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好皇帝,怎麽就那麽難呢? 崇禎皇帝鐵青著臉,坐在龍椅上面,心中有些深深的無力感。 商稅並不是很重。 這已經算是非常寬容了。 可是還是有人,竟然說他是一個暴君,先是加征三響,讓百姓苦不堪言。 現在還要加征商稅,不少商人連飯都沒得吃了。 一個行善之家的鄉紳,就因為加征商稅,竟然選擇了自殺來抵抗。 而曹化淳派去的人在暗中調查發現,這個鄉紳一家,實則是被人殺害之後,再偽造成為自殺的情況。 這也僅僅是密信上面的一部分。 南方有商賈直接聯合起來,抵抗繳納商稅。 北方的一些商賈,竟然要進入紫禁城,跪在皇城前,請求萬歲爺收回聖命。 這時候,崇禎皇帝想到了仙師的一句話。 “突然加征商稅,對於那些商賈來說,肯定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他們定然十分不願意。 關鍵是,這些商賈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會有著朝中的大臣撐腰。 就好比當年,這些朝中的大臣科舉,都是這些商賈世家資助,後來也是靠著商賈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他們自然是站在商賈那邊,所以你就要堅定不移,還要拿出帝王的血氣。 誰敢反抗,那就殺了。 大明現在沒有幾個人是真正的好人,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人。 你想想,最後站出來抗擊韃奴的卻是張獻忠、李定國這樣的反賊,卻不是朝中那些文人,又或者是後來的什麽總兵。 這些總兵早就掌控手中的兵權不放,為的就是偏安一隅的時候,讓自己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根本就沒有遠見卓識,也沒有什麽忠心愛國之心。 人都會怕死,當你這位帝王殺的多了,誰還敢反抗你,誰還敢說一個不字?” “至於什麽身前身後名,當你挽救了大明朝,之後再實行仁政,讓大明變成中原之地最最強大,還有可能稱霸海上的最強王朝的時候。 你便是下一個秦皇漢武,千古一帝。” 崇禎皇帝不在乎什麽千古一帝,他只在乎挽救大明朝。 他不想大明這個國祚在自己的手中沒了,那他就沒臉面去見朱家的列祖列宗。 這和歷史上,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時候的做法是差不多的。 他脫了皇袍,只是穿著庶子的衣服,直接自掛東南枝。 就是因為大明在他的手中亡國了。 “來人,擬旨!” 崇禎皇帝也知道,自己的旨意代表著什麽。 可是,這個時候不亮出自己的刀和劍,那這刀和劍還怎麽打磨的更加鋒利? 崇禎三年的夏。 因為崇禎皇帝的加征商稅,讓各地的一些商賈出現了暴動。 然而。 這位皇帝卻下旨,讓東廠和錦衣衛各地拿人。 一時間,紫禁城的菜市場人頭落地,血流成河。 各地也都出現了一些商賈被捉拿,最後被殺頭。 “萬歲爺,臣彈劾……。” 有人站出來,想要彈劾曹化淳和駱養性這兩人的十大罪。 只不過,崇禎皇帝拿出一份奏折,丟在了他的面前。 “你想要彈劾誰?” 崇禎皇帝不喜不怒,看起來非常平靜。 可是有人已經從這一番平靜之中,看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萬歲爺。 他怒了!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你還是先看看這一份奏折吧。” 官員看了一眼面色平靜如水的崇禎皇帝,伸手撿起地上的奏折,打開大略看了一眼。 僅僅是一眼,便瞪大了眼睛,一一瀏覽之後,便忍不住顫抖起來。 “汙蔑!” “萬歲爺,這是汙蔑!” “臣對大明可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這上面記載的事情,臣根本就沒有做過。 臣之家中也沒有三十萬兩錢財,更是沒有那麽多的田地啊!” 官員嚇的臉色蒼白,跪在那裡,不住地辯解,眼淚吧嗒吧嗒地滴在了大理石的地板上。 可是不管他如何辯解,崇禎皇帝都是靜靜地看著他。 有人猜出來是什麽事情了,連忙也出面,一邊求情,一邊說有人汙蔑什麽的。 其他幾個大臣也都站出來了。 那個官員見此,便要撞柱子,想要以此證明自己的清白。 崇禎皇帝就一直安靜地看著。 直到那個官員一狠心,直接撞的頭破血流。 “來人,張侍郎貪墨賑災之銀十幾萬兩,貪墨軍餉八萬兩,實乃罪無可恕! 現在更是汙穢朝堂,更是大不敬! 把他打入天牢候審,刑部之人好好審理,此賊縱容家中管事胡作非為,當街打人不說。 竟然還聯合了槽幫之人,想要意圖控制我大明之槽幫,實乃十惡不赦!” 崇禎皇帝終於發話了。 只不過,這一番帽子扣下來。 這個昏過去的官員,算是永遠都不可能翻身了。 也不會因為什麽死諫,留下好的名聲。 因為他本身做的壞事兒太多了,再被崇禎皇帝召之於天下。 世人皆知! “你們,還想要為這樣的賊子求情嗎?” 崇禎皇帝看向了那些站出來,為這位官員求情的一個大臣。 他們連忙躬身請罪,說自己是被蒙騙了,是糊塗了,並不知道實情,請萬歲爺責罰。 崇禎皇帝揮揮手,然後說道:“此事不要再提,朕就算爾等是無心之舉。 這商稅一事,倪卿,你要全權負責,誰若膽敢偷稅漏稅,直接格殺勿論!” 戶部尚書倪元璐站出來躬身領命。 如此一來,這大明商稅一事,算是勢不可擋了。 當然,崇禎皇帝也知道,太過打壓商賈並不是一件好事。 離開仙境的時候,仙師也曾指教,對於收商稅,要一邊收,還要一邊鼓勵商賈的發展。 因為只有這樣,大明才會有更多的商賈,從而有更多的商稅。 所以,崇禎皇帝在幾天之後,對京師的幾個樊樓表示了一番慰問。 並且禦賜天下第一樓、天下第一味、天下第一廚等等。 當然,他心中最好、最美味、最絕世無雙的味道,還是仙師所做飯菜。 而有了禦賜親筆,這些樊樓自然火爆起來。 交稅的時候,也是主動起來。 誰敢不主動? 下場要麽是死,要麽,這禦賜親筆被拱手讓人。 戶部尚書倪元璐也是一個比較忠臣守節之臣,收起商稅來,那是好不手軟、不講情面。 他可不想因為這件事情,丟了自己的烏紗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