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作家 黑风洞 分類 综合其他 | 377萬字 | 1256章
第90章 声东击西
  第90章 聲東擊西
  張溪的計劃,就是這樣的。
  先讓寇封出城吸引注意力。
  第一次和第二次出城,就是調戲圍著南門的敵軍主將,同時也是為了讓敵方放松警惕,或者索性激怒對方。
  結果效果出奇的好,凌統不僅僅被激怒了,還出乎張溪意料的,給寇封部隊突進讓出足夠的道路。
  說真的,如果不是人數只有五百人,而是五千人的話,寇封根本不會去攻擊什麽凌統本陣,而是會直接就殺向周瑜後軍,策應魏延一起破敵了。
  但可惜,寇封只有五百人,只能老實的按照張溪的計劃行事。
  首先需要攪亂凌統的陣型,不然不會引起周瑜的注意。
  而攪亂凌統陣型的最好辦法,就是衝擊凌統的本陣。
  當然,這麽做的危險性很高,成功率也很低,因此張溪為了以防萬一,把自己五個什的衛隊全交給了寇封,讓他用作尖刀。
  也正是這五十人,靠著鴛鴦陣的配合,輕松破開了凌統親兵的防衛,逼退了凌統的將旗,成功的製造了凌統軍的混亂。
  而凌統軍一亂,寇封立刻殺向周瑜的後軍。
  凌統軍一亂,周瑜肯定會察覺到,也肯定不會放著不管。
  但周瑜肯定也不可能因為這點事情就變得會慌亂,更不會放棄進攻魏延的營寨,因此他最大的應對可能性,就是讓後軍變陣迎敵。
  畢竟周瑜人多,進攻一個營寨用不了一萬多人,剩下的人基本都是為了防止魏延突圍而布置的包圍陣。
  張溪頭疼的也就是這些包圍陣,以鄂城的兵力,要突破這些包圍陣,接應出魏延,確實非常的困難。
  但現在因為寇封的突擊,甘寧調整了後軍的陣型,把士卒收攏起來準備攻擊寇封,這就讓這個包圍陣出現了一個缺口。
  這個時候,張溪親自帶三百人,沿著長江灘塗行軍,順著這個空隙切入,同時點燃狼煙讓魏延向鄂城東門突圍。
  魏延一看到城牆上燒起的狼煙,當下就開始組織突圍人手,隻用了一炷香的時間久整理好自己的隊伍,然後留下一隊人斷後,自己則帶頭,衝向了東面城門。
  周瑜當然也看到了城頭的狼煙,但周瑜下意識的認為,這是城中向營寨守軍下達了命令,讓他們向寇封來援方向突圍,所以周瑜加強對寇封那個方向的防禦,結果卻發現,魏延的突圍方向不是鄂城南門,而是鄂城東門。
  這麽一耽擱,周瑜再調整兵力部署已經有點來不及了。
  魏延也是勇猛,不愧是這個時代頂尖的名將。
  他自己領兵在前,親自開路,率眾殺出重圍。
  匯合了張溪的三百人隊伍後,魏延還嫌不夠,又讓張溪帶領從營寨中逃出來的士卒先回城,自己則帶著張溪帶來接應的三百人,反身再次殺入敵陣,接應出先前安排的斷後士卒,然後自己又親自斷後,且戰且退,最後在城牆床弩和弓箭的掩護下,退回了鄂城。
  至於寇封這貨一路上帶人就沿著城牆跑,在城牆上的床弩和弓兵的掩護下,也安然退回了南門。
  這場救援其實很險,也相當幸運的。
  第一是寇封到底能不能成功擊退凌統,吸引周瑜的注意力。
  如果這一點寇封做不到,一切就無從談起。
  第二是魏延能不能抓住周瑜軍調動部隊的空隙,從包圍圈殺出來,如果殺不出來,那就算張溪去接應了,三百人也不夠人家大軍塞牙縫的。
  第三這是張溪第一次親自領兵出城作戰,這要是一個不小心,小命就沒了。
  但好在,這次老天爺站在了張溪一邊。
  寇封不僅成功的激怒了凌統,甚至凌統“配合”到主動讓出寇封的出擊道路,這讓寇封突擊凌統本陣的行為變得容易的多。
  再之後,甘寧調後軍士卒聚攏列陣的時候,居然正好放開了對鄂城東門方向的包圍圈,讓張溪能夠有驚無險的通過東門外的沿江灘塗,靠近魏延營寨方向,給接應魏延創造了好到不能再好的條件。
  戰爭有時候就是這樣,在戰前可以布局很多,考慮各方面的條件和反應,但等到戰爭真正爆發了,主將能做的就是隨機應變,然後聽天由命。
  這次,老天爺眷顧了張溪,給張溪創造了太好的救援條件,這才讓這次救援變得有驚無險。
  因此,回城後的寇封和魏延倒沒啥太大的反應,張溪可是花了好久才平複下來特麽太危險,也太特麽運氣好了。
  下次再有這種事,打死張溪都不會再來一次了稍微運氣差點,今天就交代了。
  張溪這邊驚魂未定,周瑜那邊.好好的帥哥,都被氣的黑臉了。
  好家夥,真心好家夥。
  他周郎縱橫江東這麽久,今天居然在鄂縣城下,被一個小小的守城官用聲東擊西之計給耍了!
