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對,畢竟父皇身邊有房相。” 杜荷站在身邊,不做聲了,他作為杜如晦之子,也是分外聰明,但在這種棘手的問題上,給出的建議,也是難脫老套。 畢竟受到時代局限,他們的建議,自然不可能有後來趙塵眼界那麽大。 歷史上,杜荷與房玄齡之子房遺愛一樣,都是走上反叛道路被誅殺,但時間還沒到那個節點,現在的李承乾,還是一心想要做個好太子。 “啟奏殿下,監察禦史魏征、檢校中書令、趙國公長孫無忌在外等候。” “完了,魏征與舅舅又是來催本王了。” 李承乾頭疼至極。 他也沒有什麽好應對之策,而且水患這件事太大了,必須要等到父皇的決策下來才行。 但也就是這時,另外一人來報。 “殿下,陛下書信已來。” 李承乾驟然大喜:“快,傳上來。” 那侍衛連忙進來,交出李世民書信。 李承乾看完之後,不由大喜:“哈哈,本王,不愁了。” 杜荷見到本來愁眉苦臉的李承乾,一下子精神煥發,也是不由心中好奇。 陛下,給了太子什麽建議? 李承乾當即說道:“讓舅舅他們進來。” 很快,魏征與長孫無忌進來了。 “參見太子殿下。” “舅舅,快免禮。” 長孫無忌行禮完畢,問道:“太子思考得如何了?” 這一次水患,也是對太子的考驗。 李承乾笑道:“舅舅,我已有想法。” “首先,由朝廷出面,下達聖旨,讓各地官府,開始修建工程,吸納那些災民來做工,每個災民,只要乾活,就能得到錢,也能得到食物,如此一來,這樣就能調遣那些災民,將他們調往全國各處,減輕河南道河東道的壓力。” 長孫無忌眼睛一亮:“好想法。” 魏征也是佩服說道:“太子當真智謀過人,不過,這裡也存在著一個問題,錢糧這一部分,又該如何辦呢?” “簡單,錢可以朝廷撥款,只要工程啟動,修建工程,需要大量原材料,訂單運轉,還能賺錢,再有修橋修路,也可以讓當地世家參與入股。” 長孫無忌思忖了一下,這倒是可行。 “那如果那些世家不入股呢?” 李承乾哈哈一笑:“那就建立收費站,從這條路上過,需要收取過路費。” 長孫無忌和魏征精神一震,眼中有著光芒。 這也行? 雖然聽起來很無恥,但還真是行之有效! 世家本來就是當地一方豪紳,這修路一是有名有利,第二不參與直接收費,那些世家肯定忍不了,每次過路收費,都相當於抽他們的臉啊。 這想法,絕了! “那糧食呢,糧食問題怎麽解決?” 魏征追問。 “這也簡單,目前朝廷,包括糧倉國庫裡,還有其余官府,都是沒多少糧食,但朝廷沒有,不代表世家沒有。” 魏征精神再震,太子這話意思,難道是要向世家開刀嗎? 長孫無忌眼中也是有著光芒,而太子繼續說道:“明日早朝,本王會宣布,李家將會帶頭捐糧,足足十萬石,到時候各家,都要捐獻一些。” 說完之後, 李承乾笑道:“舅舅,你覺得如何?” 長孫無忌笑了起來:“若能解燃眉之急,我想,朝中官員,也是會答應的。” 沒有多久,長孫無忌與魏征從東宮出來。 一出來,長孫無忌臉上有些憂心忡忡:“陛下這想法,太大膽了。” 李承乾的那些話,以長孫無忌和魏征這兩個老狐狸,又如何看不出來是陛下所說。 很明顯,太子得到了陛下的授意。 魏征點頭:“不過,世家的糧食也必然很多,我們都差點給忽略了,陛下這次鐵了心要世家吐出糧食,就是不知道,那些世家會不會吐。” “陛下這次挾大義逼迫世家讓步,糧食肯定是會交,但這有些交惡世家啊,在民間世家還是很有影響力,而且還會影響世家反彈啊。” 長孫無忌眼中有著擔憂,陛下這次借助水災,要削弱世家的力量,的確是一步妙棋,但也會埋下禍患。 魏征說道:“我倒是好奇,陛下是怎麽想出來這個法子,如果隻從水患角度來看,能夠完美解決水患的問題。” 長孫無忌沉吟了一下:“不像是玄齡的計謀。” “難道說,陛下身邊,有高人?” “別想那麽多了,明天早朝,應該精彩了。” …… 第二日,早朝。 太子李承乾坐在了龍椅上,旁邊的小太監直接就是開始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河南道水患嚴重……” 下方的文武百官都是聽著聖旨,等聽到李承乾率先捐獻十萬石糧食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有些不妙了。 等到聖旨念完,李承乾說道:“諸位愛卿,這不僅僅是本王的意思,也是父皇的意思,我們李家,會從內庫之中,捐獻十萬石糧食,同時還有銀十萬兩,也希望各位同心同力,共同幫助大唐,渡過此關。” 十萬石糧食?銀十萬兩? 你們李家哪裡來的那麽多糧食和錢? 你逗我們吧? 而更絕的是,李承乾竟然讓那太監,捧著紙筆墨硯,來到一個個臣子身前。 長孫無忌二話不說,也是帶頭捐獻起來。 他們在朝堂,代表的就是自己身後的家族,這時說捐,那就肯定要捐。 很快,輪到了崔元褚,清河崔氏在朝中的官員。 朝堂上其實五姓七宗的官員並不多,但都有的,作為耳目的存在,畢竟朝廷的動向他們要掌握。 “崔愛卿,你們崔家,打算捐多少?父皇可是帶頭捐了十萬石糧食、十萬銀。” 崔元褚整個人直接懵了:“殿下,我崔家,並無多少糧啊。” 緊接著,又是有第二人站出來,赫然大喊道:“殿下,此行大謬!” 李承乾眉頭一皺,看了過去,跳出來的人,赫然是博陵崔氏代表人物。 “如何大謬?” “殿下,臣從未聽聞,九五之尊向臣子借錢借糧,這於理不符啊!” 李承乾訓斥道:“此乃自願捐獻,如何是借?” “那殿下,臣能不能,不捐?” 話音一出,所有臣子,全部看向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