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子 : 她们谋生亦谋爱

这是一部女性修心启示录,亦是一部女性人生启示录。 本书讲述了19位又美又飒的民国传奇女子,以及她们人生拥有的丰沛可能性: 这19位惊才绝艳、风华独具的女子,如林徽因、张幼仪、萧红、张兆和、董竹君、潘素、潘玉良、孟小冬、黄蕙兰等,虽然历经坎坷,却以其优雅自持的个性,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书史料翔实,客观全面,以理性清丽的诗性笔触,书写这些传奇女子坚忍谋生、果敢谋爱的一生,展现了她们的独有风骨。 书中还插入百余幅民国老照片,真实呈现了民国女子的群像。 我们可以跨越百年时光,看旧时人生,悟心灵归处。 乱世流离,她们一生同样会遇到普通女子的人生困境。 而她们之所以能成为传奇,是因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她们都能保持一身傲骨,努力活成自己最好的样子。 岁月邈远,山河辽阔,她们生得漂亮也活得丰盛!不攀附亦不将就,始终以宠辱不惊的姿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愿她们的经历,能给你我启发,成为照亮你我前路的灯塔。

作家 桑妮 分類 出版小说 | 13萬字 | 137章
是蛾,是蚊蚋,也能涅成蝶
也许,人越是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时候,就越有勇气。
就如那时的张幼仪。
面对不幸,她不再懦弱哀求,而是强忍悲痛料理孩子的后事,然后化悲痛为力量坚强地继续生活。除了学习德语,她还开始学习经营管理,将所有精力都付诸自身的成长。
离婚于她,可以说是一次涅槃重生。
身处异国她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忍,再没有什么坎儿能让她望而却步。
她自己曾说过:“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之后,我一无所惧。”
诚如莫泊桑说的:“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咬牙坚持,爬过荆棘,蹚过洪流。
她,就做了那个跌倒又爬起,咬牙坚持的人。
1926年,她学成归国。
徐家始终待她甚好,离婚后为让她不为生计受苦,每月都给她寄生活费,并收她为义女。这次她归来,徐申如(志摩父亲)更把海格路125号(华山路范园)送给她,使她在上海衣食无忧。
她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不久,八弟张禹九和朋友合伙在上海静安寺路开了一家叫“云裳”的服装公司,她受邀出任总经理。
紧跟着,她接管了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成为副总裁。
这样的她,自是引来不少人的爱慕,更有男子热烈地追求她。不过,都被她拒绝了,她说:“不,我没这个打算。”她是有顾虑的,在给四哥的信中她写道:“为了留住张家的颜面,我在未来五年里,都不能教别人看到我和某一个男人同进同出,要不然别人会以为徐志摩和我离婚是因为我不守妇道。”
可是,于我看来,这只是面上的推辞。真正的伤疤,源自那段无爱婚姻造成的可怕伤害。
撇了姻缘不顾,她全身心投入事业中。
她开启私人定制,革新服装面料,开创中西结合的服装款式,很快就使“云裳”成为上海滩的时尚标杆。当年,云裳时装公司的顾客多为名媛、明星,在社交场中,她们无不以穿着“云裳”所制服装为荣,“云裳”因而生意兴隆。
面对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的女子银行,她低调上任,从零做起,勤力奋勉,准时上下班。在她的努力下,女子银行很快就扭亏为盈,还创下了金融界的奇迹——储蓄资本超过两千万。
她因此名噪一时,成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女银行家。
徐志摩再见她时,她早已蜕变成一个华丽的女子,再不是那个连英文单词“hello(你好)”都说不全的“乡下土包子”了。
徐志摩曾给陆小曼写信说:“C(张幼仪)是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现在真是‘什么都不怕’。”
在做回了自己之后,她终是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