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游戏(全四册)

中国新闻悬疑小说第一人孙浩元力作,杀人游戏系列不断升级。 故事从一个电视台新闻主持人在节目里当场离奇死亡开始,整个破案过程就像一个完整的“杀人游戏”,电视台记者接连被杀,而且都遭到了拔舌割喉的酷刑,令人毛骨悚然。神秘卡片指向何方?当事人被媒体暴力?市刑侦大队长苏镜展开调查,却陷入心理困境……

黑日杀机2
4日食直播记者遇害
何旋回家后发现老公正郁郁寡欢地坐在沙发上,低着头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他画得毫无章法宛似天书,每到这时候,何旋就知道苏镜遇到难题了。
“怎么啦?把你难倒了?”
苏镜长长地出了口气说道:“是啊。我现在怀疑三个人,但是每个人都起码有一次谋杀案,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那会不会有两个杀手呢?”
“我就是在想这个问题,假如是两个杀手的话,那是不是现在这三人中的两个呢?”
“哪三个人啊?”
“余榭,乔昭宁,还有顺宁大学的教授颜雄飞。”
“你真的把乔昭宁当嫌疑人啦?”何旋笑道,“今天下午我去台里的时候,他还跟我抱怨呢,一个劲地跟我说他是忠的。”
“在没有水落石出之前,谁都是忠的,谁都是奸的。”
“我呢?”
“你一直就是奸的。”
何旋挑衅地看了老公一眼,说道:“小心奸了你。”两口子笑了一通,何旋又问道,“你为什么会怀疑乔昭宁?”
“为什么不能怀疑他?”
“你觉得他像是会杀人的人吗?”
“人不可貌相,”苏镜说道,“我现在很怀疑他男扮女装去了鸽子岭,因为他跟那女的长得太像了。”
“可能只是凑巧吧,”何旋说道,“全国长得像周杰伦的有十几个呢。而且,那几个人遇害,都或多或少是因为参与了媒体暴力,那凶手起码应该是个反对媒体暴力的人吧?可是乔昭宁本身就挺暴力的,上次把人裸奔的画面就那样播出来了,还不够暴力?”
“这也是困惑我的一个心结啊,”苏镜问道,“那你觉得会是谁呢?余榭还是颜雄飞?”
“我倒真巴望是余榭,你都不知道他那得意的样儿,这还没当上制片人呢,就开始狐假虎威了。”何旋说道,“我觉得也许你得拓宽一下思路,为什么就在这三个人身上打转呢?为什么不能是其他人呢?”
“因为现在就三个人可疑啊。对了,你今天不是没有采访吗?怎么又去上班?想当劳模啊?”
“哎,我们那鬼地方,不想当劳模都不行,不管谁当制片人,都不会让你闲着的。”
“又采访什么去了?”
“酒店客房爆满,顺宁挤满了世界各地来看日全食的人,挺无聊的一条片子。”
“明天日全食是几点啊?”
“八点多吧,具体我不太清楚,我们7:00就要准备直播了。”
“你们也搞直播?”
“是啊,这还是樊玉群活着的时候定下来的,先跟台里申请,台长同意了。”
“你去吗?”
“去,早晨6:00就得爬起来了,”何旋说道,“顺宁最佳观测点是在金谷山,要跑老远。你知道我跟谁搭档吗?跟你的犯罪嫌疑人乔昭宁。”
苏镜脸色一沉:“你还是别去了吧,你收到过那张卡片的。”
“那么多人呢,不会有问题的!乖啊,来,让旋姐亲一个。”
“五,四,三,二,一,走……”
导播一声令下,音乐响起,片花开始播出,日食照片,记者出镜画面快速播出,镜头定格,显出几个大字:直播大日食。
这次日全食号称五百年一遇,从初亏到复圆长达2个多小时,日全食的持续时间最长可达六分钟左右,是1814年到2309年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所以被称为“大日食”。为这次直播,《顺宁新闻眼》准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次直播的方案本来就是由余榭制定的,不过如果不出意外,若干年后,人们提起这五百年一遇的大事,肯定都会说“樊玉群直播了那次日全食”,干活的永远是副手,得赞美的永远是正职,这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在……命运垂青,余榭的名字必将跟这次日全食一起,载入顺宁历史。
早上7:00,所有的记者、摄像、主持人、嘉宾、编辑、导播、美编、技术都已经各就各位,7:30,直播开始。
