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三国

统陷阵威震三国,携名将驰骋天下!     一个被历史忽略、被吕布埋没的大将之才!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看一个跑龙套的回到那个群雄并列的时代,以高顺的武略加上早知历史的文韬,统帅陷阵驰骋天下!     新书《三国之大皇帝》正在更新,大家多支持,喜欢三国的来交流!

作家 半分糊涂 分類 奇幻 | 219萬字 | 730章
第四十一章 4大学堂
  “公明你何必過謙?”高順回頭對徐晃說道:“你久無坐騎,吾深憾之,有你一匹是肯定的!”  “多謝大人!”徐晃不是矯情的人,何況他現在的確需要一批坐騎,對於高順的知遇之恩,他只是放在心裡,並不多說!
  “至於我嘛!”高順頓了一下又道:“目前的坐騎尚可,又多年隨我征戰,早就心意相通,另一匹便分與張頜吧!”他知道張頜從河北來,並無戰馬!
  “大人!這如何使得?”張頜嚇了一跳,他雖然也看著眼熱,但從沒想過會有自己的一份!
  “儶乂你就不要推辭了!”太史慈打趣的拍著張頜的肩膀,他對張頜也是一見如故,十分親近,笑道:“我盼都盼不來呢,這寶馬配你,也正合適!”
  張頜臉紅了一下,又看高順正對他點頭,便行了個禮答應了!
  這個意外大宛使者倒讓高順心中起了許多心思,至少在塞外可以聯合月氏國對付匈奴,月氏國按照地理大概就是新疆一帶,不知道能不能引進一些農作物,並州糧食產量一直不高,加上人口問題,這些都不得不讓高順頭疼!
  讓陳忠專門負責接待大宛使者,高順又鑽到書房開始研究馬鞍和武器裝備,雖然槍支彈藥不能製造,但先進一點的兵器還是可以的,可惜他不知道原來的山西是不是有鐵礦,雖然漢末的煉鋼技術已經有了一定改進,但他的手中缺少礦石,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已近年關,城內外一片歡樂景象,雖然四處兵亂,但晉陽這兩年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民眾熱鬧非凡,晉陽府中一眾官員卻整天忙得焦頭爛額,即將開春,屯田方案的制定和河套地區的開發都需要一個完整的方案,加上河套周圍大多是匈奴人,還需要頒布一定的措施來逐漸推行,人選問題也要慎重考慮!
  當領導最大的痛苦就是別人過節的時候,你還要廢寢忘食的工作!高順給自己當前的情況下了一個結論,馬鞍和馬鐙在和馬鈞幾次討論之後終於有了雛形,當第一匹馬配上這個裝備的時候,無論張遼還是太史慈,就連荀彧等人都大為震驚,有了這個裝備,對於騎兵戰鬥力的提升不言而喻。
  只要有了第一個磨具出來,剩余的便好做了,這兩個東西工藝並不複雜,挑選了一些工匠便開始生產了,不過保密措施肯定是要做好的,否則泄露出去,他們的一大優勢便蕩然無存!
  了結了一個心願,高順還未松口氣,趙儼便拿著一捆竹簡找上門來,對於漢代文化的傳承,都是靠老師言傳身授,自從潁川歸來,高順便也動起了腦筋,想到後代的學校,雖然整個教育方式不能推行,但簡單的學院還是能辦理的,雖然費用不夠,但事情卻被提上了議事日程,至於細則便交給了太丘書院出身的趙儼和陳思!
  “大人,在下與孝光經過一番整理,暫時搜集整理了一些資料,請大人定奪!”趙儼命人將逐漸放在一旁,對揉著眉心的高順說道,雖然他跟著高順來並州有一半的原因是陳諶的建議,但自從來到並州之後一段時間,他便對眼前這個年紀於他不相上下的並州刺史十分佩服,無論此人的文思和對治理方面的一些創舉!
  “有勞伯然了!”高順看了一眼那些竹簡,頭越發的疼了,但還是笑著說道:“月余時間,進展如何?”
