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朝。 太康二十年,宣王府。 天五更亮苏柒柒就睡不着了,当然这绝不是她如今身为一个孕妇该有的勤劳勤奋,而是这住房体验太差了。 “姑娘,您醒了,”绿萝早已起来穿好了衣服,听见动静走了进来。 苏柒柒松惺着睡眼,困倦道:“外面怎么了,这么吵。” “天要热了,王嬷嬷带着大家给门窗换轻薄的纱布呢,也不知今天能不能给我们换上。” “最好再能给姑娘您换一个薄纱蚊帐就好了,不然最近蚊虫开始多了,没有蚊帐您怎么睡啊,”绿萝沮丧道。 她们姑娘可是自己当奴婢以来伺候的最惨的主子了。 除了肚子里怀了一位金贵的小主子,哪里都是一个奴婢的待遇。 “姑娘,姑娘,苏姑娘醒了吗,”正待绿萝沮丧时,外面传来了让她熟悉的声音。 她知晓是王春喜王嬷嬷找来了,轻声道。 “不成的话,等奴婢这月领了月银,给王嬷嬷点好处让她给我们院子换换门窗添个蚊帐吧。” “你有几个钱,塞王嬷嬷牙口都堵不严她的大嘴,别瞎浪费,”苏柒柒阻止。 想想这阵子过的糟心日子,苏柒柒只能说她穿书了,穿到了一本《谋夺东宫》的夺嫡小说中。 成了文中男主宣王江徇,同名同姓的炮灰小通房苏柒柒。 苏柒柒本是凤阳长公主府的一名家生奴婢,一家爹娘健在,两个哥哥一个弟弟。 一个跟着府中世子当伴读读书,一个跟着府中二公子整日习武,弟弟头脑灵活跟着府中总管学账。 而苏柒柒会从长公主府到了宣王府当通房丫鬟,还要从年初说起。 苏柒柒从小长的容貌秀丽,很幸运的便被安排在了世子的院中。 可随着年龄越长越大,苏柒柒模样更是长开了,美的让人实难移开眼,慢慢的世子便对苏柒柒有了情愫,心中有和她私定终身的打算。 不巧这件事就被长公主发现了,得知自己儿子竟然看上了家中的一个女婢勃然大怒。 期间世子还因此事和母亲大吵了一架,无论如何都要娶苏柒柒,长公主斥儿子读书读傻了,一个家生子怎么配做她儿子的世子夫人。 本来苏柒柒全家的命都捏在了长公主的手里,但凡长公主不顺,碾死她们一家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可中间出了六皇子江徇凯旋一事,早在年前江徇被派出剿匪,年后大胜回朝。 皇帝一高兴,为加功儿子直接封江徇为宣王,赐宣王府邸居住。 一时间江徇风头无两,甚是惹人注目,而长公主从小养育过一段时间的江徇,虽为姑侄,内里也有一段母子情。 长公主怕贸然杀了苏柒柒会适得其反,为了让儿子死心,就借祝贺之名将苏柒柒送来当了个小通房。 想着让一个死人被儿子念念不忘,不如亲眼看着自己喜欢的人,为了前程去到别的男人身边。 苏柒柒的哥哥弟弟们又是好学之人,尤其是大哥从小陪在世子的身边读了很多书,若不是有一个家奴身份,完全可以试着去考科举。 于是长公主就拿苏柒柒一家的卖身契做条件,让她好好的花心思笼络住江徇的心,以此消解自己儿子对她的念念不忘,回头会给她全家自由身。 原主本就对世子无情,一心动想为全家博一个前程就咬牙答应了。 总结,原主就是拿了一个古代版,滚你配不上我儿子,拿着我给你的东西赶紧离开我儿子的烂大街开头。 说起苏柒柒这个角色也惨,她腹中怀的可是江徇唯一的儿子。 而日后江徇是要登基大统的,什么都不缺但就只有这一个儿子,可不是天之骄子大靖皇室的希望。 明明怀了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却早早死去。 以至炮灰到,看书的她都没发现文中的苏柒柒是何死法,就突然嘎在了别人的口中。 本着同名同姓的缘分,带着对书中苏柒柒泛滥成灾的同情,一直哭着看完她的儿子走上老爹好不容易争来的皇位。 时时刻刻感叹,这苏柒柒要活着多好,那未来不是走上了人生巅峰,她跟着都能自豪。 不想她的同情心可能太泛滥,一下就让她穿到了原主侍寝那夜。 原主酒量不行三杯鹿血酒下肚后,就给她带来了,并且还有一个没出生的孩子在她肚里。 惨啊。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下伴随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传来了王嬷嬷絮絮不停的声音。 “姑娘,我进来了啊。” “哎呦,姑娘醒这么早啊。” “老奴还寻思着姑娘没醒呢。” 她贼头贼脑的进来后,脸上包裹着笑意,两边眉头摆成了八字形,恰巧上唇还长了颗黑痣,不知道的以为是打哪来的媒婆。 “一大早外面就热闹的不得了,王嬷嬷还亲自找到了我房里,柒柒哪敢不醒啊。” 整个宣王府后宅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院子,东院为尊是王爷和未来王妃的住所。 西院是一些未来侧妃的,南院就是王爷未来一些孩子的。 而她住的这个偏僻的北院,是王府后宅粗使家奴的住所。 起初苏柒柒刚进府的时候,入府身份就是一个小通房,算不得上是主子,也不属于东西南任何一个院,便首先被安排在了北院。 而王春喜王嬷嬷就是整个北院的总管嬷嬷,北院的粗使奴婢都要听她的。 原主刚来的时候为了好行走在这个北院,可是将王嬷嬷当成了头号贿赂大户,几乎将自己带来的三分之二的银钱,都送进了王嬷嬷的口袋里。 之前她因为顾忌原主是江徇的通房丫头,早晚都要侍寝成王爷的人,又见原主懂得奉承她,也确实换来了王嬷嬷的笑脸。 只是王嬷嬷的胃口太大太贪了,如今又换了她来,原主那点私房钱只出不进没有营收,哪里能填的饱她。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绝了往外的所有贿赂打赏,所以王嬷嬷已经两个月没从她这里拿到一文银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