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元殿是正殿,也是先帝停靈之所,朝臣們提前過來,早早分列於兩側——現下雖然還未舉辦過正式的登基大典,但先帝駕崩後,昔日九皇女已經能被稱為陛下。 在朝臣們等候之時,溫晏然正立在鏡子前,由女官為自己更衣。 由於先帝是在臨終前兩個月才定的繼承人,溫晏然又一直在病中,不方便細量尺寸,身邊只有此前未加封的皇女的禮服,所以少府那邊特特奉上了老皇帝以前的舊衣服,讓她穿上,最外面再套一層喪服。 ——少府屬於侍奉皇帝日常生活的官衙之一。 女官便幫著更衣邊道:“這些衣服是太傅大人準備的。” 大周素來有長者臨終時將舊衣贈送給舊人的傳統,老皇帝一手提拔了袁太傅,又令其輔佐新帝,顯然足夠看重對方。 溫晏然注視著鏡子裡的人影,並沒有順著女官話茬深談的意思。 女官垂下頭去,她本以為九皇女偏居多年,驟然間身登大寶,一定有話相詢,結果對方始終神色淡淡,倒叫旁人摸不清底細。 穿戴完畢後,少府令過來回稟,說是儀仗已經準備停當,請新帝乘輿,卻見溫晏然停下腳步,吩咐內府令道:“先替朕取一柄劍來。” 少府令聽見天子話中的內容,不知想到了什麽,膝蓋一軟,直接跪倒在地。 溫晏然笑微微道:“怎麽,少府竟辦不來此事麽?” 少府令心中刹那間千回百轉,若回答辦不成自然聽著就非常適合以瀆職罪被捉拿下獄,若是回答辦得成,倘若新帝覺得自己竟能帶刀進內廷,是個應該被清除的危險份子又當如何? 他沒時間仔細斟酌,隻得戰戰兢兢地回答道:“禁軍拱衛皇朝,身邊必然攜有刀劍,微臣願為陛下召之。” 溫晏然頷首,過不片刻,一位身披輕甲的禁軍校尉便匆匆而至,解了佩劍雙手遞上。 溫晏然將劍取到手中——她這具身體實在年幼體弱,差一點沒能握住劍柄——然後掛在自己腰帶上,又掃了對方一眼,笑了下:“校尉且把頭抬起來,讓朕瞧瞧。” 這位禁軍郎將依言抬首,溫晏然看見,對方是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女子,五官輪廓鮮明,不完全是中原風格。 溫晏然把這人的形貌記下,詢問:“你叫什麽名字?” 禁軍郎將是武職,大多不善言辭,此刻聽見天子詢問,也只是垂首道:“微臣鍾知微。” 邊上的女官在心中歎氣,這位鍾小將軍要是機靈一些,順帶著說一下自己的出身,說不準便能在新帝心裡留下點深刻的印象。 不過女官們不曉得的是,溫晏然其實還挺了解這位鍾小將軍。 她當日在點開書本前,曾在評論區掃過幾眼,對這本書裡的部分人物有點印象。 鍾知微算是書裡一個挺出名的武將,被廣大讀者親切地稱為鍾掉線,用來形容她在關鍵戰役中屢屢查無此人的存在感。 溫晏然想,世上有起錯的名字,但一般不會有起錯的外號。 所以在她眼裡,這位鍾小將軍絕對是個可造之才,十分適合為她以後的昏君事業添磚加瓦,當下揮了揮手,令對方跟在自己的儀仗後頭。 自覺掌握劇本的溫晏然此刻還不清楚,鍾知微此人外號之外還有不少可供挖掘的深層次信息。 她穿越的這遊戲向書籍雖然熱度不錯,留長評的讀者卻不太多,而寥寥數語顯然難以將鍾知微此人倒霉的一生概括完全——對方在關鍵戰鬥中並非主動掉線,而是被動掉線。 鍾知微出身不好,在朝廷中混了那麽多年,積累了不少敵人,對手為了打壓她,每每遇見那種“一旦打贏就必定能升官”的重要戰役,都會派監軍過去扯她後腿。 溫晏然還未進殿,乾元殿中響起內監的通傳聲,諸位朝臣們齊齊伏拜於地,口稱天子,言辭一致地懇請溫晏然繼皇帝位,以安撫人心。 以大周的習慣,就算君臣之間也很少大禮參拜,不過如今是新君正天子名分的要緊時刻,自然又當別論。 溫晏然抬頭,目光止在老皇帝的棺槨上停留了一瞬,然後輕輕掃了眼邊上內監。 像靈前繼位這種事情,大周早有一套固定的流程,她不必多做什麽,只要按部就班往下進行就是。 內監傳令,令百官平身,朝臣們大多依言而行,但並非所有人都隨之站起。 此時此刻,地上依舊有一人恭恭敬敬地拜著,溫晏然不認得對方,但在此的朝臣們都曉得,那是鄭氏的子弟鄭引川。 ——這種情況下的長跪不起,比起有事懇求,更像是在砸場子。 不過也有很多官吏很體會這人的想法——正常來說,鄭氏子弟就算有話要說,也不至於自己親自上陣,實在是很多門人故舊都在長興之亂中遭遇了清洗,有資格在今日面見新君的並不多。 鄭引川在禮部任職,他不等旁人斥責,立刻開口道:“微臣鄭引川有要事啟奏陛下。” 鄭氏是七皇子的外家,行事當然要為七皇子張目,他今天的目的,就是讓對方把七皇子從囚禁之地放出。 鄭引川沒有直接提起七皇子,只是說大周崇尚孝道,如今先帝除了溫晏然之外還有其他同在建平的子女孫子女,按理也該過來哭靈。 ——在很多人的想法中,九皇女年紀尚幼,又有愚鈍怯懦的傳言,未必敢於駁斥旁人,鄭引川選擇當面表達自己的看法,逼得新帝不得不立刻給出答覆,倘若溫晏然一時心軟,應了他的請求,那七皇子就能自幽台內被放出。小貼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系統 天澤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