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東站在門口,用力把破棉襖往身上裹了裹,刺骨的寒風還是透過棉襖穿刺到了身體裡,五髒六腑瞬間被凍得透透的,不由激靈靈打了個冷顫,沒好氣地罵了聲:“狗日的,真冷。” 這老練的語氣實在不應該是個七歲的孩子發出來的。 確實不是孩子了,雖然外表看著是,內裡卻已經換成了四十歲的中年人,可怕的中年成熟的靈魂,承載在七歲的幼童的軀體上。 沒錯,他重生了,前世的他勉強在京城買了個小房子窩著,事業卻毫無起色。 來到1978之前,整整四十歲,大城市職場歷來有三十五歲的魔咒,就業毫無優勢加上年紀已到四十,再想找合適的工作基本沒可能。 處境很尷尬,回家去吧,兩手空空沒臉回去,留在京城吧,窮困潦倒日子過不下去。 前天晚上接到三姐打來電話告訴他,大外甥偷偷把車子房子都做了抵押貸款,還借了不少高利貸暴力催收者的已經上門,她無助地哭聲讓張衛東心力交瘁,一夢醒來回到了1978。 人到了一定歲數,當能力跟不上家庭需要的時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1978年的皖北冬天滴水成冰,雪從他來的那天就在下,連下了二天二夜,足足有一米多厚。 別說孩子就連大人不小心踩空了,陷進去也會出不來,據說鄰村已經凍死人了。 所以七歲的張衛東被他媽關月玲強硬地禁足了,要是敢作死跑出去,老娘一定會讓他屁股會開花。 皖北在南北分界線上,屬於南方生活習慣卻是北方的,氣候寒冷,以饅頭面條等面食為主食。 可惜1978年的農村沒有哪家有白面吃,重生三天來,頓頓吃的是黑乎乎的雜和面,豆面玉米面紅薯面,粗糲的食物吃下去拉嗓子。 可即使是這樣的東西,還是吃不飽,全家個個面黃肌瘦。 張衛東雖然是張家唯一的寶貝兒子,並沒有得到什麽特殊優待,照樣吃不飽,穿得破破爛爛。 雖然條件很艱苦,他還是很快樂地接受了現實,1978年,物資匱乏的時代,感謝老天爺,這個年代蘊藏著多少機會啊。 前世的張衛東是生活的失敗者,沒有能力過問家人的生活。 母親因為他自卑不敢出門見人,那可是個一輩子強勢的女人啊,到老卻變得膽怯自卑懦弱,卑微得讓人心疼。 想起前世的家張衛東不覺淚流滿面:“我的親人們,上輩子欠你們的,這次就讓我用一輩子還吧。” 話音才落,就從裡面傳來一個小姑娘喊:“咚咚,外面那麽冷,你不進來我告訴媽。” 他回答了一聲:“來了。”然後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七歲男孩纖弱的身體,不覺歎了口氣。 年紀還是太小了啊,營養不良造成的後果是他個子很小,現在連獨自出門的權利都還沒有呢,別說賺錢養家。 1978年,國內還處在變革的前期。 知青上山下鄉,土地沒包產到戶,生產隊大鍋飯,商業行為被嚴厲禁止,到處都在打擊投機倒把的混子。 計劃經濟的時代,是工人階級的天下,家家都拚命生孩子,五六個兄弟姐妹的家庭很常見。 全國人們的日子都過得很困難,不過從後世重生而來的張衛東知道,這個時代其實蘊藏著太多的機會,只要敢想敢乾,一定能出頭。 才轉身準備回家身後卻又有人叫他:“咚咚,咚咚。”扭頭看見親奶奶黃氏在門口叫他。 黃氏跟張衛東的媽關月玲不和,從來不進媳婦家,喊完就站在門口等他。 “你舅爺送了點羊肉,今兒晌午燉了,我聞了香的很,奶給你留了快去吃。” 奶奶在他的記憶中已經模糊了。 現在的黃氏看起來五十多歲,穿著打著補丁的衣裳,樣子看起來要比實際年紀老很多。 張衛東跑到她跟前,她親昵地撫摸著,粗糙的手冬天長滿了口子摸在身上很刺撓,再次感受親人無私的愛,張衛東心裡無比溫暖。 握住黃氏的手觸摸裂開的口子,叫了聲奶難過得說:“這麽多口子呀?”摸著大口子眼圈微紅。 黃氏順著大孫子的眼睛看見了自己的手,收回來說:“乖孫,這是怎麽了?奶不疼呀,快跟我去吃羊肉,別涼了。” 羊肉,很長時間張衛東不願意想起,前世他的父親張良川就是因為一碗羊肉,被十五歲的大堂哥石頭打斷了腿。 要知道石頭是家裡男孩的老大,他最疼的後輩,卻傷害他最深,以後幾十年,石頭見他就繞著走。 