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 “秦落衡?” 扶蘇長身而立,眼中閃過一抹鬱色。 殿內的燭火,冰冷的映照在他的臉頰上,讓他白皙的臉頰,在此時看起來像是一座僵直的雕塑。 扶蘇身後。 子襄彎著腰俯著身。 並沒有做出任何的舉動,只是靜靜的候在一旁。 扶蘇雙眼冰冷的看向子襄。 質問道: “這些消息你是怎麽知道的?” 子襄道: “有人給學宮中的學士傳了信。” “不過傳信之人很謹慎,他把竹片扔在地上,就迅速的逃離了,沒有給學宮中的學士任何反應機會。” “臣也實不知對方身份。” 扶蘇冷哼道: “子襄,你好大的膽子。” “大秦律令:有投書,勿發,見輒燔(fan)之。” “你見到這匿名信,不僅沒有立即燒毀,還敢看裡面的內容,甚至還把這匿名信的內容告知於我。” “你不僅自己犯了法。” “還害了我!” 子襄不以為然道: “臣自然知道這條律令。” “所以臣在看完之後,當即就下令燒毀了,也是立即下令讓這名學士禁止對外泄露。” “偷看匿名信一事,目下除了公子、文通君、我以及那名學士,並無第五人知曉,公子大可放心。” “但正所謂無風不起浪。” “這事事關公子爭儲,不得不察。” “而且” “當年十公子在的時候,朝中立十公子為儲的聲勢,一浪高過一浪,公子當時過的是戰戰兢兢,若是十公子沒死,那公子眼下的大好形勢或許就會瞬間傾覆。” “公子就甘心?” 扶蘇沉默。 甘心? 他又怎麽可能甘心? 他是父皇長子。 他本就應是最有機會被立為儲君的。 當時大秦興滅國之戰,他得父皇信任,在朝中處理政事,他處理政務時一直矜矜業業、勤勤懇懇,唯恐出現一點失誤,但即便他怎麽努力、怎麽用心,朝中上下依舊不看好他。 他們從始至終都隻認可一個人。 嬴斯年! 因何? 因為嬴斯年的媼出身羋氏。 宣太后一脈的羋氏。 嬴斯年一直被認作大秦嫡子! 宣太后一脈自來跟關中氏族關系匪淺。 早前甘氏一族的甘茂,司馬氏一族的司馬錯,白氏一族的白起,蒙氏一族的蒙驁,以及目下已脫離宗室的鹹陽華氏等。 他們這些氏族全都支持嬴斯年。 甚至 父皇也不例外。 嬴斯年的名就取自‘於萬斯年,受天之祜。’。 父皇從一開始就對嬴斯年報以了最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受到上天的護佑,讓大秦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 這樣的重視。 他們這些公子裡唯有嬴斯年一人。 嬴斯年出生後,他身為始皇長子,嬴斯年的伯兄,卻不得不活在自己這個弟弟的陰影之下。 八年! 他戰戰兢兢的活了八年。 八年內,他從來沒想過爭儲君之位,更不敢生有任何異心,他本以為自己會就這麽的度過一生。 但十年前。 嬴斯年突然薨了。 他的噩夢就這麽結束了。 朝堂也漸漸朝有利他的方向發展。 他開始有了野心。 在嬴斯年薨了的當年,他就向父皇申請讓蒙恬作自己外令,同時開始主動親近原六國出身的官吏。 十年間。 他身邊聚攏了大批追隨者。 他自認。 自己已是大秦儲君的不二人選。 但突然聽到自己的十弟還活著的消息,他的心依舊忍不住狠狠的顫了一下。 他想起了自己悲慘的過往。 不經意間。 扶蘇雙手握緊了拳。 他是個驕傲又敏感的人,有著極強的自尊心。 秦落衡的出現,讓他心中升起了強烈的危機感,同時他的心中也升起了一股強烈的不屈之心。 他不甘心! 十年前,他的確不如。 但現在。 他不認為自己比不過嬴斯年。 現在關中氏族,被父皇削的削、貶的貶,實力大減,而他現在跟原六國的官吏交好,又有博士學宮的支持,他現在擁有的支持者,才是眾公子中最多的,他憑什麽要怕一個失蹤十年的嬴斯年? 他沒有任何理由懼怕! 也不該怕! 扶蘇突然笑道: “我有什麽好不甘的?” “我才是大秦的長公子,朝中上下有誰不認可我?現在暫且不論這人是不是我十弟嬴斯年,就算是,哪有如何?” “我扶蘇早已今非昔比。” “他也早就不是那個集萬千溺愛於一身的十公子了。” “我扶蘇又有何懼?” 看著突然自信起來的扶蘇,子襄只是緩緩道:“但他是公子目前爭奪儲君之位的最大對手。” “甚至可能是唯一對手!” “公子不得不防。” “若這人真是十公子,關中氏族必有異動,早前陛下的確把關中氏族打散謫遷到了各地,但那是在十公子薨了的情況下,現在若十公子回來,陛下又會做什麽舉動,臣不敢妄想。” “諸公子中公子早是一家獨大。” “但即便是這樣,陛下依舊沒有確立公子為儲君,若是十公子真的回來了,那這事可就真的不好說了。” “畢竟.” “十公子的身份擺在那。” “他只要活著,就一定會有人追隨。” “長此以往,公子只會越來越被動,甚至會再次被十公子騎到頭上,到那時,公子再想出手,恐怕也沒機會了。” 扶蘇目光陰沉下來。 他冷哼一聲,不置可否道:“你的消息來源只是一份匿名信,這人是不是我那十弟還尚未知。” “你這番話是否過於杞人憂天了?” “儲君有德者居之。” “我扶蘇身為大秦皇長子,又在朝堂民間素有名望,難道還會怕一個失蹤十年之久的十公子嗎?” “何況他是我弟弟!” “我身為長兄,豈有怕的道理?” 子襄道: “若這人真是十公子呢?” 扶蘇目光微凝,他直視著子襄。 低沉道: “那你想怎麽辦?” 子襄恭敬的行了一禮,眼中卻是閃過了一抹寒光,冷聲道:“現在公子的一切麻煩都來源於十公子活著。” “但只要十公子死了。” “公子這些所謂的麻煩,就全都迎刃而解了。” “公子認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