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冲浪

第101章 麦窝
  第195章 一禁天下知( 葭月萌主加更)
  11月28日,北航宿舍。
  江超和幾個舍友盯著電腦屏幕,跟後世雙11研究各種優惠券一樣,反覆對比麥窩和卓越。
  麥窩商城現在有很多商品了,不像之前那麽單調。
  但活動尚未開始,看不出什麽動靜,價格還是原價,只是有個倒計時,後面顯示打折後的價格。
  麥窩先做的這種模式,卓越照貓畫虎,也整個倒計時和打折後價格。
  還用大紅字加粗,特別標注:“京滬穗運費1塊錢!!!”
  這年頭運費貴,很少有包郵的,1塊錢吸引力太大,而價格又差不多,即便他們是麥窩死忠粉,也不免拜倒在卓越裙下。
  兩家都搞活動,都是12月1號開始,連他們都看出在競爭了。
  “《活著》8塊錢,運費5塊,13塊了。人家10塊錢,運費1塊,才11塊……行了行了,書和碟都在卓越買,我寫個單子,一起下單,運費都省了。”
  一個哥們扯張紙,記下眾人需求,一個宿舍訂了20多本書,50多張碟。還有另一個單子,記著耳機、膠卷之類,就比較少了。
  江超看了看,問:“搜搜有《遺情書》沒?”
  室友先在麥窩搜,沒有。
  又在卓越搜,搜到了。
  “你要買?”
  “不不,你點開圖。”
  江超仔細觀瞧,罵了一聲:“這特麽是盜版啊,出版社都不一樣,這也堂而皇之的掛上來?還腆個臉賣20!
  算了,我去書店買吧。”
  “你還真喜歡木子美老師?”
  “伱不懂,人家那文風,那筆法才叫絕。再說她這麽火,買本書也算收藏了。”
  江超穿上外套,溜達出校門。
  先在附近幾家書店逛了逛,沒有,想想也合理,大學嘛,得保持純潔。
  於是又跑遠點,也沒有。
  江超奇了怪了,索性坐公交摸到了新華書店,進去裡面鬧哄哄的,還有記者和攝影師,正采訪一個負責人。
  “《遺情書》昨天發售的,但我們隻賣了一天就接到通知,說是暫停銷售,就地封存。”
  “您的意思是被禁了麽?”
  “不好說,因為沒有明文規定是禁書。”
  “那你們的庫存怎麽處理?”
  “出版社統一召回,他們正版印了大概10萬冊吧,早就鋪貨出去了,也需要個過程。”
  我猹!
  江超鬱悶,他真想買一本收藏,居然被禁了!
  屁的暫停銷售,那不就是被禁了麽?官方盡整這事,禁都不說禁,全是口頭通知。木子美的尺度真不大,但誰讓影響力大呢?
  江超搖搖頭,純當溜達一圈,出門去了。
  …………
  京城早年有一段順口溜:
  三裡屯的瘋,工體的浪,國貿的裝逼不重樣;
  東三環的富,中關村的魯,亦莊的員工最命苦;
  南三環的窮,通州國的堵,擠地鐵的孩子得練武。
  為啥說東三環富呢?
  因為使館區、三裡屯、燕莎、國貿等全在這一片,京城早年間的大款都在這邊打拚。後來就更富了,弄得跟曼哈頓上東區似的。
  這其中有一個地界,叫甜水園,甜水園有個圖書批發市場。
  在電商未崛起的時候,這裡是當之無愧的撈金地。1996年《宰相劉羅鍋》爆火,甜水園的一家商戶日銷《宰相劉羅鍋》10萬多本。
  村上春樹剛流行的時候,一家小店一年賣了20多萬本。
  書商用麻袋背錢。
  胡淳是個少年,風華正茂,對世界和異性充滿了求知欲。
  此時此刻,他正在與批發市場隔一條馬路的對面打轉,似乎猶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氣走過去,腦中回想好兄弟的教導:
  “不要上樓,在門口,會有奇怪的人來找你。”
  奇怪的人……哪是奇怪的人?