  “治學堂、同仁堂、講武堂已然初定章程!”趙儼抱拳答道,隨即皺了一下眉頭:“只是這魯班堂……”
  “先不著急!”高順見趙儼言辭有些猶豫,
便說道:“各學堂職責雖有不同,但規章制度大同小異,伯然熟悉太丘書院章程,便先將治學堂完善,其余三堂可效仿行之!”  顧名思義,治學堂是和太丘書院同種性質的負責教書育人的,同仁堂便是後代的醫學院,講武堂是培養軍人的,魯班堂乃建築學院了,只可惜趙儼等人身為名士,對醫生和建築師都頗有微詞,還是高順耐心開導了一番才算同意了,不過對於魯班堂還是有些不太同意,畢竟對他們來說,隻懂這些奇淫巧技的人怎麽能和治學堂並重呢?
  “治學堂已然完善,只是這人選尚未選定,還請大人定奪!”趙儼答道!
  “此事既然由伯然負責,我相信你的能力,人選之事待明日與諸位大人一同討論,伯然先將可用之人列舉上來,至於其他三堂人選由我來篩選吧!”
  “多謝大人!”趙儼見高順對他如此信任,急忙行了個禮,便匆匆去準備了!
  高順起身拿起一束竹簡大概翻看了一下,見列舉的都十分詳細,也無心細看,反正學堂的管理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先等初具規模了再逐漸改進吧,說實話這半年他對看文件十分後怕,尤其是這些人寫東西總喜歡博引古今、長篇大論,有的資高順根本就沒聽說過,自己又頂著個文士的光環,也不好隨時請教他人,頭疼不已!
  第二日一早,太守府中,只要是有一官半職的都被傳到了,除了荀彧等人大概知道一些情況外,其他人都議論紛紛,尤其是官位微小的,更是摸不著頭腦,一般的議事他們都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還有幾日就要過年了,還讓諸位為公事操勞,順在此多謝了!”高順和郭嘉從後堂走出來,見眾人都已到齊,笑著向大家打招呼!
  大家見高順如此客氣,都急忙還禮,如今府中也算是文武濟濟,高順洋溢著滿臉的笑意示意大家落座,每個人都有一把新做的太師椅,比起原先的跪坐禮,實在舒適了許多,如今在晉陽城內,許多官員家中都已經開始流行了,甚至有的富貴人家也爭相效仿!
  “今日召集諸位議事,便是討論前番建立學堂之事, 伯然已將草案完成,至於各學堂主事之人,還請大家集思廣益,多多提議!”高順掃視眾人,命人將趙儼準備的草案提綱發給大家輪流觀看!
  竹簡急切間隻準備了三份,這還是趙儼命人連夜趕抄的,見有的人還在引頸以待,高順不由暗自歎息,不禁想到如果學院辦起來,沒有書籍資料肯定不行,光是謄寫的工程量就十分巨大,而且在竹簡上刻字更是降低了效率,由於好的紙張比較貴重,紙質的書籍還是非常昂貴的!
  印刷術!高順頓時想起了這個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不過他有了前年文化的積澱,雖然作為一個後來者,他也屬於不學無術的一類,但印刷術他還是知道原理的,而且直接將印刷術提升到活字印刷術的高度!
  “大人此舉可謂開國之先河,定當造福後人,吾等願意盡力!”正在高順思索印刷術的流程和推行方法時,眾人總算將方案大概看了一遍,頓時就有人開始感歎!
  “開館授徒古已有之,當年孔聖人萬年講學,便有七十二弟子流傳於世,吾之舉,實乃步先賢後塵也!”高順謙虛的笑了笑,生怕大家又將這事扯到無關緊要的地方去,便直接說道:“草案尚需逐漸完善,不過要等學堂開設之後慢慢檢驗,常言道: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準嘛!”
  “大人此語可謂金玉良言也!”荀彧聞言眼中一亮,沒想到高順隨便更出一句話來,雖然沒有多少雅意,卻十分有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