父親的個性本來就懶,氣管炎加上瘸腿讓他更加自卑頹廢,窩窩囊囊的活了沒幾年就抑鬱而終。 這件事就發生在父親的三十五歲那年,而今年似乎父親正好三十五歲,悲劇就是今天嗎? 因為河工得了氣管炎不能下地,父親張良川被村裡人戲稱癆病鬼,他悲慘的人生已經夠慘了,沒想到還能更慘。 不行,不能讓悲劇重演,也不忍吃奶奶牙縫裡剩下的東西。 “奶,舅爺送來的羊肉不多,你跟我爺你們吃吧。” “我的乖孫真懂事,奶吃過了,這是給你留的,多得很哩。”黃氏其實沒舍得吃,有好東西她基本不會吃全留給了子孫。 再見老人,張衛東的心裡激動、內疚各種複雜的情緒交替閃爍,不孝子孫,奶奶走了三十多年,他去老人墳前的次數屈指可數。 黃氏不知道張衛東的複雜心思,隻以為眼前還是她七歲的孫子,拉著就走。 看方向正好是要路過二嬸家,快到的時候她像是做賊似得看向二叔家的方向,二嬸正走出家門,嚇得她又往回一縮,沒被二嬸看見。 黃氏很怕這個不講理的二兒媳婦,她擔心,張衛東其實更是在揪著,被二嬸祝蘭芝看見了,父親的腿可就保不住了。 事關親爹後半輩子的幸福,張衛東決定還是踏實換條路,消停點別出事。 祝蘭芝為什麽這麽強勢?因為她生了四個兒子,張衛東家則是四個女兒只有一個兒子。 祝蘭芝覺得自己給老張家添丁進口開枝散葉,是張家的大功臣。 二叔身體又好,在生產隊是壯勞力,比老大那個病秧子強太多了,家裡的好東西都應該是她的。 因為處處佔優,她就想處處佔上風,但人的感情是最複雜的東西,張衛東卻是幸運的是被爺爺奶奶偏愛的那個。 有什麽好東西,黃氏都會偷偷塞給他,農村這種事根本瞞不了人。 祝蘭芝恨老頭老太,更煩張衛東,只要看見他去爺爺奶奶家,就在門口指桑罵槐地大罵,死老太婆偏心老大和老三家的孩子,真是個老不死的。 家庭的矛盾從來不是表面表現出來的那樣,黃氏是有點偏心,祝蘭芝更不是省油的燈。 張衛東主動表示要繞到西邊的路上的時候,黃氏一愣,寵溺地跟著走了過去。 祖孫倆走得小心翼翼,上天好像聽到了他的祈禱,到門口的時候,祝蘭芝已經進去了沒在門外,兩人同時松了口氣,又都聽到了對方的喘息,心照不宣地進家去了。 爺爺張秉忠正陪著舅爺在喝酒。 2021的張衛東記憶中,爺爺死了三十多年,他的樣子幾乎想不起來。 前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出去讀書,跟爺爺的感情很淡漠。 舅爺是個老邁的瘸腿老漢,農村三代以後的親情基本剩不下多少,他活了很久很久,但是張衛東沒看過他幾次,這與經濟條件不好有很大的關系。 人說富長良心,窮長心機,自己的事都沒搞定,沒有能力管到別人。 現在的爺爺和舅爺年紀都在五十歲上下,要比記憶中年輕很多,爺爺看見他進來也沒說話,舅爺笑著說:“咚東來了。” 張衛東見這老兄弟倆的桌上只有一盤花生米和一碟霉豆,一瓶當地的頭曲已經去了大半。 “爺,舅爺,你們少喝點酒,多喝點湯,天冷了,暖和下身子。” 舅爺誇獎說:“好孩子,這麽小就疼人。” 爺爺刻板的臉也笑了說:“跟你奶去廚房吧。” 廚房還是記憶中的廚房,二個大地鍋橫在中間,邊上一張黑乎乎的矮桌子。 奶奶從灶火中拿出一個小罐子,又拿出一個黑乎乎的碗倒了滿滿一碗湯放在灶台上說:“慢慢喝,別燙著了。” 雖然畫面很溫馨,可張衛東惦記著可能發生的危險,哪有心思吃就說:“奶,你也沒吃吧,給我留這麽多,我吃不完。” 拗不過大孫子的愛,黃氏乾瘦的臉泛出笑容,摸了摸他的頭喝了一口就不願意吃了。 張衛東吃完了那碗可怕的羊肉放下碗撫摸著黃氏手上的大口子說:“奶,燒點熱水泡泡會好點。” 黃氏笑說:“莊稼人不都這樣,不疼。等天暖和了,手自己就好了。” 現在才是12月份,天暖和至少要三個月,黃氏說得像是只要三天似得。 “奶,等我去城裡給你買蛤蜊油抹上,就不疼了。” “嗨,那得多少錢呢,奶不要,都留著給我孫子買好吃的。” 張衛東眼睛濕潤,前世的自己太混蛋了,多好的老人,處處為自己考慮,他怎麽能忘了老人對自己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