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只有上次离开古墓时,红姑给指出的那个逃生土洞是在山的东边。 这卦不开就算了,既然开出来,我肯定就要照做。 所以我们得换个地方下墓,才能合卦象中的吉兆。 我以为要在下墓的路径上跟冯青山费点口舌。 没想到冯青山答应的异常痛快。 我们三个往那个土洞去的路上,冯青山主动跟我聊起了周易八卦。 以前我一直以为像冯青山这种学院派下墓,就是仗着人多势众、工具先进,一路平推就完了,其实人家也是技术流的。 冯青山对风水术法竟然颇有心得。 仔细想想也能理解。 冯青山这波人跟盗墓的不一样, 他们下墓以保护为主,不能开挖掘机下去硬刨,就得顺着古人的造墓思路来。 古人玩儿的就是易术玄理,不懂这个还真干不了这一行。 冯青山搞了一辈子考古,邪门的蹊跷事遇到过不少。 他连背着管理请“大仙”下墓帮忙的事都干过。 冯青山不会完全否定一切鬼神之说,持的是个中立的观望态度。 他刚才表现出的质疑,不是针对阴阳仙有没有真本事。 而是我这个阴阳仙太年轻,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 我本着不放过一切“潜在客户”的市场开发原则,免费给冯青山上了一课。 讲的不是周易八卦,而是我们金氏阴阳仙的手艺。 从我的角度看,爷爷教给我的东西杂的狠。 土方偏医、丹术药理、正统道学、擒拿外练、连北方的萨满、南方的乩童都有涉及。 但全都只有用法,没有心学。 也就是说这些能耐我们都用的来,却并不因此树立唯一信仰。 爷爷从小告诉我的道理就是天地万物存在即是意义所在,可不知其理,却不可不敬, 如果说金氏阴阳仙有信仰,信的就是天地正气。 立身天地间,其身正,万法可用。 这些理念上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冯青山到底是个文化人,帮我总结出了三个字——实用学。 金家的本事就是实用。 管你是什么套路,我拿过来用的出、使得上,能解决问题就是真本事。 我跟冯青山一路探讨,全是思想内涵上的东西。 赵军听的索然无味,只管撒丫子带路,拉起节奏办正事。 临到下墓的土洞口,冯青山对我印象已经大有改观。 他给了我一个中肯的评价:“你跟我见过的那些“大仙”、“师傅”都不一样。” 出于一个考古工作者的严谨,冯青山还留了半句:“如果你说的那些金氏阴阳仙的能耐都是真的,我觉得你们家能成事。” 我能说会道是真的,却不是靠嘴过日子的。 下了墓,事上见真章才是我的风格。 反正冯青山这个“潜在客户”肯定是跑不了。 爷爷泉下有灵,知道我把金氏阴阳仙的业务拓展到考古界,应该也会感到欣慰...... 考古队前期筹备下墓时,冯青山也来看过这个土洞。 他确定这是个盗洞无疑。 我一马当先打头阵,中间夹着冯青山,赵军殿后带着我们的物资,我们一行三人就下了盗洞。 上次从这条洞里钻出来时,连惊带吓,还有洞壁上长的尸菇作祟,我们狼狈不堪。 这次内有八仙丹,外有防毒衣,百毒不侵。 防卫的、生存的,辅助攀爬的各种设备一应俱全。 再有冯青山这个“下墓老手”加入指导,准备工作可谓做到了极致。 我抓着绳索,蹬着洞壁,越下越轻松,都有点体验生活的意思。 “到底了没有?套着破绳子我都感觉自己成老腊肉了!”赵军又开始碎嘴抱怨。 我正准备损他两句,突然踩着洞壁的脚蹬了空,身体随着惯性荡了起来。 我一手抓绳子,一手扶洞壁,刚刚稳住身体,面前就出现了一双红彤彤的眼睛! 狭窄的土坑盗洞里,什么东西能无声无息的出现在我身边? 还直勾勾的瞪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