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地北風中,兩千西涼鐵騎迅速在最前方完成了集結。 就在這時,前方一望無際地荒原上已經出現了一條黑線,並迅速向這邊靠近。 羅征極目遠眺,凝聲道:“沒聽說武威有超過千騎規模地馬賊,這裡距離休屠澤不過兩百余裡,難道這支騎兵是越過長城跑過來劫掠地匈奴騎兵不成?” 許褚不解道:“天寒地凍的,匈奴人怎麽會跑這麽遠來劫掠?” “是與不是,去看看就知道了。” 羅征把手一揮,帶著兩千騎兵就迎了上去。 這時,荀彧已經匆匆騎馬趕到陣前,在十余名騎兵地護衛下駐馬觀望。 北風呼嘯,鐵蹄翻騰。 枯黃的荒原上,兩支騎兵以驚人地速度接近。 離的近了,雙方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對方的裝束。 羅征猜的沒錯,這支騎兵果然是匈奴人,至少不下一千騎。 前漢武帝時期,大漢名將衛青、霍去病擊破匈奴,強大一時的匈奴帝國由盛轉衰,多有部眾南下附漢。休屠澤本是休屠王、渾邪王的領地,受匈奴右賢王管豁。 霍去病擊敗休屠王、渾邪王后,漢廷將休屠澤劃入武威郡治下。 其後數百所,匈奴人降了反,反了降,搞的大漢邊塞永無寧人。 然自前漢武帝後,大漢國力日漸衰落,面對反反覆複地匈奴人,雖然數次組織大規模地北伐,卻因為各種原因,俱都半途而廢,沒有徹底解決匈奴之禍。 遊牧於休屠澤一帶地匈奴人又被稱為休屠胡,有口十萬,控弦之士不下三萬。 當然,這個控弦說地是能上馬作戰的人數。 遊牧民族全民皆兵,除了老弱病殘,連女人都能上馬作戰。 十萬人的部族,真正的青壯男人,最多也有兩萬余。 “是漢人騎兵!” 匈奴騎兵陣前,一名健壯高大地匈奴人看清對面騎兵地來路後,眸子裡刹時流露出狼一樣地光茫,厲聲道:“兒郎們,該死地漢人奪走了我們肥沃地草地和牛羊,如今大漢朝廷昏聵無能,屬於我們匈奴人的榮光即將到來,跟老子殺,滅了這群該死地漢人。” “殺殺殺……” 上千匈奴人狼嚎響應,戰意瞬間被戰燃。 西涼軍陣前。 羅征縱騎如飛,嘴角邊刹時綻起一絲冰冷地殺機。 身後兩千騎兵個個殺機如熾,拚命地催趕戰馬快速奔跑。 這些騎兵有漢人,也有羌人,唯有沒有的便是畏懼。 這個年代的漢人是強大的,不是身體的強大,而是靈魂和信念的強大。 面對遊牧民族,漢人從來都認為自己才是最高貴、最強大的民族,這種民族的優越感在每一個漢人嬰兒出生時,就已經被深深地根植在了骨子裡。 只要是個漢人,不分貴賤,面對遊牧民族時都有強烈的優越感。 正是這種骨子裡的強大和優越,鑄就了漢人最根本上的強大,讓漢人軍隊在面對外敵時擁有無與倫比的必勝信念,造就了一個個傳奇英雄和神話。 諸如前漢名將衛青、霍去病等,生生擊破了強盛一時的匈奴帝國。 再如東漢開國名將馬援,愣是征服了為禍西陲數百年的羌人。 這一切的輝煌和榮耀,都建立在漢人強大的靈魂與信念上,以至東西兩漢的朝廷大軍常常以少勝多,以弱勢兵力打的塞外遊牧民族潰不成軍。 不像到了後世宋朝,漢人的血性和民族氣節在儒家文化地閹割下,早就喪失殆盡,每個漢人從一生下來,就被種下了遊牧民族強大無比和不可戰勝的觀念,以至積弱不堪,北宋養兵百萬,在面對只有數萬軍隊地少數民族時卻百戰百敗,喪權辱國,顏面盡失。 生在這個亂世,雖然不幸,但作為一個漢人,卻很自豪。 “趙雲!” 羅征把手一揚,大喝一聲。 “末將在!” 趙雲催馬趕上,並騎疾進。 羅征大喝道:“率五百騎衝陣,擊破匈奴前陣。” “遵命。” 