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叹了口气继续向陈严说:「就在你面见天子之前,我已听与你随行之人说过你在冀北时候的事情。」 「我亦知晓你陈子义并非匹夫蛮勇之人,临兵之时多有奇策,几次靠着计策化解危机,实乃智勇双全之人。」 陈严听着何进的话不禁开始谨慎起来,这家伙这会开始拍自己的马屁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严小心的向何进问:「大将军想让卑职怎么做?」 何进回答陈严:「陈都尉虽然嘴上说对宫中之事一无所知,但我觉得陈都尉其实是悟性极佳之人,只需假以时日定能在这洛阳城中寻得自己的立身之处。」 陈严问:「大将军是想我做将军府的门客?」 何进微笑着摆摆手回答:「非也非也,我是想让陈都尉去多接近一下那些宦官,最好是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陈严明白,何进是想让陈严去当间谍。作为一个底子干净没有立场的人来说,陈严的确适合这个角色。 不过这话现在说却就不太合适了,陈严否定到:「大将军的意思卑职已知晓,只是卑职刚刚出宫就被大将军邀到这大将军府中,回头一出门就开始接近宦党,这恐怕是个人都能看得出这里面是怎么回事吧?」 何进深呼吸一下,转过头望向门口,一脸旁若无人的样子自言自语;「我何遂高听闻冀北战场有勇猛之士,其武勇天下无双,甚至斩杀了贼军首领张角。」 「吾为大汉着想,欲将如此勇猛之人招至这洛阳来,也好能直接为朝廷出一份力,遂向天子举荐其为骑都尉。」 「却奈何此人并不感激吾举荐之恩,嘴上说着“为了汉室”却不肯为我所用。」 「我何进无能,惧其武勇不能将其杀之,只能以“派去前线”为名行流放之实。」 「此人因此对我怀恨在心,故而时时想着与我为敌……」 说罢,何进又转过头用一种“你懂得”的眼神看向陈严。 陈严听到这也才明白,这何进其实是有点东西的。 陈严不发话,只是举起酒杯致敬,然后将杯中酒饮下。 何进见陈严如此,又补充到:「虽然陈都尉刚到洛阳,便又要回到前线,但对陈都尉来说,这反而应该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若是战功上能再多光辉的一笔,想必也能引起那些老狐狸的重视吧。」 「那十常侍定然也是希望我何某人找来的利刃却最终伤到我自己,估计到时用不着你去巴结他们,只怕他们会先主动来找你的。」 陈严向何进提议:「既然大将军已经想好之后的路线,那卑职可否自行指定“发配”之处?」 何进问到:「哦?陈都尉欲往何处?」 陈严回答:「皇甫中郎麾下。皇甫中郎不日便要发兵北上攻打黄巾军,若我能在皇甫中郎军中,定可趁此机会亲手斩下张宝头颅。」 「张宝一死,黄巾之乱定矣,此等大功,想必足够能引起十常侍、甚至天子的注意了吧?」 何进笑着夸赞陈严:「陈都尉提及此事,犹如势在必得一般,仿佛那张宝头颅此刻已被砍下,果然器宇不凡,绝非常人啊。」 科普时间(作者的话): 本书节奏并不会太快,绝不会出现一个镜头之后就“x年后”这种情况。 明明有几个月平定黄巾之乱的能力,却自甘堕落几年时间没有突出作为,又不是修仙小说,肯定不会搞闭关那一套。 第48章你才是三姓家奴 陈严走后,从屏风后面走出一人,凑到何进耳边问:「老爷,此人目中无人,只怕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何进一声叹息:「好在他与我利害关系一致,至少一段时间之内应该还是可以用的。但愿日后不要成为我的大敌才好……」 那人向何进建议:「老爷何必担心?若是不可用,那便找个由头将其官职拿掉不就好了?」 何进摇摇头:「此人若是不来洛阳便罢,但此次前来已经知道我的心思想法,若此时将其赶出宫去,只怕不但要得罪他,更是放虎归山留后患。」 「倘若此时再被张让那些老狗拉拢了去,那对我就是真的不利了。」 那人机继续建议:「那……若是不能为我所用……不如……」说着,比划了一个手刀。 何进白了他一眼:「你行你上啊?你又不是没看见他那态度,洛阳守军全然视之若无物!」 「再说了,就算真的能行,我前脚把人弄到这洛阳来,刚来没几天人就死了,那天下人要怎么看我何进?」 那人赶忙弯下腰:「老爷赎罪,是老奴浅虑了。」 何进一挥手:「行了,好歹他现在是和咱们在同一战线的,是福是祸走着瞧吧。至少看他的心性应该是不屑于与张让那些老狗为伍的。」 陈严回到府中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将到洛阳之后的事情和见闻都写给刘备。 不过他也有考虑到自己会有被监视的可能,所以信中并未提及何进相关的事情,只是说见到了天子,被封了骑都尉,洛阳是个好地方。 这样即使有人中途拦下信件查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简简单单非常朴素的一个报告。 晚上有府上的下人烧菜来吃,虽然不比大将军府那一餐,不过味道也没的说。 虽说这个年代的饭菜肯定和现代的没法比,但是对于已经吃了几个月军粮的陈严来说,标准早就拉下去了。 毕竟在军营里的时候,别说肉了,几天都不一定能吃到一顿咸的。 想想过不了几天又要去皇甫嵩手下,到时候又要回到军队生活了。 难怪这个年代的人都想着往高处爬,这时候老百姓和上层人的差距和现代人不同阶级的差距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日后,任命书就正式下达了,让陈严到濮阳去和皇甫嵩的大部队会合,只不过没有随行兵马,只有陈严自己。 如果没有和何进商议那回事的话,要是朝廷下达这样的任命,陈严肯定会觉得自己是犯了不得了的大错才会如此。 不过因为这是跟何进商量好的事,所以陈严内心也是毫无波澜。虽然说是没有随行,但那指的也只是兵马,随行的向导还是会有的。 任命书一下来,陈严当日便出城去了,毕竟心里有数,早就准备好了。 而且皇甫嵩的部队是一直向北推进的,能在濮阳留多久也不知道,肯定不可能让大部队留在濮阳只等陈严一个人。 此去濮阳将近八百里,就是快马加鞭也要四五天才能到。 果然等陈严到了濮阳的时候,本队已经去往濮阳港了。 陈严掐指一算,既然濮阳已经光复,那就说明现在张梁也已经向北退去了。一个月之后大汉军队就会和张梁决战于广宗。 算算广宗和濮阳港之间的距离,算上行军的日子,倒是和历史上基本没什么出入了。 陈严又用了半日才赶上本队,这时本队已经在准备船只打算渡河了。 递交了朝廷的任命书之后,陈严终于得以见到皇甫嵩本人。 果然这皇甫嵩也不比卢植差到哪去,五官端正一脸正气,身材不走样,仪态也很端正,一看就是个将军的样子,比董卓何进这样的都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陈严站在帐中等着皇甫嵩安排,皇甫嵩看过任命书之后直接告诉陈严:「你的情况我了解了,虽然你是朝廷任命的骑都尉,只是如今出征在即,各队都已安排妥当,已无多余兵力与你……」 搜索【看书助手】官方地址: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