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元德 李建成也沒時間去想別的,只能趕忙奔赴楚國公府,楊積善面色不太好的迎了上來,臭著臉道:“不是才來過。” 李建成也臭著臉回道:“太子昏倒了,到現在都沒醒!” 楊積善聞言愣住,李建成沒空理他,拔開他就要往裡走,楊積善回過神拉住他哀求道:“我叔父才到,讓他們說說話吧。” 李建成聞言歎了口氣:“你我是至交好友,楊公這兩年也幫了我不少,這哪裡是我想的。” “積善,我自有辦法保全自己,可若真是太子先走了一步,你家該死幾個才能交代,才能平息天子之怒?” 楊積善無力的松開手,李建成闖進裡面,當著楊素楊約的面將太子之事說了出來。 楊約起身就要去入宮,但被虛弱不堪的楊素叫住,他緩慢但堅定的揮手打翻榻邊的藥盞苦笑道:“我豈須更活邪!” “兄長!” 李建成沒有需要為楊廣隱瞞的東西,便也將他最後的威脅也說了出來。 “楊公,言盡於此,究竟如何,還得您自己定,建成不過傳話而已。” “嗯,辛苦你了。” 李建成退到門口,楊素對著弟弟道:“也不差這一兩天了,伱要記著,我走之後,一定要約束族人,看顧好玄感,切莫給家族招敵,你也不準去做高官顯貴。” “慢慢落下去吧,幾十年後,楊家還是楊家,幾百年後,楊家還是楊家,毋需爭一時之長短。” 楊約垂淚應下,楊素吩咐跟了自己幾十年的家仆取來備好的毒藥混在酒水中,先叫那個家仆喝了一杯,然後自己也跟著喝了一杯。 有些人還是要帶下去才妥當,留下無用不說,只能是禍患。 那毒酒很是明顯,那仆從與楊素先後口吐血水而亡。 “父親!” “兄長!” “老爺!” 整個楊府都被哭嚎聲覆蓋,早有準備的家仆也敢往各處報喪,李建成打馬出府直奔宮城,向皇帝稟告消息。 “陛下,楚國公薨逝了。” 楊廣顯然是松了一口氣,然後下詔追贈楊素為光祿大夫、太尉公及弘農、河東、絳郡、臨汾、文城、河內、汲郡、長平、上黨、西河等十郡太守,諡號“景武”。 楊素才死幾盞茶的功夫,而這旨意怎麽看也不像是剛想出來的,甚至連諡號都定好了,可見是日思夜盼著楊素早點去死。 被一個大權在握的皇帝,天天盼著去死,李建成實在難以想象,楊素近來是一種怎麽樣的心情,怪不得方才飲下毒酒時那麽痛快。 傳旨用不著李建成,想來一會兒楊約就得領著楊積善等過來叩謝皇恩浩蕩了。 李建成去洛陽東宮去探望太子,楊昭還是沒有醒來,太醫們在殿外滿頭大汗的翻著醫書典籍。 而殿內,煙熏霧繞怪異的吟唱和舞蹈,昏睡的太子床前,僧道巫俱全,正在各施本事。 李建成皺著眉頭,只見神巫舞了一會兒指著空氣大罵,聽意思是在罵先帝的廢太子楊勇,是他在驚擾癡纏太子的魂魄。 而楊昭的氣息越發微弱,只是憑著寶參吊著命,若無意外,應是熬不過今夜了。 皇帝沒一會兒領著人來,楊約和楊積善都面露哀色,但看皇帝陛下的神態裡,都透著誠摯的崇敬,不敢有絲毫怨恨。 楊廣見楊昭還是沒有醒來的樣子心想這大喪還沒結束,於是便又下詔:“賜楊素載喪的鍂車、執斑劍儀仗四十人,鍂車前後的儀仗隊和樂隊,另還賜給谷子小麥五千石、織物五千段,派鴻臚卿專門監督辦理喪事。” 楊約只能領著侄子們跪倒:“臣等叩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廣還是覺得不安,又下詔將房陵王楊勇流放的那些子嗣全部賜死。 這下終於感覺安全多了,想來這麽多人性命,總該能保證危害不到朕的頭上,於是欣然回宮繼續宴飲。 因太子是孤身前來,李建成又是宗衛,夜裡也沒有離開,太子到底是有些體魄的,撐過了一夜,只是天色剛明亮,便開始嘔血不止,然後沒了氣息。 李建成歎了口氣,然後安排人籌備諸事,並命人去告知陛下。 沒一會兒那個宦官回來複命,李建成陛下是何反應有何吩咐。 那宦官低聲道:“帝哭之,數聲而止,尋奏聲伎,無異平日。” 聽到這話的人無不心寒,這可是養了二十年的嫡長子,平日孝敬恭順,誰也挑不出半點兒不好的太子儲君,陛下竟然如此漠視。 李建成只能命人去請皇后和太史太常禮部諸多官員,沒一會兒蕭皇后哭著趕來,幾近昏厥。 ………… 定下太子諡號元德後,皇帝再沒有過問過太子之事,多是高熲去主持喪事。 皇帝沒有當即回應朝臣所奏立太子,但膝下只有一個兒子了的皇帝,貌似也沒什麽可選擇的余地了。 便下旨將元德太子的僚屬兩萬多人都轉到了齊王楊暕的名下,楊暕雖然名位沒有確立,但已經是實質上的太子了,只是還不能居住在東宮。 楊廣千不好萬不好,有一點稱道,那就是不信長生不服丹藥,因而他還是特意抽出時間,為齊王挑選了一個合格的老師充當王府長吏,以期他能好好的繼承江山。 無疑高熲便是最好的選擇、但楊廣又不喜歡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柳謇之,其人身高七尺五寸,儀容俊偉,風神爽亮,舉止得體。 與長孫晟並稱為大隋的臉面,只要是有接待外賓,或者出使的任務,必然是要有其中一位主導,可見人傑出眾。 等齊王趕到東都,皇帝在西苑接見,命齊王站在西朝堂之前,面向北方,命吏部尚書牛弘、許國公宇文述、柳謇之到齊王身邊,面向西站立。 李建成奉旨對齊王宣敕:“朕過去受先帝恩寵,封在晉陽,出籓時才十二歲,先帝點王子相給朕為長吏。” “先帝告誡我說以你年幼,少未更事,現在派王子相作輔佐你,事無大小,都可委任給他,不要近昵小人,疏遠王子相。 如果聽從朕的話,將有益於社稷,成就你的功名事業,如果不聽我的話,國家和自身,敗亡無日。 朕受先帝敕之後,奉命不敢偏離,沒有王子相之力,朕無以至今日,汝和柳謇之相處,也要如此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