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摘星楼什么样子,听名字好像很高!” 那是京都最高的地方,是前朝一位吴大师所建,楼高五层,最上方更有一座空中月台,可俯视整个京都,将所有光亮都收于眼底,故而为权贵们所偏爱。她也曾随萧统去过一回,印象中,此楼金碧辉煌,明珠缀顶,满座皆是名门贵族,她后来坐在月台上,看尽了那日街上的灯火。 只可惜,身边坐着那昏君萧统,到底有些意兴阑珊。 没想到,她又要去那座楼了。 …… 几日一晃而过。 到得晚上,谢氏派了周嬷嬷前来。 姜琬见到她,便去拿披风,准备出门。 “姑娘,先坐着。”周嬷嬷站在她身后,将她头上首饰拔了个干净。 满头青丝都披落下来,姜琬吃惊道:“嬷嬷,您这是作甚?” “重新梳一下。”周嬷嬷按住她,给她梳头。 姜琬在镜子里打量,发现周嬷嬷的神情很是严肃,心头就奇怪上了,但也没有多问,直到周嬷嬷给她梳好头,又从匣子里拿出一大套耀眼的首饰时,才忍不住道:“这是干娘吩咐的吗?” “是。”周嬷嬷笑一笑,“姑娘,你来京都快有三个月了,夫人忙于琐事,到现在才得以空闲,今日便要带姑娘与京都的夫人们认识认识,故而这妆面功夫不能马虎,失了礼数。”她将那些首饰插在姜琬发髻,又请姜琬换上一套裙衫,最后给她披上雪白的狐皮披风,方才领出门去。 从上到下,每一样东西都是精心挑选的,这让姜琬想到那天,父亲将她献入宫时,也给她买了一件崭新的裙衫…… 此时,她终于彻底明白了谢氏的心思。 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谢氏收她做干女儿这件事,本身就不符合常理,而今看来,她是想用自己联姻,取得能匡扶萧耀的家族之力。 不过她也不是软柿子,谢氏想利用她,她也一样可以利用谢氏,作为姑娘家,谁还不想嫁个良人呢? 正左思右想时,姜琰走了出来,看见她一声惊呼:“姐姐,你穿得好像仙子,”摸一摸那柔软,色泽鲜艳的裙衫,“这是什么料子呀!” 难得大咧咧的小姑娘还能注意到衣料,可见其出彩。 周嬷嬷笑道:“等姑娘长大了,也一样能穿的。” 姜琰道:“我长大了穿锦袍,多英气,正好与姐姐相配。” 周嬷嬷轻咳:“二姑娘,你配大姑娘作甚,你们都是姑娘家。” 又不能嫁娶。 姜琬莞尔。 姜琰却一本正经:“我不嫁人,我就守着姐姐!”把手里长枪一挥,做出保护姜琬的姿态。 “哎哟,二姑娘,这东西还是不要带去了。”周嬷嬷连忙相劝,“今个儿是去观灯,摘星楼甚是拥挤的,万一伤着人,赔不起,还是放在家中为好。” 哪怕杨家自己就是皇亲国戚,也一样谨慎,今日这楼里可都是惹不起的。 姜琬也相劝。 不得已,姜琰只好听从。 垂花门口,谢氏一家已经在等着,不过杨绪年纪小,薛香玉怕他冻着了没有带出来,见到姜琬,眼睛不由睁大。 严han的天气,她一张脸几乎冻得发青,可姜琬从han风中走来,雪白的肌肤却只透出粉色,莹莹润润的,如初春最娇嫩的桃花,顶着露珠绽放,她都忍不住心跳加快,暗道别说那些年轻公子,谁能忍住不贪慕这美色? 谢氏笑着拉住姜琬的手:“琬琬,这裙衫的料子啊,我第一次见到时就在想,到底该给谁穿才好呢,原来是与你有缘。” “干娘,这太过贵重。” “就当我送你的年礼。”谢氏与她走向马车,“你与我亲生女儿无异的,我不对你好,对谁好?” 真正是叫人感动,姜琬微微一笑:“那我就多谢干娘了。” 谢氏柔声道:“摘星楼有许多夫人,但你见着了不必紧张,别人问什么就答什么,无需害怕。我相信阿琬你这么聪明,定能应付。” “是,不过还得要干娘提点呢。” 小姑娘眼眸明亮,谢氏听得这句就晓得她心里必是通透的,拍了拍她手臂。 与姜琰坐上马车,姜琬看着外面车窗外不停掠过去的花灯,心里渐渐升起了几分期待,这楼里,定是俊才汇聚,也不知会遇到多少历史中的人物。不过说起来,她似乎只对萧耀有过憧憬,不过当真相遇,别说这身份不匹配,便是那冷淡性子,她也消受不起。 那还有谁呢? 成国公?年纪太大,成国公世子?可能成亲了,天官韩大人的孙儿?长相也是俊雅十分,济宁侯?他只想她做妾!清平侯之子,卫凌? 他一辈子独身。 但卫凌本就是萧耀最信赖的至交好友,不然也不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英国公,他不需要被拉拢,也会坚定得站在萧耀身边……所以卫凌应该不在谢氏的人选之内,姜琬想来想去,也不知谢氏会看中哪家,再者,自己这娘家背景,就算有这么一个干娘,怕也不容易。 还是去看了再说吧。 第18章 每年的今日,摘星楼都是炙手可热,楼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宾客,皆衣着华丽,穿金戴银,那是平头百姓们止步的地方,此时,每层楼外都挂了花灯,将它照得好似一座宝塔,光耀夺目。 姜琬下得马车,抬头看去,见到那最高层,似乎已经站了人,有微微的光晕散发出来,如藏着明月。 谢氏挽住她的手,又叫薛香玉牵好姜琰,一行人走入楼内。 丝竹之声传入耳朵,乐姬们或抚琴,或弹琵琶,那一张张案几上,摆满了美酒佳肴,众人三三两两的谈笑,喧嚣阵阵。 因一楼多是男客,谢氏并不停留,领着姜琬直上楼梯。 四处都有炭火,极是温暖,她脱了狐皮披风,露出里面一件银错金双凤的短袄,堪堪遮到细腰,下面一条鹅黄绸杭点翠缕金裙,行走间,微光点点,如金莲一朵缓缓盛开,引得众人相望。待目光落到她脸上时,堂内喧嚣竟都变轻了。 姜琬却连脖颈都没有转一下,娉婷上了二楼。 底下这时才传来惊叹。 等到四楼,有些急性子的年轻公子已经纷纷使人打听。 贵夫人,姑娘们听说谢氏到了,也都过来见礼。 瞧见姜琬,无有不惊讶的,有人知情,打趣着道:“杨夫人,这莫非就是您认得干女儿?您到底是去何处认的,说出来与大家听听,我也去认一个,这等仙子,多多益善。” 众人都笑,夸姜琬出色。 谢氏早就料到了,不管是不是真心,她看中的干女儿,确实是国色天香。 “阿琬,阿琰,这是徐夫人,徐姑娘。”谢氏也开始为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