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作家 黑风洞 分類 综合其他 | 377萬字 | 1256章
第69章 江夏变故
  第69章 江夏變故
  對於黃祖的處境,一千七百年後的四川軍閥深有同感。
  黃祖一面派人向襄陽急報,表示自己有能力抵擋江東的攻勢,一面又派人趕緊的在江夏郡邊界處阻攔蔡瑁率領的荊州軍。
  然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抓緊時間,一舉擊潰江東的來犯之敵,收回被江東佔據的那兩個縣。
  可黃祖終究是高估了自己。
  就算沒有劉表的逼迫,他黃祖也剛不過周瑜率領的江東水軍,更別說剛上位沒多久的孫權,就等著拿黃祖的人頭來鞏固自己江東之主的位置呢。
  黃祖那個倒霉的,讓自己的親信部曲上陣,不僅沒能擋住江東的攻勢,反而大敗了一場,又給搭進去兩個縣。
  現在好了,江夏一共就十四個縣,現在一下子丟了七個縣.一半的領土沒了。
  這下黃祖麻爪了,他不想讓荊州軍進入江夏都不行了,再不讓荊州軍進來,他自身都難保了。
  這要是被江東給抓了,那下場.黃祖都不敢想。
  被劉表奪權了,雖然日子不好過,但起碼看在荊襄黃家的份上,他說不定還能活下來。
  可要是被江東抓了呵呵,他的人頭肯定不保。
  黃祖沒辦法,一邊先讓荊州軍快速來援,另一方面,則是拚死抵擋江東的進攻,給自己爭取時間。
  到了這個時候,黃祖已經沒工夫去想什麽投曹的事兒了,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緊。
  而這時,蔡瑁率領的荊州軍,反倒是行進的不緊不慢了。
  一點都不著急著援助黃祖,而是在進入江夏後,到了一個縣就開始安民心,整吏治不知道的還以為蔡瑁跟江東那幫人商量好了,要置黃祖於死地呢。
  黃祖那個急的他當然知道襄陽方面的打算,這是要讓自己跟江東拚的兩敗俱傷,然後荊州軍進來摘桃子啊。
  可黃祖就算知道劉表的打算也沒辦法,只能一面向襄陽哀告,另一面則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老本,終於跟江東的軍隊僵持在了西陵縣和沙羨一帶。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黃祖急的都快上吊的關鍵時刻.江東退軍了。
  很神奇的,江東就這麽在佔據大好形勢的情況下,退軍了。
  不僅退軍,甚至連佔據的那些江夏東部縣城,也都讓了出來,只是把當地的百姓都給強製遷走了,隻留下了一座座空城。
  黃祖見勢,也顧不上江東有沒有詭計了,趕緊的派人收復失地,一邊趕緊的給襄陽去信,就說自己打退了江東的進攻,可以讓蔡瑁不用再來支援了。
  可蔡瑁能這麽老實麽?!
  就算蔡瑁這麽老實,劉表也不會那麽老實啊。
  就在黃祖拚命收復失地的同時,蔡瑁率領的荊州“援軍”也不再慢慢行軍了,而是迅速的搶佔到竟陵,然後開始往東快行軍。
  一番雞飛狗跳的各自行軍搶地盤之後,荊州軍倒是進入了江夏郡,但黃祖“大敗”江東的請功信,也出現在了劉表的案幾上。
  劉表那個頭疼的,心裡責怪蔡瑁,就不能稍微快點行軍,趕在江東退軍前控制住黃祖.這下好了,黃祖手頭還有一點兵力,也掌控著好幾個縣城,這要是翻臉.有點不劃算。
  這個江東也是,你說你進攻的好好的,怎就突然退兵了呢.你媽死了不成?!