这次直播,《顺宁新闻眼》派出三路人马,乔昭宁跟何旋在金谷山,苏楚宜跟何欢欢在城市广场,连恒福和凌岚在一个居民小区。嘉宾请的是顺宁市科学馆的一位老师,鉴于日食尚未开始,主持人欧阳冰蓝跟嘉宾先聊着日食的相关知识,时不时地切一路记者信号进来,让记者介绍现场的情况,通过画面可以看到,金谷山上差不多人满为患了,山顶有一个平台,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何旋手持话筒流利自如地做着现场报道。何欢欢在城市广场现场采访了几个小学生,孩子们都很兴奋,有的甚至激动地说长大后要做天文学家。凌岚在居民小区里采访老头老太太,老人家也很激动,说这辈子算没白活,还能看到这么一出天文奇观。
这还不够,为了表现日全食的全貌,并体现顺宁电视台的全国视野大台风范,主持人还连线了重庆、武汉、宁波、南京、上海等地电视台的记者,有的是视频连线,有的是电话连线,总之屏幕效果非常好,整个一片热闹的场面,只是有些地方下雨了,当地群众很是不爽。
余榭一直守在导播间里,时不时地给前方记者下达指令,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直播,重要到超乎500年一遇的意义,因为这是他上任正制片人前的最大一次现场直播,如果搞砸了,这制片人能不能当上都很难说,在这之前进行动员时,他这样威胁记者:“如果你们砸了我饭碗,我先把你们饭碗砸了。”苏楚宜私下说,这句雷人雷语堪与“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臭不臭也要告诉你”相提并论。
8:23,初亏。
何旋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她说现在日食开始了,现场的市民都非常激动……然后是太阳的特写,然后是何欢欢,凌岚以及兄弟电视台记者……
这之后,嘉宾又接着介绍日食的生成原理、历史上几次比较著名的日全食,讲解的时候,嘉宾的图像占据屏幕一半,另外一半是太阳的特写,就像武大郎的烧饼被西门庆偷咬了一口。
如此进行了一个多小时,9:37,食既,日全食开始。
嘉宾开始介绍,说这时候月球的东边缘和太阳的东边缘相“内切”了,月球把整个太阳都遮住了,一般发生在初亏一小时后。
两分钟之后,9:39,食甚。
这是太阳被食最深的时刻,此时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阳中心最近。
嘉宾说,这个时候,天地间昏黑一片,就像晚上10:00的光景。
余榭招呼道:“太阳特写放全屏。”
黑,很黑。
只在黑色圆盘周边散发出光芒。
然后画面晃了一下,仿佛那个黑盘子要从天上掉下来。
余榭不能容忍哪怕一点点瑕疵,立即对着麦克叫道:“乔昭宁,你干什么呢?”
直播时,记者摄像的手机一直处于开机状态,每个人都戴着耳机随时接听直播间的指令。
乔昭宁说道:“刚才有人从我后面挤过去,撞了下三脚架。”
“你把机器看好,画面抖成那样怎么看?”
“好,好,好。”
黑盘子又老实了,乖乖地待在屏幕上。
9:42,生光。
此时,月球西边缘和太阳西边缘相“内切”,日全食结束。
最后一步是复圆,那是在一个多小时之后了。
嘉宾开始讲起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第一枚火箭发射,一直讲到神五、神六、神七,刚开始讲登月计划,画面上那个半白半黑的太阳又晃动起来,而且这次晃动得比刚才还要厉害。
余榭气得肺快要炸了,怒吼道:“乔昭宁,你他妈在干什么?”
乔昭宁也很气愤:“我有什么办法呀,周围的人像疯了一样从我身边挤过去……哎呀,死人了!余制片,死人了!”
“什么死人了?”
“那边有个人死了。”
“不就死个人吗?你拍好你的画面!”
“天啊,好像是被人捅死的。”
“什么?”余榭惊叫道!
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迅速浮现在脑海里,当年《顺宁新闻眼》的主持人宁子晨暴毙在直播台上,第一任制片人杨宇风非但没有切走画面,还播出了十几秒,就是这十几秒,使这档节目立即家喻户晓。
观看日全食,却被谋杀了!
日全食是大新闻,可是现在日全食已经结束了,谋杀已经变成重要的新闻!播,还是不播,这是一个问题!经过短暂交锋,余榭决定孤注一掷:“扛着摄像机,马上过去拍!”
