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

作家 裴玄黄 分類 综合其他 | 107萬字 | 358章
第64章 生日礼物
  第64章 生日禮物
  回到書案後坐下,老朱看了看放在桌角的那台顯微鏡,很想繼續探索微觀世界,到底克制住了念頭。
  恁多事務要處理,不能玩物喪志。
  來日方長。
  重新召來之前被他打發去用午飯的聞造,老朱一邊拆開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這次送來的信件和日志,一邊詢問聞造明州的各種見聞。
  除了顯微鏡這個最大驚喜,朱塬親筆信件和近期日志討論的各種事情,再次讓老朱思維發散,不知不覺又是各種舉一反三。
  就如那份對海寇的攻心戰術。
  最大可能以不戰來屈人之兵,完全符合老朱的個人軍事思想。
  看完朱塬的計劃,老朱甚至覺得,如果那孩子不是身體太弱,這謹慎周全性子,培養一番,定然又是個領軍的好苗子。
  可惜啊!
  隨後吸引老朱的是軸承。
  朱塬附帶了一款實物,還有一些圖稿以及一款用於精確測量的半寸卡尺。
  軸承,這一幾百年後司空見慣的機械零件,因為能夠大幅降低摩擦系數加快機械設備的運轉效率,幾乎出現在所有人們能夠想到的現代機械當中。
  其對於工業社會之重要,只看它那個‘工業關節‘的稱呼,就可以想見。
  因為重要,因為不可或缺,才顯得那麽‘司空見慣’。
  老朱閱讀過朱塬的解說,又看過一同送來的圖稿和樣品,還讓聞造詳細說過了甬江畔的那座水力鋸台。最後稍微斟酌,就讓人傳喚將作司卿單安仁,打算讓將作司盡快挑選人手批量生產這一機械零件。
  因為那怕沒有朱塬的種種解說,老朱也看得出,這樣一款機械零件,無論是用在車上還是船上,都能讓一些操作事倍功半。
  至於朱塬說限於當下工造條件,只能用較軟且貴的銅料來製作軸承,不能用相對便宜的鐵料,這根本不是問題。
  銅料能用在這些事上面,老朱覺得才是正途。
  相比起來,老朱一直都不甚在意寶源局的銅錢鑄造。金陵的寶源局設立多年,之前每年也就鑄造一兩千萬新錢。倒是用銅料打造箭簇之類,老朱從不吝惜。
  再然後,就是市舶收入。
  朱塬送來了一份營海司最近的稅收帳單,還與老朱說起接下來的計劃。
  老朱看過之後,就覺得吧,怪不得是個前世能積累數十萬兩白銀身家的商人,其中手段,他真是聞所未聞。
  因此沒打算干涉。
  還覺得,朱塬對這些事情匯報的太仔細了些,既然已經給了便宜行事之權,就沒必要多費口舌。
  想到這裡,就決定稍後回信時叮囑一下。
  緊接著一件事,讓老朱又打起了精神。
  朱塬想要在定海成立一個海事學堂,專門教授與航海相關的各種知識。
  老朱的第一反應……
  不得不承認,以及反省,他又想要敝帚自珍了。
  再想想朱塬提出的開拓海洋設想,確實如那孩子之前所言,沒有成千上萬專門的航海人才,如何能行?
  因此,這甚麽海事學堂,也是必須的。
  就是……總要謹慎一些。
  繼續閱讀,老朱就覺得自己多慮。
  朱塬特意申明,海事學堂隻涉及民事。
  諸如造船,只會涉及民船,不會乾系軍艦相關。再說地圖,也只會教授識圖,不會教授製圖。
  還有其他種種。
  總之,該作為機密的,海事學堂絕對會慎之又慎。
  朱塬最後還提出,若是老朱有意,未來一些年,可以在金陵開設海軍學堂,由中樞直接控制,培養更深層次的海軍人才。
  嘖……
  這孩子想得多周全啊!
