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可以吧。”提到这个,余晓又觉得有些焦虑,他垂下眼,戳了戳盘子里的牛排,说:“老板其实也没那么苛刻。” “毕业了之后gān嘛,想好了吗?”余爸爸又问,“家里的生意有你哥担着,但是你自己以后要gān嘛,还是要规划好。” “还没想。”余晓如实答道。 余爸爸听闻,皱了皱眉,脸色有点不太好,“你都二十七岁了,今年都可以说是二十八岁的人了,别老一天到晚稀里糊涂。” “少说几句。”余妈妈在旁边听不下去,埋怨道,“儿子大了,会有这么自己的想法。” 兴许是因为喝了点酒,余爸爸又太久没见儿子,爱子之情很容易就变成了‘责备’,“他看起来就像个大学生,不知道社会多难,赚钱多难。” 服务员换了一次餐盘,上了甜品,但余晓没有什么胃口了。 “不想进入社会就继续读,家里也供得起。”余爸爸说,“要是真的要工作,就要好好打算,你学的这个专业,回国找找关系,进个好点的公司倒是不难。” “好的,爸,我想想。”余晓顺从地说道。 “哎呀,少说几句,来,吃这个。”余妈妈打断了俩人的对话,把甜品推到了儿子面前。 “都是你惯的。”余爸爸轻声说道,“从小就惯他。” 晚餐吃完后,已经快九点多了,余晓打了车送父母回了酒店,说明天带他们去博物馆逛一下。 在回自己家的车上,余晓反复思考父亲说的那些话,每一句都没有错,全是对的。他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老家以前的同学很多都做了爸爸,哪怕没有结婚生子的,也算是有了稳定的事业。 只有自己还在‘飘’着。 要说余晓真的多么爱搞研究,其实也是没有的,他并不属于那种爱钻研的人,读书其实也不过是为了‘逃避社会’,而不是为了有高学历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老板也曾经说过他一次,说他不适合读博。他和丁雨不一样,丁雨天资聪颖就是很适合做研究,他自己也说过,打算争取一下继续读博士后。 在国外的生活,因为社jiāo关系的简单,让余晓忘记了很多事,忘记同龄人应该是如何生活的。等停下来认真看一看时,发现所有人都有了‘定数’。 当年早恋逃课什么都gān的kiki,虽然还是很爱玩,但在广告公司也做到了副总监的位置;老家的另外几个好友,也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 唯独余晓自己,仿佛什么都没想过,过一天是一天。 回到家后,余晓在chuáng上翻来覆去,一直睡不着,到了凌晨两点还睁着眼睛,越想越难受。他从chuáng上爬起来,打算去找褪黑素吃,走到储物室时,看到地上堆着的快递盒。 全是赵悦洋寄来的那些,余晓没有拿出来,都丢在了这狭小的房间里,最靠外的那一箱是蜡烛,摆的整整齐齐。 他想了一下,蹲下身子,从里面拿出了一个。 这个蜡烛带着很重的辛香料气味,余晓转了一个边,看到是拿的“曼谷”那一款,他没有去过曼谷,但不妨碍余晓把蜡烛拿回卧室,点燃了它。 这类蜡烛就是这样,点燃了不如摆着香,香味变得很淡,在卧室小茶几上亮着微弱的光。 余晓吃了褪黑素,还是很清醒。在容易想多的午夜,他觉得异常的孤单,想要找谁说说话,但却又觉得开口这件事都让他疲惫。 内心的情绪不适合陈述太多前因后果,很可能明天醒来就忘了,或者变了。 它们只存在在此刻。 手机突然在chuáng上震了两下,余晓打开看到赵悦洋的微信,他在这两周里发了不算少的微信过来,快递也一直在寄,和余晓说一些有的没的,甚至破天荒地抱怨楼下的星巴克突然不卖燕麦拿铁了。 赵悦洋变得像曾经的自己,喋喋不休一些废话,也不管余晓给不给回应。他会在午夜的时候说自己刚刚开完会,现在准备睡了;也会在陪客户打高尔夫球的时候,说今天惨败,太丢人了之类的话。 但更多的时候,那些信息都和刚刚发进来的这一条一样。 -- 余晓,我想你了。 余晓搞不明白赵悦洋,更搞不明白自己。 第32章 余晓的父母一共在N市停留五天,剩下的四天他们要去其他城市玩,然后再回国。 前面几天,三个人总是吃西餐,到了最后那天,余爸爸有些受不了了,说一定要吃一顿中餐才行。 于是余晓搜了一下,找到了一家曾经去过的川菜馆,提前找Hanson帮他订了位。这家餐馆属于改良式的川菜,并不是那么正宗,但环境很好。 “今天去的那几家店,东西是真好看。”余妈妈喝了一口柠檬水,翻了翻今天购物的成果,“那个小瓷盘子我很喜欢,但似乎一整套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