大小藩王十数个,高浩成一番巡视天下之后,手里握着兵权的藩王便只剩下一个,那就是镇南王。 高浩成有心削弱镇南王府的势力,可却苦无机会,削弱功臣的权力自然不能师出无名。而镇南王世子楚翔似乎发现了自己的危险,在平乱成功之后,便以不惯北方水土为名拒绝跟随他进京受赏,又绝口不提交出兵权之事。 高浩成隐而不发,准许楚翔不必进京受赏的请辞。 六月中旬,在离开京城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带领着众人又重新回到了这片土地上,坐上了那高高在上的宝座。 虽然不是新帝登基,可皇宫毕竟是高子明曾经住过的皇宫,奴才毕竟是高子明使唤过的奴才,自然免不了一番新旧交替,尤其是妃嫔。 礼部的官员递了三次折子无法说服高浩成广选秀女,在众人以为他惦记着柳后而不敢再行劝谏之时,他却下旨命礼部在五品以上官员家中挑选德才兼备的女子进宫伴驾。 尽管高浩成再次强调不能劳师动众,礼部也将进宫的人数一减再减,可后宫中一下子还是多了大小主子将近三十人。因为暂无皇后,而前太后在高浩成回宫的前一夜忽然薨逝,凤印自然落在了皇贵妃楚音的手里。 在众人看来,陛下与以前一样,英明睿智绝不留恋女色,很好的做到了雨露均沾。即便是他曾经的青梅竹马岳湘荷,也没有得到他的特别怜爱,不过是得了一个南国夫人的封号,连住在皇宫里的资格也没有,大家虽都猜测她和高浩成之间旧情难了,却也明白她毕竟 做过高子明的女人,想要成为嫔妃或许尚有可能,至于皇后之位只怕与她无缘。倒是皇贵妃楚音,常常被他称赞‘贤淑大度’,成为最有可能登上后位的人。 而高浩成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对镇南王府进行了大小三次赏赐,更曾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口夸张楚音有皇后的贤淑,一时间楚家所得圣宠不亚于当年的柳家。 六月末,柳燃在围困耶律竟大军一月有余后火烧耶律竟的后方粮栈,又趁着敌营军心涣散之时发对进攻,一举歼灭敌军数五万之众。耶律竟在慌乱之中被利箭射伤一病不起,柳燃乘胜追击,将耶律竟残余人马悉数绞杀。 消息传到京城,高浩成在朝堂之上连声叫好,自高祖开国以来,西北一线常常受到胡人的袭击,柳燃这一仗吓破了胡人的胆,料想他们几十年内不敢再发动战争或者作出侵犯大齐疆土的举动。 为此,高浩成特意出城迎接凯旋归来的柳燃大军,设宴款待三军将士。 酒至半酣,高浩成看向坐在他下手的柳贺,猛然间发现他已经不是记忆中雷厉风行、意气风发的权臣,而是一个双鬓斑斑、沧桑无比的老人。 高浩成心里一恸,自柳青青在他面前跳下山崖后,他便让自己不去想她,不去想与她有关的一切。当他面对苍老的柳贺,他压抑已久的情绪便失去了控制,悲伤宛如洪水般涌上心头。 他举起杯,狠狠喝了一口酒,不由猜想,若是柳青青知道她的离开会令她的父亲白发苍苍,她似乎还会如此决绝? 他该是憎恨柳青青的,她当初坚持不懈的爱他,当他终于看清楚她的心意,终于意识到她对他来说很重要,她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和高子明赴死,连一个改过的机会也没有留给他。这样的背叛,比之岳湘荷当初所作所为令他更加不能接受。 可是,他偏偏无法憎恨她,事实上他唯一憎恨的人是自己,憎恨自己当初对她的狠毒,憎恨自己的悔之晚矣,更憎恨他无法再见到她这个事实。最最憎恨的是,既然他当初能够对她无情无义,为何偏偏要幡然悔悟,若是一直绝情到底,他又怎么会有不为人知的悲伤和惆怅? 酒水从他的喉咙滑进食道,进而进入胃里,丝丝热辣的感觉不能弥补他心里的空旷,他的怅然反而增加了几分。