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財富密碼,鳳凰牌自行車 離開公園,羅夏跟著卓吉奇回到了他的住處。 位於聖丹尼斯南部貧民區,某棟廉價公寓內的一個小房間。 打開門的一瞬間,羅夏便看到了遍地的設計稿,各種各樣的科研工具。 顯然,卓吉奇跟其他科學家一樣,都是這麽的不拘小節。 “呃,這是我暫時的住處,有點亂,請不要介意。” 將沙發上的設計稿隨手扔到一邊,他便向羅夏示意道: “請坐,阿諾斯先生。” 剛落座,這位天才科學家隨之坐到他對面的另外一張單人沙發上,問道:“你確定不想去我的實驗室看看嗎?那裡可是有很多讓你想象不到的研究,都是我的心血。” “下次有機會再說吧。” 頓了頓,羅夏倏地表情一肅,沉聲道: “我們開門見山吧,卓吉奇教授。” 見狀,卓吉奇也坐直身子,雙手放在膝蓋上,一副乖巧的模樣:“我準備好了,你說。” “我有錢,我也可以投資你的才華。但是,作為一名商人,我需要的是一些可以短時間內產生收益,讓我賺到錢的研究。而不是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只能聽個響的光明未來。” “這個,你明白嗎?” 聞言,卓吉奇立馬像小雞啄米那般,瘋狂點頭,“我明白。” “所以,我打算投資的,是你的才華,而不是你的研究。” “我有一個想法,需要用你的才華來將它變為現實…” 說話間,羅夏便從西服內兜裡掏出了一疊被折疊起來的紙張。 展開紙張,放到茶幾上一看,卓吉奇立馬便認出了這兩個輪子的事物: “這是…自行車?” 是的,自行車! 這便是羅夏在再三考慮之後,找到的財富密碼! 1899年,距離第一輛四輪汽車面世,已經過去十幾年。 但是,由於技術和工業水平的限制,汽車還沒有真正普及開來。 尤其在廣闊的西部,火車與馬匹,才是最為普遍的交通工具。 但是,火車的速度慢,基本隻適用於長途旅行。 而馬匹並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且養得起。 羅夏就在想,有沒有更方便一些的短程交通工具,可以讓普羅大眾享受到出行的樂趣。 於是,他立馬就想到了自行車! 從1888年,某位愛爾蘭獸醫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靈感,發明了充氣輪胎之後,十余年以來,基本奠定了現代自行車的雛形。 為了了解市場,羅夏托人從紐約買了兩輛自行車,一輛產自米國本土,一輛產自英國。 當羅夏收到自行車時,才發現,一百多年前的自行車,雖然鏈條、充氣輪胎、刹車等基本配件,該有的都有。 但是,造型實在一般,稱不上好看。 只有一個簡單的車架子,以及兩個大小相同的車輪。 功能單一,還不能載人! 因此,羅夏覺得自行車這個行業,還是很有發展空間和前景的。 只要將自行車造型弄得好看一些,增加載人功能,肯定能夠搶下自行車市場的一塊大蛋糕。 而且,他還可以利用自行車這個媒介,在瓦倫丁開設工廠,吸引工人到瓦倫丁定居,增加人口,從而刺激瓦倫丁的消費。 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這時,卓吉奇看到紙張右上角大大的英文字母,不由念了出來: “鳳凰?” “沒錯,這款新型自行車的名字,就叫做鳳凰!” 說罷,羅夏雙眼不由閃過一抹緬懷之色。 是的,這張花了羅夏將近一周時間,親手畫的自行車設計稿,正是天朝大眾最為熟悉的自行車之一,鳳凰牌自行車! 小時候,羅夏家裡就有一輛鳳凰牌自行車。 那是他開始學踩單車的第一輛自行車。 由於年少時經常踩著自行車去買東西、見小夥伴,羅夏對自己家這輛鳳凰牌自行車的形象與構造,簡直了如指掌。 不過,他單憑記憶畫出來的自行車設計稿,卻是得到了卓吉奇的嫌棄: “這是誰畫的設計稿?也太不專業了吧?” “這是我畫的。” 看著一臉淡然的羅夏,卓吉奇先是愣了一下,立馬語氣誇張地說道: “噢,看不出來,阿諾斯先生你除了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之外,還是一個發明家?!” 雖然聽起來像是奉承。但是,羅夏還是聽出了卓吉奇語氣中的一絲不屑。 天才大多都是持才傲物的,羅夏也沒有在意,只是淡淡地說道: “我不是發明家,只是一個對自行車行業有濃厚興趣的商人罷了。這也是為什麽我來找你的原因。 “我給你投資一千美元,你幫我將這款新型自行車製造出來!” “然後,我會開設工廠,大量生產這款自行車。每賣出一輛鳳凰牌自行車,你可以獲得百分之五的利潤分成!” “當然,這些條款都會寫進合同裡。這樣你就不怕我像埃丁森那樣,騙走你的研究成果,還不給一毛錢給你。” “我們的關系,不是投資人和研發員,而是合作夥伴。你負責研發,我負責銷售,大家一起賺大錢!” 羅夏如同連珠炮的一番話語,讓卓吉奇陷入了沉思當中。 一千美元,並不算多。 但對於幾乎將所有積蓄都投入無線電研發中的卓吉奇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 而且,他只要設計出了這款自行車,他就可以源源不斷地享受自行車的利潤分成。 這個提案,聽起來挺劃算的。 雖然以自己的才能去改良一款自行車,實在有些大材小用。 但這是自己目前僅有的選擇了… 想到這裡,卓吉奇緩緩抬起頭來,用他那充滿口音的英語說道: “我接受你的提案,阿諾斯先生。” 卓吉奇的回答,並沒有讓羅夏感到意外。 一個人將要溺水之際,是會抓住任何阻止他繼續往下沉的東西。 更何況,羅夏提供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提案?! 點了點頭,他便隨即問出了最為關心的問題:“你需要多久才能製造出這輛新型自行車?” 仔細翻閱了一下簡陋的設計稿,卓吉奇便充滿自信地比出了三根手指: “如果有合適的設備與材料,三天足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