  當魏延向鄂城東門突破,並且那裡居然還有人接應之後,周瑜就知道,南門出來的那個衝陣部隊就是個幌子,自己完全被人算計了。
  雖然事後想起來,周瑜也覺得這個計謀不算太精妙,只是各種運氣因素疊加在一起才湊巧成功的.但這種感覺很不爽。
  以前都是他用計謀讓別人上當,現在倒好,自己被人用計謀戲耍了。
  但好在,這次雖然被對手接應走了城外營寨中的士卒,但自己的目標已經達到了,鄂城外圍的策應部隊已經被拔除,江東軍也沒什麽大的損失.周瑜這點冷靜還是有的。
  既然已經這樣了,再懊惱也沒用,更不能一怒之下直接攻城.這是匹夫所為。
  周瑜傳令收兵回營,然後又花了兩天的時間,重新督造攻城器械,準備第二次攻城。
  這次沒有了城外營寨的策應,周瑜到要看看,這個守城官還有什麽能耐,能阻止自己的攻城器械。
  督造好攻城器械後,周瑜依然保持著冷靜,開始指揮軍隊進行第二次攻城。
  而現在的張溪,還真的沒有任何辦法了。
  他現在特別希望,自己身邊能突然冒出來一個叫霍峻的人實在不行郝昭也可以啊。
  說起郝昭張溪又開始怨念了,你說當初怎麽就沒想到帶幾桶豆油過來呢?!
  但凡有幾桶豆油在手,燒掉幾輛雲梯和衝車不是分分鍾的事情?!
  現在好了,只能走常規的守城路線,在城牆上死戰了。
  雖然接應回了魏延的策應部隊,但跟著魏延衝出包圍,回到鄂城的士卒,也就只有那麽五六百人,加上原本張溪城裡的一千人不到,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的守城軍。
  而對面攻擊的江東軍,不僅有攻城器械,還有足足一萬五千人左右。
  十倍之敵,外無策應,內無援軍.兵法上來說,簡直就是必敗的結局。
  除非領兵的人叫霍峻或者郝昭。
  反正張溪現在覺得,自己能堅守超過十天,已經算是潑天大功了。
  張溪實在沒法想象,霍峻是怎麽憑借幾百人,面對上萬人的圍攻,堅守上足足一年多的,最後還能反殺一波的。
  一天,僅僅一天的守城戰下來,張溪就急的開始嘴角起泡了。
  守城戰,雖然守城方有城牆的掩護,但並不代表守城方不會有傷亡。
  這一天的防守下來,鄂城守軍陣亡只有四十余人,受傷卻高達二百多人.受傷人數居然比野戰的時候比例還要高,達到了驚人的一比五。
  雖然大多數士卒是以不致命的輕傷為主,但受傷的士卒你也不能繼續驅趕他們上城牆去作戰,好歹的要讓人家修養幾天,恢復一下才能繼續作戰。
  帶傷作戰很容易引起士卒不滿,進而可能引起嘩變,那這個城也就別守了。
  好在鄂城城小,魏延的策應部隊又回城了,這也給了張溪輪換守衛的可能性.把傷員撤下來休整,四面城牆上重新安排防守兵力部署。
  但這麽做,是撐不了太久的。
  如果按照每天傷二百余人的概率來算,大概只需要七八天時間,鄂城守軍就得人人帶傷。
  張溪甚至擔心,根本撐不到那個時候,只要受傷人數超過一半,整個鄂城守軍的士氣就會下降到零點到那時候,鄂城隨時可能會失守。
  張溪愁啊,拚了命的想辦法。
  一個是想想,還有什麽可以用的守城手段,另一個,則是請教魏延,問問他有沒有好辦法。
  可魏延也沒有好辦法,他直截了當的告訴張溪,現在就是一個死守拚傷亡的階段,比的就是攻城方和防守方誰的意志力更堅強,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可想。
  至於張溪擔心的七八天全員帶傷問題,魏延覺得是張溪想多了。
  先不說戰爭不是算術,就說對面江東軍真的能保持這麽高強度的攻城頻率,一直保持住七八天麽?!
  對方也是人,也會有傷亡,而且作為進攻方,傷亡的數據只會比守城方更大。
  連續進攻七八天,固然可以讓鄂城守軍傷亡巨大,但江東軍要付出的代價,恐怕也至少得是鄂城守軍的三倍,甚至更多。
  這就要看,江東軍願不願意在鄂城這個小城下面,折損上數千人馬了。
  要知道鄂城身後還有邾縣,西陵援軍也隨時可能到來,而江夏水軍也不是完全沒有了一戰之力.江東軍到底願不願意在鄂城下耽擱這麽久。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