他再次看向柳贺,以前从没有将对方当做长辈看待,现下却忽然兴起了要让对方颐养天年的心思,就算是代替柳青青尽孝,毕竟他也算是柳贺的半子。。 思及此,高浩成握了握酒杯,他有些紧张,如果柳青青泉下有知,会不会感谢他对柳家人的善待呢? 他张嘴:“老丞相?” 柳贺闻声立刻将手里的筷子放下,小心起身向他一鞠躬:“陛下!” “老丞相坐下说话,不必拘礼。” 柳贺谢了恩,低头坐下,举止不见拘束却也谈不上亲近,只能说很遵守身为臣子的本分。 高浩成看得清楚,不觉有些恍惚,犹记得当初他与柳青青大婚,柳贺酒醉失态,曾笑称自己与他有翁婿之 义……当时的他虽然面上微笑,心里却因为柳贺这放肆的言行更加想要除去他! 如今,柳青青已经不在了,连接他和柳家的纽带也不在了,他却有些不能面对柳贺此时太过恭敬的言行。他沉吟片刻,低声道:“老丞相近来身体可好?” 柳贺身体微微一震,心里千头万绪。作为一个帝王,高浩成可以说是英明的,可却与仁慈二字毫无关系,他会主动询问他的身体状况,绝不会是因为一时的仁慈和感叹,这其中必定有深意。 宦海沉浮几十年,柳贺还有什么东西是看不开的?尤其是得知柳青青和高志明双双坠崖之后,他对权势和官位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渴望。听到高浩成发问,他立刻心领神会,再次站起身,走到了殿中,郑重一拜,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常感力不从心,近来总是病痛连连,恐怕无法再为陛下效力,特向陛下请辞,请陛下准许臣归故里养老!” 高浩成怔住,他本意是想体恤柳贺,没有想到他竟然请辞!愤怒立刻充满了他的胸腔,帝王的恩典无论好与不好,臣子只能心甘情愿的受着,更何况他本是一番好意,柳贺竟然倚老卖老! 若是从前,高浩成真会对柳贺请辞的举动怀恨在心,可是如今,很多东西都变了,他以为会一辈子陪在他身边的女人已经不在了,他身上的锐气被消减不少,行事和想法也有了太多的改变。 他深深看了看柳贺,恍惚发现,柳青青的额头与柳贺的很是相像,饱满有度,从面相上来说应该是有福气的人……可是,她怎么会走那么早呢? 在外人看来,她是在他身边薨逝的,死后也占了他的心思,得了他的追封。但是,只有他知道,柳青青这一辈子并不幸福,或许早年在家里做姑娘时她可以随心所欲,自打做了他的皇后,她失去了太多东西,包括她一直仰仗的柳家,她到最后也无法回去! 他喉头哽咽,摇手道:“老丞相过谦了,丞相乃是弘股之臣,朕离不开你,这天下更加离不开你。” 柳贺料定他会如此客套,立刻跪倒在地,颤颤巍巍的说:“陛下,如今我大齐长治久安,人才辈出,而老臣不过是行将朽木,实难担当重任,还请陛下体恤老臣,准老臣衣锦还乡!” 柳贺无声的叹了一口气,柳青青已经不相信他,所以跳崖自尽。她的父亲也已经不再相信他,所以不管他如何说如何做,在他看来只怕都是一次灾难一个陷阱。 他想要劝解,可是殿中坐着的许多大臣一一起身为柳贺说情,还有一些与柳家素来不和的朝臣此番更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直呼着‘陛下仁慈,准许丞相请辞’。 他看着跪了一殿的大臣,再次觉得可笑,他当初以为柳家是狼子野心,哪知道他们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一个一个都要在他面前消失。 他只觉得心里充满了浓浓的无奈,点点头:“既然如此,朕便准了老丞相的请求。” 跪伏在地的柳贺此时已经是老泪纵横,重重对着地上叩头谢恩,半天才佝偻着身体站起来。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