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坐在喜床上,龙凤喜烛燃烧着,看不出热闹。 毕竟夏日的天长,外面光还是很透亮。 唐氏娇怯的低着头,等着胤礽上前和她喝合卺酒。 康熙历来把胤礽放在心尖尖儿上,即使赐的是个格格,除了家世尚可,容貌也或娇柔或明媚或端庄。 唐氏有一对梨涡,笑起来甜甜的,是个甜姐儿。 “奴才给爷请安。”唐氏见胤礽站在门口一动不动,顿时急了。 胤礽静静的打量着她,脸太大、皮肤太差、声音不够好听、掐着嗓子说话呢,还有这身段硬朗的像个男人,哪儿哪儿都比不上他的小颜。 胤礽犀利嫌弃的眼神,被垂头害羞的唐氏当成了爱慕。 她自信的扬起笑容,对于容貌,她向来自信。 “就寝吧!”胤礽拧着眉,不耐烦道。 看着这等瑕疵百出的人,他中午吃的饭都得反胃吐出来。 唐氏被胤礽的急切给吓到了,她求救的看着一旁的珍珠。 德顺冷笑的开口:“这位姑娘,今儿是格格的好日子,你我还是出去吧。” 太子身边的总管太监,在后院里是权势滔天。 珍珠听着德顺阴森森的声音,打了个激灵,不敢违背的快步退下。 信赖的心腹突然离去,唐氏像是被抽了主心骨。 她害羞的站起身,想为胤礽宽衣。 洞房的事,宫里派出的教导嬷嬷教过她。 胤礽冷眼看着她:“就这么迫不及待?” 含羞带怯的唐氏,立马煞白了脸,这话可不是好话。 她眼泪忍不住的浮出:“不是爷说要就寝的么,奴才只是为谨遵本分,为您宽衣啊!” “孤不过说了一句,你驳斥孤的话倒是准备了不少。”胤礽漫不经心道。 这话更诛心的,唐氏慌神之下,被脚踏给绊倒,直接扑到胤礽的脚下,顺便扯了他的衣袍。 胤礽嫌恶的撩开她:“如饥似渴?你把孤当什么了!晦气!” 一时之间,腰撞在尖角上的唐氏,忘记了疼痛。 她刚进毓庆宫,就要被太子爷给厌弃了吗? “爷,您听奴才解释啊!”唐氏惶恐的爬着向前,想抱住离去的腿。 胤礽无情的避开:“范氏说的不错,唐家的家教……” 话留三分不说,最让人遐思联翩。 唐氏从心到骨子里都淬上了恨范氏的毒,她不会以为胤礽说谎。 那样高贵的人,怎会算计自己的后院,得多闲着没事儿。 范氏看着胤礽进屋时,激动的难以置信。 她以为第一局她输给了唐氏,现在看来不竟然,她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奴才叩见太子爷。”范氏上来就是行五体投地的大礼,将自己置于尘埃之境。 在宫里这么多年,她看的清楚,天皇贵胄的男人们,喜欢高傲的贵女,也喜欢身段极低的婢女。 毓庆宫已经有了高傲鲜活的侧福晋,她想吸引太子爷的视线,唯有成为完全不一样的人。这样才能引起太子爷的兴趣,让他觉得好奇和新鲜。 范氏想的太多了,以她以前的身份,接触的至多是个大太监,皇帝、阿哥、宗室非她能窥伺。 五肢不全的太监,能和太子爷一样? 胤礽心里腻歪极了,皇阿玛的眼光有待商榷啊。这被夸得天上地下的格格,他就是眼瞎了也看不上。 没得到胤礽的回应,范氏不急不躁。 太子么,总要端着点儿,她明白。 低垂臻首,小腰微扭,范氏挺着规模颇大的胸脯,媚眼如丝的靠过去。 她容貌端庄,带着一股成熟的韵味,对刚开荤的男子极具吸引力。 奈何胤礽撇撇嘴,只觉得更加辣眼睛。 丑人多作怪! 腰粗成这样还扭来扭去,别人是水蛇腰,这是蟒蛇腰吧?还有这脸上的粉,笑起来眼角快有了裂痕,再一抖,粉唰唰的往地上掉。 心有洁癖的胤礽,坐立不安。 就在范氏主动举着酒杯上前时,他一手把人推开。 “和唐氏比,你着实差远了。”胤礽挥着袖子,扫开想来沾污他的女妖怪。 德顺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主子利落的解决了两个格格,战斗力相当彪悍。 “爷,您今儿歇在书房?”德顺忐忑不安的问着。 胤礽站在路中央,看着身后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跟着自己。 “当孤和你们一样嫌?近来朝中多少事务,累的皇阿玛数夜难以安眠。孤不替皇阿玛分忧,缠绵于女儿香,岂不是不孝至极。你们给孤听好了,红粉骷髅缠人命,都给孤清心寡欲些,好好做事!” 胤礽说的慷慨激昂,义正言辞,光辉形象坚固的树立在毓庆宫奴才的心里。 看看啊,他们的太子爷是多么的有孝心,多么的攻于实务。 在胤礽身边伺候了十多年的德顺,在心里偷偷的反驳着:太子爷分明是被佟侧福晋养高了眼界,瞧不上唐氏、范氏这样的庸脂俗粉。 让他这个无根之人来说,若换了他,他也是一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道理换在女人身上也是行的通的。 毓庆宫有康熙的眼线,这是拔不得的。 胤礽难得晚上没有爬床做入室偷香之事,他规规矩矩的批了大半夜的奏折。这些折子都是康熙分给他的,来路正当。 翌日天亮,胤礽也没有去南院走一遭,直接挂着连个黑眼圈去上朝。 康熙看见他憔悴的模样,心里直打鼓。 难道是他赐的两个格格太厉害,榨干了他的太子?那这不是好心办坏事了! “太子留下。” 朝会结束后,康熙留下了胤礽。 胤礽眼神纯良孺慕的望向康熙,无比乖巧。 父子俩儿亲密的去了乾坤宫,康熙一路欲言又止。 等到了暖阁里,康熙语拉着太子的手,语重心长道:“保成,朕知道你年纪还小,正是好奇女色的时候。但是,千万要节制啊!” 面白如玉的胤礽,脸瞬间爆红。 “皇阿玛,儿子没有。”胤礽声音都弱了。 康熙不赞同的看着他:“你这孩子,和朕有什么好瞒着的。朕是从你这年纪过来的,朕懂。” 看看他充盈的三宫六院,美人无数,绝对是经验丰富的好前辈。 胤礽没法儿,他的皇阿玛太不正经了。 “皇阿玛,昨晚上儿子批改奏折批晚了。您给儿子下的任务,儿子万万不敢拖沓。” 和康熙相比,胤礽实在是个端方正经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