  胡淳傻乎乎的站在門口,沒有人來找他,但他相信兄弟,因為兄弟成功淘到了一本,在班級男生間偷偷傳閱,被視為有本事的人。
  他第一次知道了……
  有些女同學也想看。
  他又等了一會,忽地身體繃緊,一個穿著肥大衣服的戴帽子的人正看著自己,目光一碰,竟然衝自己走來。
  低沉的問了一聲:“要書麽?”
  “什麽書?”
  胡淳強自鎮定。
  “全是台灣版的,好看!”
  幾句話就讓一個少年身體發熱,微微聳動,故作熟練的點點頭。
  年輕人扭頭就走,胡淳頓了頓,意識到這要跟上,繞到圖書大廈的旁側,停著一輛麵包車,後備箱打開,裡面全是紙箱子。
  “挑吧!”
  胡淳搭眼一看,《玉蒲團》《燈草和尚》《情人醫生》……以及那本《**追殺令》都在裡面。
  他吞了口口水,問:“有那個,呃,木子美?”
  “有有!”
  車裡還有個人,翻開個紙箱,抽出一本《遺情書》,道:“這正版可不讓賣,是禁書,你要買就趕緊買,明天可能就沒了!”
  “這……”
  胡淳一摸就覺得粗糙,覺得頗廉價,想翻開細看,那人不耐煩道:“相中了就買,有啥好看的,這玩意都一樣。”
  都一樣?
  倒也是。
  他當即拿了一本《遺情書》,花了15塊。
  胡淳平日節儉,零花錢總攢著,此刻竟有終有用武之地的想法,匆匆給了錢,把書揣進懷裡,做賊一樣溜了。
  急慌慌跑回家,身體更熱。
  家裡剛好沒人,他躲進臥室,剛想躺上床又爬下來,撕了幾片紙揉在手裡,小心翼翼的翻開《遺情書》。
  這書最近可火,上到七八十歲,下到舞象之年都想瞅瞅。
  胡淳迫不及待的欣賞,結果看了一頁,頻頻皺眉,又看了兩頁,看不太懂,索性快速翻閱,更是氣急敗壞。
  啥破玩意兒!
  想看的東西一點沒有,連話兒都不寫,你算什麽小黃書?早知道買《燈草和尚》好了。
  甚至於,他還有點看不懂,隻覺木子美浪得虛名,白瞎了15塊錢。
  …………
  《遺情書》特娘的本來也不是給小孩看的。
  它的目標群體是有一定文化,一定閱歷,有網絡知識的讀者。結果一被禁,刷的一下放大了,比沒被禁之前還火。
  “哈爾濱:
  《遺情書》發售僅一日,就被新聞出版部門叫停。然而記者走訪哈市圖書市場發現,《遺情書》仍有人在銷售。
  女老板說:‘可以打八折,這本書賣得可好了,要多少有多少。’”
  “青島:
  一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本書‘馬上就要被收繳了,如果想買得抓緊時間’,據稱,他一天就能賣出100多本。
  而記者采訪21世紀出版社,一名工作人員稱,他們正將書陸續收回,QD市場上的很可能是盜版書。”
  “《遺情書》禁售使洛陽紙貴!”
  “《遺情書》蘭州拋頭露面!”
  “情愛日記《遺情書》現身內蒙!”
  “一位出版界人士對此哭笑不得,表示:其實從內容看,這本書與前期火過的一些作品無太大區別,但由於先在網上炒沸沸揚揚,又出了禁售風波,一下子變得賣點多多,炙手可熱!”
  一本書,平平無奇。
  一本禁書,爭相目睹。
  一部片,無人問津。
  一部禁片,求知若渴——第六代那些地下電影除外。
  人之天性。
  (冇了,感謝大家7月陪伴)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