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非的自行車上馱過很多人,黛玉、寶釵、寶玉、柳湘蓮、陳小喬,今天終於輪到了大媽。 大媽極有份量,往後邊一坐就覺得忽悠一下子,自行車頭都顫了顫。 大清早上,倆人從家出來,到後海,走棉花胡同往北,再往西一折,就進了一條幽靜古樸的小巷子。 巷子口釘著紅牌,上寫:百花深處。 路面特別窄,三米寬左右,倆人推著車慢慢走,視角狹而長,兩旁是用碎磚砌的牆,南牆少見日光,灰青發冷。 往裡拐了個彎,才略寬敞一些,牆也更碎。一條土狗新奇地望著許老師,抬抬腿在牆角尿了一泡,又溜進自家門裡。 這條胡同西通新街口,東起護國寺東巷,多為小院落,唯兩處不同。一處是東端的廠橋小學低年級部,朱紅大門,掛著清華大學似的牌匾。 另一處是西端16號院,外頭有個傳達室,寫著百花錄音棚。 “傳說中的錄音棚,原來這麽早就有了……” 許非先在胡同裡轉了一圈,才在大媽不耐煩的目光中停在一戶門前。 騎牆而建的小門樓,沒台階,對開的紅木門,兩側立著長條的石墩子,上面圖案斑駁不清。牆上標著“百花深處25號。” 等了等,裡面有女人探出頭,頭髮花白,面容文靜,口音也很溫軟:“你今天怎麽有空來?” “你們家房子沒賣出去吧?” “還沒。” “那就好,我帶個小子來看看,他想買。” “……” 女人打量了幾眼,方退開兩步,“請進。” 許非很詫異,這女人年歲跟大媽相仿,卻完全是兩種風格,看著就受過不錯的教育,暗藏文秀。 他邁步進去,迎面是壘砌精致的影壁,繞過影壁便見一小院。 北房三間,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臥磚到頂,起脊瓦房,院內鋪磚墁甬道,連接各處房門。 廚房在東南,廁所在西南角。 院裡還種著兩棵樹,一棵是石榴,另一棵也是石榴,枝丫飽滿,早落了葉子,彎彎曲曲地伸到天上。 小戶四合院跟小戶樓房是倆概念,說是小院,實則特別寬敞。 許老師頓時驚豔,這院子保存的太好了! 他都沒進屋,在外頭踩了幾圈,心臟就砰砰跳動,跟著看了看大媽。大媽一瞧那德性,就知道對路,遂告辭出來。 “這戶人家姓劉,祖上是有名的先生。我當姑娘時候交的朋友,最早房子被征收了,成個什麽單位的教育中心。後來那單位黃了,人也是運氣好趕上政策落實,前些年發還回來,手續都有。” “那怎麽還賣啊?” “人家兒女都出國了,那什麽雞啊,就辦奧運會那地方。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在那邊穩當幾年,就要把爸媽接過去,這才想著賣。” “哦……” 許非回頭瞅瞅,小院在胡同北側,整體就是坐北朝南,距新街口也遠,不怕吵雜。 他越看越中意,道:“既然手續齊全,那您就幫著問問價,合適我就買了。” “那多少是合適啊?” “反正您就問吧。” “謔,闊氣!” 大媽一豎大拇指,特社會。 許非了結一樁大事,心情瞬間愉悅,又在胡同裡走了走。一提買四合院,都講究後海那邊,其實後海開發得跟紅燈區似的,全是商業巷,太躁。 百花不錯,後世也保持著古樸樣子,而且屬於什刹海學區,將來生孩子都有保障,啊呸,想得遠了。 還有那個百花錄音棚,隸屬京城音響器材廠,這會是國內最頂級的錄音棚。再過幾年,會有無數大腕兒在此出沒。 “不敢在午夜問路,我走到了百花深處……” 從胡同出來的時候,許老師下意識哼起了歌。 路邊棗樹光禿禿的,時不時傳來老頭訓鴿子的聲音,幾縷炊煙從院後升起,女人推著車出門上班。 沒樓房就沒樓房,院子好啊。 