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他又美又癫_长生千叶【完结】

《奸臣他又美又癫》作者:长生千叶【完结】  简介:   倒贴贱受风华绝代权倾朝野,对穷小子渣攻死心塌地,一心将渣攻推上高位,谁料痴心错付,最终在新婚之夜被渣攻一剑穿心!  坏消息,刘非穿书了,毫无意外的穿成了倒贴贱受  好消息,死了就可以穿回去!  甚好,不就是被捅一下么,刘非按照原剧情,新婚之夜顺理成章爬上喜床。月色昏昏

作家 长生千叶 分類 耽美 | 153萬字 | 509章
第96页
  “這、這樣啊……”屠懷佳道:“沒看好,沒看好!”
  屠懷佳心中打鼓,太宰是如此清冷之人,怎麽會像話本之中寫的那般癡迷於情欲之事?話本中的太宰,分明是對劉非的一種褻瀆!不看也罷!
  二人一起來到路寢殿,梁錯已然恢復了平日裡的沉著鎮定,看起來像是一個經得起大風大浪的一國之君。
  梁錯先是道:“劉卿,千秋宴之事,籌備的如何?”
  劉非拱手道:“回稟陛下,一切井然有序,還請陛下安心。”
  劉非微微挑眉,倘或梁錯只是想問千秋宴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找自己前來路寢殿,隨便問問政事堂任何一個官員便可以,何必讓自己多跑一趟呢?必然還有別的事情沒說出口。
  果然,正如劉非所料。
  梁錯終於拐上了正題,幽幽的道:“劉卿,你可看過此物?”抬了抬手,很是隨意的指了指案幾上的書冊。
  劉非有些子奇怪,走上前去,將書冊拿起來。
  ——《太宰風流二三事》
  劉非更是不解,瞥了一眼屠懷佳,難道這便是屠懷佳在路上所說的……話本?
  劉非白皙纖細的手指翻開話本,隨意翻開了其中的一頁,開始快速瀏覽。
  ——濕濡的薄汗,晶瑩的水珠,順著太宰飽滿而光潔的額頭輕輕滾下,一路劃過猶如仙鶴一般的脖頸,挺翹而微微顫抖的茱萸,最終被曲江侯輕輕舐去。
  ——太宰無助的顫栗,高高的打直脖頸,瞬間癱軟在曲江侯懷中。
  ——夜色弄人,燭火搖曳,太宰主動勾住曲江侯的肩背……
  劉非隨手打開話本,沒想到正好看到傳說的“船戲”,書中雖沒有明確指出太宰便是劉非,可太宰的故事經歷,和劉非簡直一模一樣,先是倒貼,再是新婚之夜悔婚,將前夫休棄,就差指名道姓。
  而這個“曲江侯”,明眼人一看便知,分明便是曲陵侯梁翕之。
  曲陵地處偏僻,與南趙接壤,乃是大梁的邊陲小城,正巧了,曲陵有一條貫穿封地的河水,名喚曲江。
  劉非平靜的瀏覽了幾眼以自己為原型的小話本,他是個心盲症患者,看小說從不會腦補畫面感,因而一直以來,劉非對話本甚麽的並不感興趣。
  然……
  劉非看著看著,不知怎麽的,忽然想起與梁錯的幾次纏綿,劉非自動將梁錯寬闊的肩膀,流暢的胸肌,還有性感的人魚線,與話本之中的描寫對號入座,一時間竟覺得這話本寫得還不錯。
  “劉卿。”梁錯見劉非看的津津有味,終於忍不住開口道:“你以為這話本如何?”
  劉非將話本合上,心竅微動,連傻子都能看得出來,這話本上分明寫的是自己與曲陵侯梁翕之,重點並不是曖昧火辣的床笫之歡,重點在於,話本上指出,劉非曾是南趙的奸臣,而梁翕之在南趙做過一年質子,這一年之間,二人暗生情緒,暗通款曲,山盟海誓!
  對於一對苦命鴛鴦來說,山盟海誓便是甜言蜜語,而對於朝堂的政客而言,山盟海誓便是結黨營私!
  劉非抬頭對上梁錯的眼神,他心中了然,怕是梁錯多疑的秉性又犯了,叫自己前來,合該是為了試探自己,與曲陵侯梁翕之到底有沒有勾連與乾系。
  劉非哪知,梁錯的確多疑,但此次真真兒是劉非冤枉於他了,梁錯叫劉非前來,完全是因著在劉非眼中,“毫不重要”的床笫之歡描寫。
  劉非想了想,道:“回稟陛下,此話本……文筆流暢,辭藻華麗。”
  梁錯:“……”
  梁錯一陣語塞,道:“還有呢?”
  劉非拱手道:“臣愚鈍,不知陛下所指,還請陛下明示。”
  “朕……”梁錯差點脫口而出,硬生生止住了嗓音,咳嗽一聲,道:“劉卿,如今千秋宴在即,丹陽城中出現了如此有辱斯文的文章,還廣泛流傳於市井之間,若是被旁的學子效仿,成何體統?”
  梁錯敲了敲案幾,道:“朕要你徹查此事……你明白朕的意思麽?”
  劉非拱手道:“是,臣敬諾。”
  千秋宴在即,各地的諸侯都要入京朝拜,這個時候流傳起關於曲陵侯的話本,必然是有心人為之,或許是在引導輿論,亦或許是在試探丹陽城的水深,劉非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劉非領命離開路寢殿,前腳剛走,梁錯後腳便崩不住了,將案幾上的話本抓起來,劈手扔在地上,揉了揉額角,道:“懷佳,去把這等有辱斯文之物給朕丟了!不,撕了,撕得愈爛愈好!”
  “是是!”屠懷佳趕緊撿起來,唰唰兩下撕爛。
  梁錯道:“使勁撕。”
  屠懷佳:“……是。”
  屠懷信:“……”
  劉非回了政事堂,讓方思去打聽關於話本的事情,約莫黃昏之時,方思返回來,對劉非耳語道:“郎主,話本的事情有眉目了。”
  話本上沒有真實的姓名,只有“青雲”署名,合該是筆名,或者是筆者的馬甲。劉非讓方思去市井打聽打聽關於這個喚作青雲的人,因著這本話本廣泛流傳,還真叫方思打聽到了。
  方思道:“此人名聲不太好,聽說本住在城中的琉璃坊,但因著撰寫話本,琉璃坊的學子覺得此人有辱斯文,便將他趕了出去,如今此人搬到了城郊。”
  琉璃坊是丹陽城學子雲集之處,本是販賣筆墨紙硯的集坊,大梁科考每四年一次,學子們經常出入琉璃坊購買文房,久而久之,學子便扎堆在琉璃坊,演變成了如今的模樣,一提起琉璃坊,那便是丹陽城最賦書香之地。
Top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