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可是把赵老夫人吓的不轻。 她以为治病就是开个方子,她可以找大夫甚至太医帮忙把把关,哪想到是直接施针。 等她想阻止,赵小少爷脑袋上已经扎了好几根银针了。 金儿一双眼睛没差点瞪出来。 她是姑娘的贴身丫鬟,走到哪儿跟到哪儿的那种,姑娘什么时候身上多了副银针啊,她怎么都不知道? 姜绾让盛惜月端笔墨纸砚来,银针未取,她写下药方。 字有点丑。 不过能看清写的是什么。 等写完方子,姜绾递给赵二太太,道,“照方抓药,吃三天。” 赵二太太接了方子,只觉得手沉甸甸的。 瞒着大太太和大少奶奶给宝儿治病,可吃进嘴里的药可瞒不住的。 姜绾交待完,时辰差不多,她便把银针解了。 宝儿还睡着,盛惜月不放心道,“他什么时候醒?” “要不了一会儿就醒了,”姜绾回道。 盛惜月嘴动了动,最后什么都没说。 姜绾知道她要问什么,道,“三天之内,他肯定能说话。” 这么快? 盛惜月有点怀疑。 姜绾笑笑不语,把银针收好道,“没事我就先走了。” 赵老夫人忙让赵二太太送姜绾出府。 姜绾笑道,“惜月送我就行了。” 出了门,金儿实在憋不住了,把姜绾拉到一边,小声问,“姑娘,你真的能治好赵家小少爷吗?” 盛惜月听到了,那叫一个吓啊。 贴身丫鬟都怀疑,她能相信她吗? 姜绾笑道,“别的事我不敢打包票,赵家小少爷开口说话,我有十足的把握。” “可……姑娘什么时候学的医术啊,我怎么都不知道,”金儿小声道。 “姑爷教的,”解释不了,姜绾麻溜一甩。 暗卫躲在树上,脑门上黑线直掉。 世子爷在背了那么多黑锅后,终于背了个白锅了,不容易啊。 但不管黑锅还是白锅,那都是锅。 世子妃的丫鬟竟然都不怀疑,真就信了,是不是太好忽悠了点儿? 连贴身丫鬟都不知道世子妃医术从哪儿学的,世子妃的医术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盛惜月没敢听后面的,不然能吓个半死不可。 出了赵家大门,金儿快步下台阶,从马车里拿下来两锦盒。 其中一个姜绾递给了盛惜月。 盛惜月一眼就看出那是金玉阁的首饰盒,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她拒绝道,“我不能收。” 姜绾把锦盒塞给她道,“拿我当朋友,你就收下,不然我总觉得欠你一千两。” 盛惜月能怎么办,一千两不收,她就送更贵的首饰,还不收都不行。 她把锦盒打开,里面的红宝石头饰在阳光下闪耀夺目。 另外一锦盒,姜绾递给盛惜月,“这套是给礼部尚书府姑娘的,你得空帮我跑一趟送去给她。” 这是给盛惜月和礼部尚书府姑娘结交的机会。 让人代送,而不亲自去,礼部尚书夫人是聪明人,知道为什么,不会计较的。 盛惜月点头应下,目送姜绾坐马车离开。 等盛惜月再回赵老夫人那儿,赵家小少爷已经醒了。 赵老夫人摸他脑袋,慈蔼道,“宝儿疼不疼?” 她没用力,宝儿摇头。 赵老夫人不放心,手用了几分力。 赵小少爷“哇”的一声哭出来,“疼……。” 声音还模糊,但至少能听清楚了。 赵老夫人眼泪唰的一下就涌了出来,紧紧的把重孙儿抱在怀里。 赵二太太目瞪口呆。 靖安王世子妃说三天之内能开口说话,她还觉得她是在吹牛。 这分明是……谦虚了啊。 什么时候治病这么容易了,扎几针就好了? 第八十章 藏拙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即便是个小伤寒也得三两天才能好。 