  祖宗怎麽可能反對呢?
  又不打算多言了的老朱如此想著,很快就將一系列日志和信件看完。
  最後還注意到一件小事。
  朱塬在昨天的日志裡提及,自己的生日是二月二十二,也就是後日,他打算將接下來的這一天作為自己的14歲生日,算是一個全新開始。
  老朱明白。
  這農歷的二月二十二,應該是那孩子前世的生日。
  重新從14歲開始,也是不錯。
  確也不可總想著前世。
  既然孩子過生日,當祖宗的總要表示一下。
  後湖的大宅,已經在建了。
  購置那甚麽鋼筆為朱塬捧場……那甚麽致用齋,他還特意又問過,因要積累一些存貨,要等下月才開張。
  其他,金玩珍寶?
  那孩子不稀罕。
  嗯……
  老朱突然想起,前日福建那邊一批罪官家眷被押解到了金陵,本也是打算作為奴婢分發給各家勳貴。
  恰好,那孩子喜歡俏麗女子。
  食色性也。
  以那孩子的淡泊性子,能有個喜好也不容易,於是招來侍從,吩咐一番,要求從那批俘虜裡挑選最出挑的一批女子,打算讓聞造盡快送去明州,必須二月二十二日那天抵達。
  若是晚了,還能叫生辰禮麽?
  就是……那怕知道那孩子有足夠自製,還是要再提醒下,定要節製。
  不能傷了身子。
  吩咐人去辦這件事,老朱開始給朱塬回信,正寫著,將作司卿單安仁趕到。
  老朱將這邊的軸承相關資料交給單安仁,又隨口詢問了幾句朱塬湖上宅邸的建造情況,打發他離開。
  很快也寫完了信。
  交給聞造,又叮囑幾句,打發走這位拱衛司百戶,老朱才開始處理其他奏章。
  不知不覺,又是一天將盡。
  侍從悄悄進來點上了蠟燭,老朱才發現已是傍晚。
  目光再次落在桌角的顯微鏡上面。
  稍稍猶豫,又自嘲地笑了笑,還是敝帚自珍啊,於是讓人去喊太醫院左使孫守真,打算把這東西轉交給太醫院。
  畢竟那裡才能發揮它真正功效。
  孫守真很快趕到,聽老朱說過幾句,再看那顯微鏡,表情激動的老太醫恨不得直接撲上去。
  老朱這才想起,這老頭大概不知怎麽用。
  畢竟他就算看過聞造全程操作,其實也沒看會。
  不過,想想也沒說甚麽。
  自己摸索去罷,轉了話題,問起後湖醫學院的事情,得知附屬小學第一批500名學生已經挑選齊備,年齡8歲到12歲之間,男女各半,暫時在後湖北紅山下的一處民宅開蒙。
  等附屬小學校舍建好,就可以轉移過去。
  老朱很滿意,還追問孫守真有沒有其他需求。
  沒有!
  孫守真直接搖頭。
  皇帝陛下對這後湖醫學院實在是下了大本錢,就說這500名學生,不僅不收一分錢的束脩,還將負責住宿以及每日三餐。
  每天三頓飯啊。
  只要這些孩子爭氣,一管那可就是十年。
  將來,學了一身本事,那怕當不了醫官,這輩子也吃穿不愁。
  只是這一條件,近期別說那些個符合標準的平民子弟,那怕一些朝廷官員,都變著法兒地想要把孩子送過來佔據名額,讓孫守真不勝其擾。
  總的來說,皇帝陛下對後湖醫學院的支持比那國子學只有過之,讓大家都有些惶恐。畢竟偌大的支持背後,也就意味著偌大的期待。若將來大夥沒能滿足皇帝陛下的期待,那結果,不敢想。
  孫守真因此也想到了朱塬。
  那小子,堂堂的太醫院右使,後湖醫學院副院長,剛給大家開了一個頭,自己卻跑去了甚麽明州,真是豈有此理!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