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近心情不大好,太医给朕把脉说朕是肝火旺盛,火急攻心,然后又巴拉巴拉的结合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说了一大套朕也没太听懂,最后朕赏了太医一顿板子,心情就舒服多了。 洛嫔说朕是更年期了,朕那时虽然离得远,但还是把这话听得清清楚楚,至于这更年期到底是什么,朕翻阅古籍,问了翰林院的各位大臣,始终没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后来朕实在忍不住好奇,就去问洛嫔了,结果洛嫔说是朕听错了,她当时是说朕更年轻了,年轻人火气旺盛,似乎没什么不对的。 七月份的天气热得跟下了锅子似的,朕就是锅子里面的那脑花,还有人拿着热油往朕的头上浇。 朕今年本来是打算避暑上庄避暑的,结果那些奴才们告诉朕前些日子下了一场暴雨,避暑山庄塌了一半,今年是去不了的。 避暑山庄是朕父皇当年拨款修建的,用的还是他私库里的银子,花了好几百万,没想到最后就建成这么个玩意儿。 按照洛嫔说的,那就是个豆腐渣工程,朕很生气,一生气朕就脑袋热,脑袋一热朕就想杀人,朕把当年监造避暑山庄的几十名官员全抓起来,审问一番后砍了十多个脑袋,朕的心里就舒坦多了。 钱虽然拿到手了,可是现在江南大旱,朕能在这个时候大兴土木吗?那肯定不能啊,那就忍着吧。 毕竟朕平日里召见大臣的养心殿里,还有朕父皇留下的笔墨。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这话朕的父皇活着的时候就经常对我们说,不过朕觉得当年父皇对我们说这话的时候,那“们”里可能没有包括朕。 朕其实没想当个皇帝,当年朕的兄弟们争皇位的时候,朕就没想过最后会是朕坐上正大光明殿里的那张龙椅上的。 可谁让朕的兄弟们命不好呢,好不容易熬死了父皇最喜欢的太子,结果他们自己又斗得稀巴烂,一个接着一个去见阎王了,等到毒皇病重的时候,成年的皇子就剩下了朕一个,剩下的除了九弟,全是些两三岁路都走不稳的。 九弟胆子又小,不敢做皇帝,最后就便宜了朕。 可见运气到了的时候,拦也拦不住。 父皇死的时候,还拉着朕的手,一声一声叫着太子殿下的名字,听得朕心都要碎了,朕看父皇实在可怜,就悄悄跟父皇说:“太子殿下在下面等着您了。” 父皇果然很想念朕的太子哥哥,一听朕这话,立马就咽气了,痛快极了。 朕为父皇对太子的父子情深深深打动,忍了好久才忍下心里那股想要鼓掌的冲动。 再过几日是朕生母的忌日,她生前是个宫女,死后也没有个正经名分,生了朕以后,没过多久就归天了,朕便被父皇送给了谦妃抚养。 今天天气好啊,朕身边的孙和德孙公公就跟朕提议说:“陛下,您要不去荣华宫看看?杨妃娘娘今天做了点好东西,想让你去尝尝。” 朕转头看了孙和德一眼,这老奴才,不知道又收了杨妃什么好处,不过朕今天心情不错,去看看也行。 从御书房走出去,今天天气是不错,晴空万里,烈日炎炎,朕这条腿是怎么也迈不动了。 好在孙和德十分有眼力见儿的给朕撑起伞:“老奴给你打伞。” 朕走了两步又后悔,朕其实应该乘肩舆过去的,但现在已经走了,再回去未免显得朕太娇贵。 说起来,朕原本是想当个木匠的,还考虑过做一个可以超级大的轿子,十六个人抬,可以在上面吃饭、如厕、办公务,还要带几个小太监在一旁伺候。 朕也不是在吹牛,当年朕的木活儿,连朕的五皇叔都夸朕,不过其他人好像都认为他是在讽刺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