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推薦 《尉繚子》這本書,唐清安在金陵看過。 本來以為是《漢書》裡講“兵形勢”中的尉繚三十一篇,粗略看了兩眼,卻發現了不同。 這本書並沒有講“兵形勢”,反而在戰略戰術上有獨到的思想,正欲繼續看下去,書局的夥計上前。 唐清安在薛府做事,明白規矩,給了錢把這本書買下。 等回到後街,正是中午時分,街上人不多,先前那小女孩還在,獨自坐在門前的墩子上。 小女孩長得很可愛。 讓他想起了薛寶釵,小時候他帶過薛家兄妹出去玩,那時候薛寶釵才三四歲。 不同於薛寶釵的文靜,眼前的小女孩風流靈巧,頗有一股空谷幽蘭,水霧之韻。 小女孩獨自在外可不安全,拍花子不少。 “你是誰家的孩子?” 小女孩嚇了一跳,抬頭髮現眼前陌生的年輕人,眼神中露出迷茫之色。 “我……我……” 小女孩低下頭不說話。 好清脆的聲音,好出彩的眼睛,仿佛會說話一般。 “你母親呢?快回到你母親那裡去,小女孩不要單獨在門外玩,小心被拐子拐了去。” 見小女孩沒有反應,唐清安搖了搖頭打算離開。 “我娘早就死了。” 小女孩突然抬起頭,露出一雙杏眼明仁,仿若星眸。 “那你父親呢?” “我沒見過父親。” 眼眶漸漸紅了起來,漫成了水線,匯成水珠滴下。 “真可憐。” “誰在外面?” 門裡走出來一個婦人,打量著唐清安,一臉警惕道,“你是誰?和我們家姑娘說什麽話?” “我是烏進孝的外甥唐清安,寧國府那邊的。”唐清安指了指前面。又解釋道,“我看小女孩一個人在這裡哭,勸她回家裡去。” 少婦不再多言,拉著小女孩進了屋。 討了個沒趣,唐清安轉身離開。 過了幾日,天氣越來越冷,回遼東路途遙遠,再晚恐怕大雪封路,因此烏進孝去見老爺請辭。 賈珍臉色正不愉。 組織世家子弟較射,可惜竟然沒人吃得苦,才月余就各找借口不來了。 歎了口氣,回房盥漱畢,換了靴帽,較射之事如今無法繼續維持了,不過賈珍並沒有放棄,尋思還得找個機會繼續組織起來。 命人找來兒子賈蓉,跟他安排事。 “你去問問你璉二嬸子,正月裡請吃年酒的日子擬了沒有。若擬定了,叫書房裡明白開了單子來,咱們再請時就不能重犯了。 舊年不留心重了幾家,不說咱們不留神,倒像兩宅商議定了送虛情怕費事一樣。” 賈蓉忙答應了過去。 一時,拿了請人吃年酒的日期單子來了。賈珍看了,命交與賴升去看了,請人別重這上頭日子。 因在廳上看著小廝們抬圍屏,擦抹幾案金銀供器。 只見小廝進來,說道:“黑山村的烏莊頭來了。” “這老砍頭今兒又來。”雖然如此說,賈珍還是讓人帶他進來。 烏進孝進府的路上,得到下人透露,今日老爺心情不好。 和榮國府那邊不同,長房老爺不管事,張口閉口就是銀子,二房老爺則整日冷著臉,沒人敢親近。 寧國府老爺對他們下人還是不錯的。 榮國府在關外的莊子,每年春秋兩季收發賣的時候,榮國府都會派管家周瑞去監督。 寧國府則不會。 為了這份體面,烏家一直對寧國府都十分忠誠。 “你這老貨這幾日來的勤,又為了你那外甥的事情?”賈珍雖然因為世家子弟的事情生氣,卻並沒有給烏進孝臉色看。 烏進孝苦著老臉,一臉的委屈,只在院內磕頭請安。 “今日是來跟老爺辭行的,路上怕大雪封路,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想要再見老爺就要等到明年。” 賈珍命賈蓉拉他起來,看到烏進孝頭髮發白,想到父親當年權勢滔天,此人為了賈府的事,在遼東忙前忙後,到底還是動了惻隱之心。 “你外甥叫什麽?” “唐清安。” “遼東凶險,你難道不知道?那幾處莊子還是你經手賣出去的,這番舍出老臉為你侄子謀遼東的軍職,我都不知道你安得什麽心。” 烏進孝陪著笑,向賈珍解釋。 “我那外甥在薛家長大,從小熟讀兵書,又好算數。遼東軍戶最多,我也是算是見多識廣,不是老漢在爺跟前自誇,真的是才能出眾,跟著老漢在田裡刨活確實可惜。” 賈蓉等人聽到好笑,哪有這般誇自家晚輩的,到底是莊稼人,有些意思。 烏進孝見眾人不信,把外甥行李裡的兵書都背了一遍,還有些記不起名字的,急的面紅耳赤。 “行了,光看兵書有什麽用,既然你這麽費心,把你外甥叫來,我當面考較一番,真要是人才,我親自出面推薦給王家。” 烏進孝好奇。 “咱們家的人,為何推薦給王家,當年王家還靠著咱們家呢?有老爺和榮國府那邊,豈用麻煩王家?” 賈珍臉上泛起無奈的笑容,升起一股心酸,烏進孝說的都是老黃歷了,向賈蓉等人道,“你們聽,他這話可笑不可笑?” 賈蓉出面解釋,“你們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裡知道這道理。娘娘如何能插手朝政!” 至於賈府早就沒有實權的事情,賈蓉不想過多解釋,這其中原委乾系太大,四大家族同氣連枝,賈府不少勢力已暗中過渡給王家。 賈珍笑道:“所以他們莊家老實人,外明不知裡暗的事。不知府裡其實黃柏木作磬槌子──外頭體面裡頭苦。” 烏進孝如何會不知道,如今不是老太爺當家的時代,不過借此表忠心罷了。 見老爺沒有話說,烏進孝出了府,連忙去找唐清安。 唐清安在寧國府沒有差事,整日無所事事,院子裡又都是莊子裡的人,在後街透氣,連日來左右都認得了他。 “你怎麽什麽都沒有呢?你眼睛這麽迷人,是遺傳誰的?” 小女孩要被姑舅哥哥發賣,整日裡哭泣。 唐清安天天經過這裡,哄小孩子他還是有一套的,那薛家公子人前人後叫他哥,雖然如今大了態度有所轉變。 還有那薛家的小姐,當年可喜歡纏著他講故事了,只是後來因為要避嫌,才再也沒有見過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