赵家小少爷从摔到脑袋至今也有两年半了,哪天不灌一碗汤药? 小小年纪吃的药比多少人一辈子吃的还要多,赵二太太见了也心疼,只要能开口说话,多吃点苦头也就罢了。 可一日复一日,天天都一样。 结果放个纸鸢不小心撞到靖安王世子妃,她抬抬手扎了几针,才半个时辰就会说话了…… 姜绾给赵小少爷治病,赵二太太是从头看到尾的,也正因为亲眼所见才更震撼,简直跟做梦一般。 吏部侍郎府虽然没多少权势,不够河间王府和靖安王府瞧的,但也参加过宴会,见过靖安王世子妃几回。 骄纵任性。 这是大家一致的看法。 就前些天,她还一口气在金玉阁买了两万两的头饰。 据说第二天又去买了一拨,这般花钱如流水,便是京都出了名的败家子也没她花钱快的。 提起靖安王世子妃,哪个不摇头说她一无是处? 可这么一个外人眼里一无是处的人随随便便就偷学了一手高超医术。 还有手往宝儿跟前一晃,宝儿就晕了过去…… 她真的是人吗? 赵二太太心头冒出这么个念头来,外面,赵大太太得知孙儿会说话了,匆匆赶来,宝儿还在哭。 脑袋刚施针,姜绾扎的有点深,赵老夫人用力一摁,那是真疼啊。 赵家小少爷捂着脑袋,都不要曾祖母抱了。 赵老夫人是又高兴又后悔,她这不是不放心靖安王世子妃的医术,怕把她重孙儿扎出个好歹来吗,谁想到扎的没事,摁的生疼啊。 赵大太太要抱宝儿,宝儿也不要她,从赵老夫人怀里下来,直接去抱盛惜月的大腿了。 赵大太太一脸尴尬,“乖,祖母抱。” 宝儿往盛惜月身后躲,一只小手摸脑袋。 这府里最喜欢摸他脑袋的就是赵大太太,本来赵小少爷意见就很大了,平常摸摸就算了,这会儿疼的厉害,谁都不让摸。 这府里没摸过他脑袋的就只有盛惜月,还送过他纸鸢。 纸鸢是赵小少爷目前的心头好,所以对盛惜月最有好感。 赵大太太往前走一步道,“这孩子,怎么还不让我抱了?” 赵二太太捂嘴笑道,“大嫂,宝儿这是怕你摸他脑袋呢。” 赵大太太把胳膊收回来道,“谢天谢地,宝儿总算是开口说话了。” 赵家小少爷三岁还不会说话是赵大太太心底的痛,毕竟她膝下就这么一个孙儿,虽然这两年没少给赵大少爷张罗人,可人塞了一个又一个,没一个肚子有动静的。 只有赵大少奶奶怀了两胎,可都没能保住,平常出去做客,人家孙儿一口一个祖母叫的欢,就跟往她心头大把撒盐似的。 宝儿聪明,不必别人家孩子差,可不会说话就差到天边去了啊。 老天总算是开眼了啊。 赵老夫人听赵大太太谢天谢地就是没想过谢靖安王世子妃,那是话到嘴边不知道怎么说。 不知道是靖安王世子妃的功劳,不怪赵大太太。 人家是偷学的医术,连自家亲爹娘都不知道,给赵二少爷和小少爷治病也是屏退下人的,这是不让往外泄露的意思,赵老夫人可不敢往外说,人家帮赵家大忙,她总不能给人添麻烦。 赵老夫人看着赵大太太道,“靖安王世子妃福泽深厚,尚在襁褓之中就给皇长孙冲喜,前些天又嫁进靖安王府,我看宝儿能开口说话,是靖安王世子妃的功劳。” 赵大太太有点不满,“怎么是靖安王世子妃的功劳呢,我看就是凑巧……。” 她话说到最后就没声了,因为赵老夫人的脸瞬间就阴了下来,明显是不高兴赵大太太的话。 赵大太太吓住了啊,刚刚进屋,赵老夫人可是笑容满面,眼底都笑出泪花,这一阴下来,就格外的吓人了。 以前也有说错话,被赵老夫人这么看的时候,可那会儿脸色比这好看十倍不止。 赵大太太不甘不愿的改了口,“老夫人说的是,宝儿能说话是靖安王世子妃的功劳。” 赵老夫人听出她的不情愿,皱眉道,“从公中拿五千两给二太太,让她去金玉阁挑两套头饰让表姑娘明儿送去给靖安王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