寬敞點的院子,有樹,最好是果樹或者花樹,每年開花那幾天,在樹下支張桌子,開順口的酒,找中意的姑娘,也值了。 ………… 京城現在還沒推出暫住證,甚至連身份證制度都是幾個月前正式實施的,根本沒空管你外地人買房的事兒。 大媽幫忙問價,不便宜,85年的一萬塊錢,什麽概念?雙方談妥,遂忙著走程序,東跑西顛的爭取在年前給辦下來。 而與此同時,戴臨風那邊也有了消息,說有家單位的領導比較感興趣,讓他去見見。 約在前門的一家茶館裡,許非早早趕到,喝了半壺水才見一人上來。消瘦,氣質清臒,戴著眼鏡,留著濃密的一字胡。 媽耶! 他嚇了一跳,還以為周·樹人·迅過來了。 他不曉得對方叫啥,老戴隻給了個姓,忙起身道:“魯老師好!” “嗯,坐吧。” 男人先看了看他,不苟言笑的樣子,“戴老都跟我講了,說你有能力,有想法。其實招個人沒問題,重要的是具備價值。你寫的那幾篇稿子我也看了,有個地方不錯,就是電視劇的商業屬性。” 人家連茶水都沒要,直接問:“你覺得一部電視劇,怎麽才能具備商業屬性?” 嗯?這就是面試了? 許非也不怵,理了理思路,道:“商業屬性的本質是商業價值,基礎是觀眾,觀眾越多,商業價值就越大。所以我們延伸一點,就是如何保證讓觀眾愛看,喜歡看,追著看。 我個人觀點,首先要將觀眾和電視劇細化分類。不過這是在產業較成熟時期才能做的,現在我們剛剛起步,老百姓極度缺乏精神食糧,基本你給他看什麽,他就看什麽,所以說……” “不,你繼續,我想聽聽那個細化分類。”魯老師打斷。 “哦,觀眾的細化需要調查,按年齡、學歷、工作、性別、愛好等等,劃出各種不同的群體,分別喜歡看什麽樣的電視劇。 而電視劇細化,也是將其分類。 長期以來,我們的影視作品只有革命題材。現在革命題材保留下來了,並且最為純熟,那相應的,也隨之湧現出很多不同類型的作品。 比如《濟公》、《西遊記》、《封神演義》,此等類型的改編,應該叫神話劇。 《射雕英雄傳》,應該叫武俠劇。 《木魚石的傳說》,歷史戲說劇。 《血疑》,家庭倫理劇。 《新星》,現實主義題材劇。 《霍元甲》,內容涵蓋甚多,但核心在武打,應該叫功夫劇。 《上海灘》,這個較複雜。它的成功在於新鮮的設定,小人物奮起,黑幫江湖,兒女情長,成就一代大亨。 這些因素都是觀眾愛看的,也就是您說的商業屬性。但我覺得最致命一點,是兩位男女主角。” “怎麽講?” “《上海灘》創作的時候,或許以劇情為主, 但請了周閏發和趙雅之來演就不同。當演員自身的魅力足以壓倒一切時,所有東西都是為他們服務的。 如果換成兩個普通些的演員,《上海灘》可能就是一部民國黑幫劇,但讓他們來演,就成了當之無愧的明星劇。” “明星劇……” 魯老師品了品意思,表示接受。 其實許非想說偶像劇的,又怕太過超前,才把偶像換成了明星。 “先把這些東西區分明白了,才好對症下藥,你想拍什麽,你的受眾群是什麽。當然現在產業不成熟,談不上商業不商業,無非就是豐富題材,用心創作。” “……” 魯老師沉默良久,再看向那個年輕人,態度溫和了不少。 “除了這些,專業技術方面你擅長什麽?” “您指哪方面?” “劇本創作?” “略懂。” “美術設計?” “比較擅長。” “導演、攝像、燈光、剪輯、音效?” “呵呵,您這是拿我打趣。” “呵……” 魯老師也露出點笑模樣,道:“戴老算是我的老領導,眼光一向沒差,確實受益良多。好了,我還有點事,得走了,很期待以後共事。” 又跟他握了握手,抹身閃人。 “……” 許非眨巴半天,小聲嘁了一下,名字不報,單位不說,整的還挺神秘。 只可惜啊,哥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