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当! 听到朱镜沉居然跟着太子前往十王府面见方天和,朱元璋手里的茶碗顿时滚落在了书案之上。 刚刚批阅好的奏折顿时被水打湿,上面的刚写好的朱批也变成了一团暗红色的酱汁。 可是朱元璋根本顾不上这个。 他的脑子里都是方天和这个留恋青楼的浪荡公子将魔爪伸向自己宝贝女儿的场景! “来人!立刻调一卫兵马包围十王府。” 急了眼的朱元璋大吼一声,御书房外顿时传来了侍卫们整装待发的声音。 “皇爷息怒!” 一直侍立在一旁的王景弘及时站了出来:“皇爷,三公主是跟着太子和太子世子一起去的十王府。有太子在,断不可能发生有辱天家的事情。” “反而皇爷这样大张旗鼓,不仅弄得满城风雨,而且还会给那些小人留下口舌之利。” “还望皇爷三思啊!” “有道理,那你觉得应该怎办?”朱元璋也反应了过来。 自己刚才确实有些小题大做。 别的不说,光是调动一卫五千六百人就是个麻烦事。 “皇爷,奴婢觉得动用的人手不用太多,最多一个千户足以!” “另外领兵的人最好也是皇爷亲近之人。免得以后多生是非。” 王景弘低着头说道。 “不错!言之有理!” “传旨下去,让保儿速带八百精锐赶往十王府。” 朱元璋认可了王景弘的说法。 洪武大帝口中的保儿就是五军都督府都督,开国六公爵的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就是他还是朱元璋的外甥兼干儿子。 妥妥的自家人! 用起来绝对放心! “奴婢这就亲自去传旨。” “不用了。朕现在就去十王府,你让保儿速速赶来。” 朱元璋一边说,一边开始更换衣服。 王景弘让一个小宦官去通知李文忠,自己则跟着朱元璋一同便装前往十王府。 …… 十王府外,两个老者正准备进府。 一个老者约莫六七十岁,须发皆白! 虽然一身布衣,但是也难掩自己上位者的气势。 另一个老者五十多岁,头发花白。 虽然上了岁数,但是举手投足干净利索,自带军旅之风。 站在十王府门前的侍卫显然也认识二位老者,见到他们靠近非但没有阻拦,反而看向他们的目光充满了羡慕和钦佩。 这两个人就是大明文臣第一人的韩国公李善长和当今陛下的同乡兼死党信国公汤和! 李善长和汤和虽然表面不动风云,但其实内心慌得一匹。 就在刚才,他们两个被洪武大帝叫到御书房议事。 本来以为有什么朝堂大事,结果陛下一通东拉西扯,最后才暗示他们去十王府教训一个叫方天和的纨绔子弟。 这下可彻底把李善长和汤和搞蒙圈了! 十王府里住的都是什么人? 那不是凤子就是龙孙,基本上都和上位沾亲带故。 这个方天和虽然不姓朱,但是既然能住进十王府,那肯定和上位一家有很深的渊源。 指不定是从凤阳那边过来的皇亲国戚。 这种人是自己能轻易得罪的? 再说了,以上位的暴脾气,生起气来谁的面子都不给。 就连几个已经就藩的成年皇子都说骂就骂,说打就打。 区区一个纨绔子弟不是陛下两个指头一捏就没有了? 怎么今天教训一个人还拐弯抹角地让他们两个出面? 这不符合上位的人设啊? 虽然不知道朱元璋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但李善长和汤和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是心虚。 终于在即将进入十王府的前一刻停了下来。 “老哥哥,你说上位是怎么想的?教训一个小子,还需要咱们两个国公出面?” “这里面不会有什么猫腻吧?” 信国公汤和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口中的「上位」就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上位」原本是指酒席上坐在首位的人,类似土匪里的头把交椅。 这个称呼只有最早追随朱元璋的那批老兄弟可以如此称呼。 资历或者地位稍微逊色点,你都没有喊的资格! 比如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骧,如果他喊朱元璋「上位」;别说洪武大帝了,那些出身淮西的开国功臣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老弟,上位的心思岂是你我这些臣子可以随便揣摩的?” “既然上位让咱们申斥一下这个方天和,那咱们就按照上位的旨意执行。否则就是抗旨不遵啊!” 李善长摸着胡子说道。 “可是老哥哥,这个力度怎么把握?兄弟我心里实在没底啊!” 汤和愁眉苦脸地说道。 “老夫的意思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捡不痛不痒的地方说一说就行了。” “反正上位只是叫你我二人申斥一下这个姓方的小子。至于申斥到什么程度,还不是由你我二人决定吗?” “如果这个姓方的小子和上位渊源极深,咱们就说上几句交差。如果渊源不深的话……” 李善长扭了扭头,见十王府的侍卫离自己还有些距离,就压低声音对汤和说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看人下菜碟。 “要说出主意,还得是老哥哥你啊!” 听完李善长的话,汤和顿时双眼一亮,冲着李善长竖起了大拇指。 怪不得韩国公能在官场稳压刘军师一头。 这揣摩圣意和见风使舵的本事就是强! 见汤和同意自己的说法,李善长也点了点头。 二人互对视一眼,一同迈步进入了十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