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舊識 這場宴會,舉行到後面,鴉雀無聲。 還好,董卓準備了大量歌姬,加上樂器眾多,歌舞融合之下,才維持了殿內表面熱鬧。 盡管如此,氣氛依然沉寂。 當然,董卓沒有沉寂。 除了殺人外,也大聲歡笑,殷勤勸酒,話語間語氣轉換,臉面變幻自如,盡顯老到。 “好個董胖子,有一手!” 見董卓殺人和歡笑之間毫無滯澀,呂布心中暗暗佩服。 史書隻說董卓殘暴不仁,何曾提過其中細節? 唯有見過,才知其中險惡。 當然,如此殘暴強壓下,保持表面恭維,暗地裡小動作依然不斷的那些家夥,也不可小覷。 “奉先,一路辛苦,來來來,老夫再敬你一樽!” 見眾人不說話,董卓多少也有些無趣,於是向呂布舉樽說道。 還是呂布好啊,不管怎麽樣,都能發出真心笑容,說的話始終那麽好聽。 “布亦敬相國!” 呂布客氣的舉起酒樽,和董卓遙碰了一下飲盡。 “奉先千裡迢迢來到京城,定要多留一些時日,但有所需,盡管開口,老夫定全力相助!” 董卓再次舉樽說道。 “相國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繁重辛苦,不必在意布之小事!” 呂布舉樽回應道。 飲下樽中酒,呂布說道: “布這次入京,一為叩見天子,二來拜見相國,三麽……!” 看向殿內眾人,呂布笑道: “卻是知道,洛陽城中,鴻儒眾多,大賢雲集,布心中向往,有請教問學之心!” “啊……!” 聞言,董卓心裡一陣古怪和別扭,但卻說不出來具體感受,一時無言以對。 “呵呵呵呵!” 一旁的李儒笑了起來,向呂布舉樽說道: “左將軍欲請教學問,可算來對了,洛陽乃大漢中樞所在,這裡的學問大家數不勝數,足以讓將軍滿意!” “正是!” 可算有個說話對口的了,呂布舉樽喜道: “在下於家中,獨自摸索,雖有所得,奈何無人交流,成就有限,這次定要好好請教當世大賢!” “將軍乃沙場猛將,卻不想如此好學?” 說話間,席中一個好奇的聲音,突然傳來。 呂布掉頭看去,認出來人後,心中一喜。 適才董卓為他介紹過,乃侍禦史蔡邕! 蔡邕 資質:上等 悟性:聞言知意 天賦:出類拔萃 武藝:粗鄙 說明:不適合練武。 又是一個數據奇怪的家夥。 沒關系,類似這樣的數據,呂布已經見過好幾個了,也不奇怪。 他在意的,乃是蔡邕的聲望和名聲。 當世最頂尖大儒! 呂布欲養望,除了個人名聲外,交什麽樣的朋友也很重要。 周圍都是粗鄙武人,能養什麽好望? 正要蔡邕這樣的人,才夠資格當他朋友啊! “怪不得董卓喜歡結交名士,難不成,這貨和哥想法一致?” 腦中閃過一個念頭。 當然,這不重要。 作為一個來自後世的有趣靈魂,可不是董卓這樣的粗蠻家夥能比的。 他是個對文學方面,有真材實料的有趣靈魂! “先生有所不知!” 放下酒樽,呂布對蔡邕拱手,鄭重其事的說道: “正所謂,萬事萬物,無不秉承陰陽相生之理,有陽極生陰之道,亦有陰極生陽之說!” “布不才,武功一道已無追求,卻不知不覺間,了然百家學說,從此不能自拔也!” “所以……!” 呂布正色說道: “這些年來,布一直在研究諸子百家,尤其是《易》書,欲從中找到天下道理共通之處,從而治世安民!” 此話一出,殿內諸人盡皆失色,目瞪口呆的看著呂布。 包括董卓,包括李儒,也包括袁隗,王允等。 這家夥說啥? 他說他‘不知不覺間,了然百家學說’? 這是聖人啊! ‘生而知之’的聖人! 我呸! 幾乎所有人在心中‘呸’了一下。 ‘此人厚顏無恥之處,吾生平聞所未聞’ 這一刻,所有人心中同時想道。 “當真?” 蔡邕卻有些半信半疑,睜著一雙眼睛盯著呂布。 “將軍自幼驍勇,少年時,便有無敵之名,老夫也有所耳聞!” “但若說武功一道已無追求,且不知不覺間,了然百家學說,此言怕是過了罷?” “哦?” 聞言,呂布詫異,拱手問道: “先生以前知道布?” “略有所知!” 蔡邕點點頭,說道: “十二年前,老夫在九原待過些日子,太守王智王使君,曾向老夫提起過將軍之名!” 聽到這裡,呂布恍然大悟。 的確,前身少年時,是有這麽一段記憶。 十二年前,有馳名天下的大儒蔡邕來到九原,在當地引起過一段熱議。 其實,是諫言令漢靈帝不喜,被貶到了五原郡。 但貧瘠苦寒的五原郡,來了這麽一個大人物,那是大大的談資,自然會惹來許多人討論。 不過,這段記憶也就那麽一點罷了,那時候的呂布,才十七歲,又是武將,和蔡邕並無交集。 他沒想到,當時的太守,會向蔡邕提到自己。 想來也是。 王智和蔡邕聊天的時候,肯定有談到五原俊傑的時候。 以前身之勇猛無敵,王智不可能不提及。 所以,蔡邕知道呂布這麽一個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那時候,人家已經享譽天下,不大可能關注他這麽一個邊塞小小將領。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段緣分。 “原來如此!” 呂布恍然大悟,連忙拱手說道: “昔日,布年少無知,錯過向先生請教機會,著實可惜!” “將軍謬讚!” 蔡邕客氣的拱手回禮道。 “奉先和伯喈,還有這麽一段緣分?” 董卓好奇的問道。 蔡邕,是他為數不多真正尊敬且禮遇的人之一,見呂布和蔡邕竟然還是舊識,不僅好奇起來。 “若非伯喈先生提及,布亦差點忘記!” 呂布笑了笑,雙手捧起酒樽,對蔡邕一禮,說道: “承蒙先生掛念,布敬先生一樽!” “將軍客氣了!” 蔡邕回禮,兩人遙對飲下樽中酒。 “伯喈先生!” 王允卻插了進來,看了看蔡邕,又看了看呂布,眼神閃爍,問道: “十二年前,公便聽過呂將軍之名?” “然也!” 蔡邕點頭,說道: “當時,王使君曾對邕言,九原呂布,英勇無敵,素有‘飛將’之名,草原胡夷畏懼,聞名無不遠遁!”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一片嘩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