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與炎漢共驤 “怎講?”劉備滿眼期待。 旁邊‘鬧脾氣’的張飛,也耳朵靈敏的一張,轉身與關羽齊刷刷盯著龍驤。 對上三兄弟‘灼熱’的眼神,龍驤吞了吞口水解釋:“紀靈此次準備倉促,大概率是想速勝,所以使君只要堅持住,再有呂布給他施加壓力,紀靈勢必因糧盡而退兵。” “袁術兵精糧足,不太可能缺糧吧?”劉備見關羽捋髯,不自覺把手放在下巴位置,直到摸到光禿禿的,才想起自己無須。 “雲起既這般說,必然有依據?” 關羽捋著美髯自答自問,經過剛才一系列對話,他對龍驤的觀念發生轉變,此時已經有些好感。 龍驤點頭說道:“使君有所不知,那袁術為圖謀小沛,正與呂布秘密聯姻,以二十萬斛軍糧為聘,所以調撥作戰的軍糧,並不是那麽充分,加上紀靈從陸路行軍,軍糧運輸也不便捷.” “原來如此.”劉備恍然大悟,然後又立刻驚呼:“既然袁術與呂布” 劉備話還沒說完,突被氣憤的張飛打斷,只見他咬牙切齒道:“那袁術和呂布,都不是好東西,可卻這般富裕,俺想不通。” “三弟,別打斷,讓大哥和雲起商量。”關羽急忙把張飛拉開。 龍驤見狀尷尬一笑,拱手對劉備言曰:“使君勿憂,袁術承諾的聘禮,只有少量送抵下邳,而後面那些糧食,是由末將負責押運,末將會想辦法觸怒呂布,讓其不能與袁術同心。” “雲起.”劉備再次激動攥住龍驤的手。 龍驤強忍著麻木,繼續說道:“呂布乃見利忘義小人,必會因收不到聘禮而惱怒,那時使君著人從旁說之,其不惡袁術而助使君耶?” “哈哈哈,好計好計,最好把糧食倒河裡,給呂布送些砂石去,讓那三姓家奴吃土。”張飛再度湊上前,爽朗地發表自己觀點。 “把糧食倒河裡可惜,要是能送到小沛,但也不妥.”關羽這回沒惱,他接著張飛話題講到一半,當目光停在龍驤臉上,後面也就沒說下去。 劉備最初聽到紀靈來犯還有些慌,此時經過龍驤這麽一分析,身上緊繃的肌肉也略有松弛。 他跟在關羽之後補充:“雲起之大義,劉備沒齒不忘,只是一旦這麽做,不但會觸怒呂布,更會觸怒袁術,事後勿必來小沛,你我一同匡扶漢室。” 張飛聽後大喜,樂呵呵的附和:“這個好,一想起呂布吃癟,俺說不出的高興,雲起腦瓜子靈活,今後可以與二哥一起,給大哥建言獻策。” 關羽鄭重的點頭,他雖然嘴上不說,但心中已認可龍驤。 “使君盛情,龍驤心領,但時機未到,末將尚有羈絆.”龍驤慌忙向後一退,躬身向三兄弟行禮,並沒有答應下來。 劉備皺眉道:“雲起的羈絆,莫非上次所說,汝父部從的家眷?” “然也。”龍驤點頭肯定。 張飛伸出大手,拍打到龍驤肩上,粗聲提醒道:“雲起若壞袁術的事,回到淮南還有命麽?俺大哥現在雖未遇,但將來終會像你名字那樣,騰驤而起。” “我省得。” “省得就好,此事就這麽定了,處理完袁術的糧食,雲起就從速來投小沛,俺到時與你醉上三天三夜。” “三將軍的酒,末將過幾年再喝,末將已有計應對袁術,現在真不是投使君之時.” 張飛勸了幾句,見龍驤仍不願加入,便轉身面對關羽冷哼:“過幾年?俺看是別有所圖,不就是嫌棄俺大哥麽.” “三將軍誤會了,使君、關將軍。”龍驤肅然抱拳行禮道:“末將雖是村野匹夫,見識粗鄙淺薄,但我遍觀天下諸侯,明主僅使君一人而已,能與三位英雄興複漢室,敢不肝腦塗地?那袁術志大才疏,早晚必為他人滅之,那時滯留淮南的眷屬,恐會在亂世被碾作塵泥,末將既領了父親舊部,有義務帶眷屬活下去,是所謂不忘本也.” 劉關張聽得俱是一怔,龍驤的慷慨陳詞就像‘愚忠’的臣子,只是對象是底層的黔首百姓而已。 “不忘本,說得好。”劉備率先出言誇讚。 張飛突然皺起雜亂的濃眉,並且一改粗魯,柔聲囑咐道:“既然你一定要回壽春,那一定給俺活下來,俺等著你痛快一醉。” “三將軍放心,等到時機成熟,我必率眾歸於使君,那時再與你痛飲。” “叫三將軍都生分了,俺的表字不知道麽?” “翼德將軍.” “叫翼德便是,別總是那麽拘謹,俺交朋友不依年齡。” “是翼德” 見龍驤與張飛投契,劉備拍了拍關羽肩膀,笑道:“二弟,或許以後雲起加入,三弟就不跟你拌嘴了。” “求之不得。”關羽捋著美髯,露出難得的笑容。 以龍驤未來世界的閱歷,若真是的想在亂世苟下去,他可以找個像曹操那樣的大勢力,畢竟大樹底下好乘涼。 之所以對劉備情有獨鍾,那是因為蜀漢在中國歷史中,有著無可替代的魅力。 那一群浪漫主義者,那一群為理想奮鬥的英雄,那君臣和睦的千古佳話,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都是獨一份。 可以說漢末沒有蜀漢政權,這個時代便不會那麽精彩,也不會被後人牢牢銘記,大概率會和五代十國那樣,只是一段分裂的軍閥混戰史。 龍驤有幸穿越到三國,自然要奔向那群浪漫的人,哪怕最後與劉備一起失敗,也不枉轟轟烈烈一場,但萬一改變歷史了呢? 龍驤雖微小得像隻蝴蝶,但蝴蝶扇一扇翅膀,也有可能產生狂風暴雨。 雲起龍驤,化為侯王。 前世的父親告訴龍驤,龍這個姓比較大,要取平緩的字搭配,否則姓大字強相衝,讓人物命格變平凡,亦或是命途多舛。 這一世,姓龍名驤,字雲起,響亮到極致。 能與劉備產生因果,命格再平凡也平凡不到哪裡去,再命途多舛也不如劉備艱難。 所謂負負得正,也許破了那宿命的藩籬,最後就人如其名,騰入雲霄。 龍如雲起,與炎漢共驤,是為龍驤,亦為漢驤。 其實在壽春睜開眼那一刻,龍驤的命運就和炎漢綁在一起,也是龍驤遇見劉備以後,有強烈歸屬感的內在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