  然後一打聽,好像還真的是死了。
  孫權的生母吳氏突然病故,孫權不得不罷兵奔喪。
  這年頭以孝治天下,生母亡故還動刀兵,是相當不吉利的。
  可江東這麽一退,劉表就犯了難了總不能繼續讓黃祖在江夏呆著吧,而且自己好不容易吃進去的肉,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但現在跟黃祖反目,反而是沒有大義名分,這時候召黃祖來襄陽也不現實,人家完全可以說要主持江夏的重建工作,一年半載的不去襄陽都說的過去。
  劉表進退兩難之際,龐氏的龐山民卻突然造訪了劉表的府邸。
  等龐山民離開後,劉表立刻宣布,征辟龐山民為荊州從事,然後宣布要追究黃祖的戰敗失地之罪。
  本來呢,這個戰亂年代,雖然丟城失地也是大罪,但只要伱有勢力有後台,這種事兒全看主君願不願意追究了。
  之前黃祖丟城失地,劉表沒有追究,這是可以的。
  現在黃祖丟城失地,劉表要追究,也說得過去。
  最重要的是,這次江東突襲,黃祖損失慘重,雖然還掌控著幾個縣,但勢力大大不如以前,劉表就是看準了這個,才敢突然的向黃祖發難。
  而且現在荊州軍就在江夏境內,黃祖想要北上投靠曹操都不現實還沒等他動身呢,荊州軍就已經殺到他眼前了。
  這個黃祖看來“倒霉缺德”的主意,當然是諸葛亮出的.龐山民是他姐夫麽。
  諸葛亮其實也沒想到江東會退兵,他原本的打算,是等荊州軍,黃祖軍,江東軍三方互相拚殺,造成江夏的權利真空,這樣他才好方便在中間做謀劃布局。
  可江東這一退兵,諸葛亮是完全沒料到的。
  荊州軍現在相當的完整,而黃祖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完全不符合諸葛亮的預期。
  因此,諸葛亮只能采取備用方案。
  黃祖這個人是肯定不能繼續讓他呆在江夏的,不然江夏永遠不會脫離他的掌控,必須想辦法把他給弄走。
  這點不僅是諸葛亮的想法,也是荊州黃氏的想法.他們也不希望黃祖繼續坐大了。
  至於荊州軍麽這個再緩緩圖之吧。
  所以諸葛亮說動了自己的姐夫龐山民去見劉表,告訴劉表,現在不趁著黃祖虛弱的時候下手,那麽將來等他緩過氣來,黃祖更不會給劉表插手江夏的機會了。
  劉表本來是很猶豫的,但一想到自己的年紀和身體狀況,再想想自己的繼承人問題劉表一咬牙,決定在他還有能力處理的時候,把黃祖這個尾大不掉的家夥處理掉。
  這才有了劉表要追究黃祖責任的事情。
  黃祖聽到了這個消息,當然很驚慌。
  現在他實力大損,而荊州軍也已經進入了江夏,有了立足的據點,這時候跟荊州軍硬碰硬,他沒有名分,也不一定乾得過。
  最好的辦法,還是說服劉表,像年初那樣,雷聲大雨點小的糊弄過去,那就再完美不過了。
  因此,這次黃祖依然是偷偷返回襄陽,跑去見了黃承彥,又是磕頭又是賭咒發誓的,求荊州黃氏幫他度過這一劫。
  黃承彥樂呵呵的接待了黃祖,好吃好喝的招待,然後讓黃祖放寬心,安心在江夏呆著,荊州黃氏不會對這事兒坐視不理雲雲.轉身送走黃祖後,黃承彥立馬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告訴他可以進行下一步行動了。
  黃祖安心的回到江夏,等著荊州黃氏幫他斡旋這件事,而諸葛亮這邊,接到了黃承彥的來信後,立刻讓劉備出發,前往襄陽。
  劉備到了襄陽,見到了劉表,然後互相慰問。
  劉備恭喜了劉表擊敗江東入侵,而劉表則苦著臉,跟劉備商量江夏的善後事宜。
  這事兒,劉表還真的只能跟劉備商量,因此蔡氏和蒯氏,劉表真不想跟他們說這事兒。
  本來荊州四大世家還算均衡,蔡氏和蒯氏因為幫劉表站穩了荊州,獲得了大量的好處,算是在四大家族中比較靠前的位置。
  江夏原本是黃氏的基本盤,現如今蔡氏的蔡瑁已經領軍進入了江夏,而蒯氏也在加緊布局,看能不能在江夏這個地方分一杯羹劉表要是找這兩家商量,他們肯定是希望由他們來瓜分江夏的利益。
  但劉表並不希望蔡氏和蒯氏繼續這麽坐大下去。
  很簡單,劉表也知道製衡的重要性,如果讓蔡氏和蒯氏繼續坐大,黃氏和龐氏衰弱,那等到他百年之後,這個荊州到底姓不姓劉,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龐氏一直是超然物外,來一個龐山民獻策已經讓劉表很驚喜了,沒辦法要求太多。
  而劉表原本寄希望於黃氏能出面來談談關於黃祖的事兒,可黃家到現在一點反應都沒有。
  其實劉表只是想讓黃祖滾蛋,好讓他能光明正大的插手江夏的稅務,官員任免等這些事情。但劉表並沒有要拆分或者獨佔江夏土地利益的事情,他只是想拿回屬於荊州牧在江夏的權利,對於江夏地面上的土地歸屬,他劉表並沒有那麽貪心。
  這也是劉表和荊州世家合作的基本模式——劉表獲得荊州牧的官面權利,至於荊州世家是不是在荊州玩土地兼並,或者尋求出仕為官,他劉表並不反對。
  但到現在為止,黃家一點反應都沒有,那麽劉表就剩下兩個選擇了。
  一,是就這麽跟黃家翻臉,徹底拿下黃祖,掌控江夏。
  但這麽一來,劉表就得跟黃祖直接交鋒,可能會造成自己的損失不說,江夏最後的歸屬是不是屬於他,依然不好說,畢竟蔡蒯兩家早就看中了江夏的土地了。
  二,是就這麽捏著鼻子和黃家和好,繼續由黃祖出任江夏太守。
  那自己這一陣子的折騰,那不是白忙活了麽?!
  劉表一直舉旗不定,而正巧劉備這個外來戶來了,他在荊州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關系,又是自己名義上的兄弟,劉表就想著,聽聽這個外來戶的意見。
  然後劉備就奇怪的問劉表。
  “景升兄,俗語有雲,“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江夏重地,非親信不可守,今公子劉琦業已成年,何不遣公子劉琦前往鎮守江夏。東南之事,兄父子當之;西北之事,備願當之。”
  劉表聞言,臉色數變。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