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他打趣道,“如今去了江南道,千裡迢迢的來回,卻隻記得家中嬌妻,忘了朕了。” 梅望舒嘴裡含著的一口蒸魚總算吃完了。 她開口解釋,“陛下可冤枉臣了。此行給陛下帶了許多禮物,今日入宮倉促,隻備好了禮單。禮物還鎖在幾十個箱籠裡,全扔在臣的書房院子,尚未打開整理。還請陛下寬恕幾日,整理好了便送進宮來。” 一邊說著,從寬大袖中取出禮單,雙手呈上。 元和帝往她的絳紫官袍袖口盯了一眼,不置可否。 “入宮覲見有半個多時辰了吧,難為你不聲不響把單子捏到現在。朕不提,你也不提。” 說著,他伸手過來,將那本尚帶著溫暖體溫的正紅色描金禮單從梅望舒手裡抽走,當面攤在桌上,親自過目起來。 禮單是梅望舒在回京途中親筆寫的,一手漂亮的行楷,格式和內容都中規中矩。 置辦的禮物大都是江南特產,蘇州雙面繡大屏風一座,杭綢二十匹,千手觀音玉佛一座,江南當地名家字畫若乾幅,時令瓜果十筐,雲雲。有些甚為貴重,有些新奇倒是不甚貴重。 元和帝神色不動,順著一行行列出的禮單,指尖慢慢地劃下去。 “……靈谷寺平安符一道。”他低聲念道。 “南朝時候興建的古刹,戰火中留存至今,算是極難得的。”梅望舒簡短地解釋道,“在當地香火極旺。臣當時臨時起興,清晨前去遊覽,正好遇到寺中高僧,便私自做主,替陛下求了一道平安符。陛下喜歡便留幾日,不喜歡扔了也可以。” 元和帝神色沒什麽變化,隻點點頭,表示聽到了,指尖往下繼續劃, “……江心洲活鴨十隻?” 梅望舒笑起來,“這個是臣親口嘗過的。據說是采用秘製醬料喂養的活鴨,燉湯滋味極為鮮美。臣在江南食欲不振,只有這道豆腐活鴨湯,喝完了唇齒留香,久久難忘。那農戶說宰殺的鴨子不能久放,容易變質,臣就運了十隻活鴨上京城來。” 元和帝盯著那行字跡端麗的‘江心洲活鴨’,眼中終於現出了細微的笑意。 他轉頭對旁邊侍立的蘇懷忠吩咐道,“等這十隻江南的活鴨貢進宮來,先別急著宰殺,帶過來讓朕看看。” 蘇懷忠無聲地一咂舌,心想禦膳房有的忙活了,立刻躬身領命,“遵旨。” 梅望舒看在眼裡,抿著嘴,微微一笑。 雖然聖上性子沉穩,十六歲便提前加了冠,從此成人,但畢竟今年才剛滿二十。 年輕人麽,天性朝氣蓬勃,比起玉雕蘇繡這些昂貴的死物來說,總是對活物更感興趣的。 禮單呈上之後,君臣間用膳的氣氛明顯活絡起來。 蘇懷忠察言觀色,立刻加菜,上酒,繼續吃席。 這回君臣說話也不像方才那般拘束了,邊吃邊閑聊,談了一會兒江南的風景見聞,漸漸又轉到這次的差事上。 “你離京之後當月,朕讀前朝末年割據史,當時,地方上官員勢力過大,竟可以調兵截殺京城欽差,事後推說是山匪謀財害命。” 元和帝邊吃邊談,“朕當即嚇了一跳,急令兵部調了兩萬遼東重騎,日夜兼程南下,就駐扎在江北,以震懾當地官員。” 說起此事,梅望舒印象深刻,“陛下急調的那兩萬重騎,在江南道的官場可是掀起了軒然大波,短短十日內便有三名官員畏罪自殺。我們查案本來毫無頭緒,這下好了,順藤摸瓜,直接摸到了幾個陳年大案子。陛下這招敲山震虎,用的極妙。” 說到這裡,兩人相視而笑。 兩人邊吃邊聊,一頓午膳用了整個時辰。元和帝用膳的動作慢條斯理,但食量卻不小,梅望舒跟著吃了整個時辰,不知不覺竟然用了平日兩倍的飯量,停筷時感覺腸胃都撐滿了。 飯後,按慣例用溫茶漱了口,梅望舒剛放下茶盞,面前卻端上了第二個瓷盅。 蓋子還沒打開,隻端過來,聞到那股熟悉的刺激味道,她忍不住皺起了秀氣的眉。 “又是薑參湯?” 蘇懷忠公公親自把薑參湯捧到她面前,“是薑參湯沒錯。還是早上那鍋煮出來的,一半送到了城外十裡渡,一半留在宮裡,給梅學士入宮時備著。” 禦賜之物,不好推辭,梅望舒隻得接過湯盅,慢慢地喝完了。 緊接著又上了第三個青花瓷盞。 裡面呈著半碗淡金色的槐花蜜,入口甜香軟糯,終於蓋住了之前的滿口辛辣。 暖閣裡面點著地龍,原本就溫暖如春,梅望舒的三盞飯後茶喝完,光潔的額頭上滲出一層細細密密的晶瑩汗珠,硬生生熱出一身汗來,貼身的單衣都濡濕了。 對面始終安靜喝茶、一言不發的聖上,盯著她用過三道茶盞,才開口道,“臉上總算有些血色了。薑參湯確實有效,以后宮裡每日備著。” 內侍撤下碗盤後,元和帝又吩咐拿棋盤。 “浮生偷得半日閑。朕近日新得了一副暖玉棋,雪卿有沒有興致,陪朕手談一局?” 梅望舒接過蘇懷忠遞過來的汗巾子,擦著額角的汗,無聲地歎了口氣,“臣自然願意奉陪,只求陛下今日再不要灌臣第三碗薑參湯了。” 元和帝眼中的笑意更濃了些。 “百年老參燉的湯,你還想一天喝幾碗。別只顧著擦汗,認真下棋,不許故意放水。若是放水太過明顯,朕少不得要賜你薑參湯了。”小貼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年下 香草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