趙雲大聲應命,隨即率領五百騎兵脫離本陣,列成錐型陣直撲匈奴騎陣。 蒼涼地牛號角聲若金石裂空,衝霄而起。 荒原上,西涼騎兵和匈奴騎兵以驚人地速度接近。 五百騎兵不斷地以雙腿猛夾馬腹,戰馬奔跑地速度已經提升到極限。 距離匈奴騎陣尚在一箭之地外,三角型的騎陣前,趙雲已經挽開了五石角弓,將五支拇指粗地狼牙鐵箭綽於弦上,開弓射箭一氣呵成。 刺耳地弓弦聲中,五支狼牙鐵箭化作五道寒星,劃空而過。 匈奴騎兵陣前,策馬奔馳在最前方地匈奴大漢聞聲色變,眼裡一道黑芒疾射而來,根本來不及多想,就使勁全身地力氣猛地揮刀上撩,一刀磕飛了射向咽喉地狼牙箭。 利刃入肉地悶響聲和悶哼聲同時響起。 更讓他心驚的是,狼牙鐵箭雖然避開了咽喉要害,卻將他的肩胛射穿。 什麽時候,漢人裡面竟有如此神箭手了? 匈奴大漢來不及細想,就聽到旁邊同時響起四聲慘叫。 驚回首,就見四名匈奴騎兵被射穿咽喉,從馬背上倒栽了下去。 匈奴大漢臉色陡變,剛剛拚盡全力地那一刀雖然成功磕飛了趙雲以五石牛角弓射出地狼牙鐵箭,但卻被震的雙臂酸麻,幾乎握不住戰馬刀。 這是什麽箭術,一弓五箭,而且全都命中咽喉。 就算是草原上最強大的神射手,也絕對沒有這樣地箭術。 如果不是自己勇力超群,反應敏銳,方才那一箭,自己也絕無幸免。 更要命的是,射箭地漢將五支箭分別射向不同地五人。 若是五支鐵箭全都射向自己,自己還能不能有命活下來? 匈奴大漢越想越是心驚,然來根本不等他想明白,弓弦聲再起,五支狼牙鐵箭這次全部疾奔匈奴大漢而來,匈奴漢子頭皮發炸,想也不想,就直接從馬背上滾了下來。 就在這時,趙雲率領的五百西涼騎兵和洶湧而進的匈奴騎兵已經狠狠撞在了一起。 血光崩射,驚天喊殺聲和慘叫聲瞬間撕裂長空。 五百騎兵列成三角型突擊陣,以趙雲為箭頭,狠狠鑽進了匈奴騎陣。 趙雲縱馬當先,一杆長槍若蛟龍騰空,華麗中卻帶著凌厲地殺機,瞬間將五騎匈奴騎兵挑下馬背,順手一槍結果了剛剛搶上一匹戰馬地匈奴大漢。 本來就沒有什麽陣型可言的匈奴騎兵頃刻間大亂,中間被鑿開了一個大窟窿。 就在這時,羅征率領地一千五百西涼騎兵隨後殺到,再次將原本就混亂地匈奴騎兵衝了個七零八落,各自為戰,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趙雲、許褚,各率五百騎從左右兩翼分割包抄。” 羅征眼觀六路,眼看匈奴騎兵大亂,立刻大聲下達軍令。 “遵命。” 趙雲、許褚大聲應命,當即各率五百騎從兩翼分割包抄。 在這兩尊殺神地帶領下,西涼騎兵遇神殺神,佛擋殺佛,很快就將混亂不堪地匈奴騎兵分割成了十幾塊,被羅征率領一千騎兵逐個誅殺。 不到兩刻鍾地功夫,千騎匈奴騎兵就戰死過半,傷亡極其慘重。 剩下的匈奴騎兵被殺寒了膽,發一聲喊,立刻四散而逃。 “殺,一個不留。” 羅征厲聲大喝,對這些匈奴人沒什麽好仁慈的。 許褚、趙雲二話不說,各引五百騎兵分頭追殺。 羅征也將一千騎兵分成十隊,以百人為一隊,追殺逃散地匈奴騎兵。 遠處,大軍陣前。 荀彧目睹完這短暫的交鋒,雖然凍地直打哆嗦,骨子裡的血液卻在莫名沸騰,為羅征地果決狠辣而讚,為西涼騎兵地驍勇善戰而熱血澎湃。 更讓這位先生讚歎的則是趙雲、許褚之勇。 這是個崇尚英雄地年代,英雄隻問實力,不論出身。 文人士大夫對於武力超群的武將只會讚歎敬服,不會向後世宋朝那樣,士大夫根本就瞧不起武人,把武人斥之為匹夫之勇,活活閹割掉了漢民族地血性。 趙雲神乎其神地無雙箭術,連荀彧這樣地文人,都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