对一个真正的新闻人来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新闻事件的,哪怕可能会为此受处分挨批评。
每个人都有头脑发热的时候,因为每个人曾经都有过理想。
谋杀,年年都有;日全食,五百年一遇。
苏镜不是劳模,也不想当劳模,所以他放弃了对案情的苦思冥想,坐在家里看电视直播,时不时跑到阳台上亲眼看看。几乎每个阳台上都有人,大家拿出了各种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挡在眼睛前面仰望天空;很快,苏镜的兴致从天上转移到地上,他发现如果通过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到处都是大腿骨、臂骨、颅骨、胸腔、盆腔,一些女人的片子还能分明看出胸大胸小……
看一会儿太阳,意淫一会儿别人的胸,便又跑回来看老婆的直播,但是老婆很少露脸,大部分时间都是个大太阳放在屏幕上。开始直播的时候,苏镜还从画面里看到了沈国麟博士,不知道何旋是否看见他了。
天色越来越暗,到最后伸手勉强能见五指,窗外传来一声声尖叫,如此奇观,的确很让人激动。
接着就出事了。
看新闻,看到死亡直播,顺宁人有过一次这样的际遇;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可是顺宁人却这么干了,又一起死亡直播发生在他们的面前。
镜头摇摇晃晃的,苏镜知道那是乔昭宁在扛着摄像机拍摄,一个男子卧倒在地上,背上插了一把匕首,慢慢地渗出血迹,周围的人惊慌失措地看着他,看着彼此……
镜头猛得一甩,何旋手持话筒出现在屏幕上:“各位观众,就在刚才日全食的时候,一位市民被人谋杀……”
镜头再次摇向那具尸体,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尸体的手微微动了动。周围有群众喊道:“他还活着!”
5警察铐住了记者
公交车上,一个人打哈欠,许多人跟着打;有人咳嗽,很多人的喉咙也会发痒;看见别人跳舞,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舞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如今,苏镜也被这种心理暗示困住了,倒不是他被暗示了,而是他面对着一群被暗示的人,这肯定连杀人凶手事前都没想到。
在电视直播里看到有人被杀后,苏镜并没想立刻赶到现场,因为金谷山离他家有近一个小时车程,等他去了,估计当地派出所都已经处理完了。他只是饶有趣味地看着电视直播,脑海里迅速勾勒着各种可能性,他甚至立即想到杀人凶手会不会是余榭或者乔昭宁甚至何旋,因为他立即想到了几年前的美女主播被谋杀案。
医生和警察很快就到了,因为这么多人集会,顺宁市政府怕出意外提前安排医生和警察驻点。医生立即给伤者处理伤口,戴上氧气面罩,警察则在周围拉起了警戒线,通过电视屏幕,苏镜看到何旋又在狐假虎威了,虽然听不到她的声音,但猜也猜得出,她正在跟张所长说什么,果然警察笑了,点点头,然后画面向前延展,那是乔昭宁扛着摄像机越过了警戒线。
就在这时候,苏镜瞪大了眼睛,因为他在死者旁边看到了那张卡片,八个圆圈十一个箭头,杀人凶手非常与时俱进,以前八个圆圈都是白的,而这张却画成了全黑的,日全食嘛!
医生们把伤者拉走了,警察还在勘察现场,在金谷山看日食的有上千人,警方把山封了,不准一个人下山,“不明真相”的群众情绪非常激动,一点都不稳定,纷纷质问警察凭什么不让他们下山,苏镜赶到现场的时候,上千人正在抗议呢。
乔昭宁扛着摄像机奔了过来,何旋伸出话筒就递了出来,苏镜愤怒地看着老婆正准备发飙,却听何旋指指摄像机,小声说道:“正直播呢!”苏镜一点脾气没有了,开始任由老婆折腾。
何旋说道:“现在顺宁市刑警大队大队长苏镜也赶到了现场,我们来采访他一下。苏队长,你好,请问你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
“我也是刚到现场,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不过请市民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抓住凶手的。”苏镜说完就走了,何旋追上来还要继续问,苏镜却对一旁的当地派出所刘所长说道:“把警戒线拉好,任何闲人都不能进来。”
“她……她是……”
“她是我老婆,也是闲人!”
何旋气得咬牙切齿,但是也无计可施。
被捅的人叫刘向明,伤口离心脏比较远,否则早就一命呜呼了。不出苏镜所料,他也是媒体的,是《顺宁快报》的记者,看电视时,苏镜没仔细看,现在看身份证,才想起来曾经见过他,他是在顺宁大学跟颜雄飞顶撞的记者之一。最先看到他躺在地上流着血的是一个女人,大约四十岁的年纪,她的一声惊呼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初期的惊恐之后,女人变得兴奋,面对警察的询问,她突然觉得第一个发现这事是一种荣幸,尤其是还有记者在现场直播。
女人说,食甚之后,太阳慢慢露出了光亮,很多人还在仰着头看,但是她看累了,便低下了头想活动一下颈椎,然后就看到有人躺在地上了。
苏镜对她的说法充满怀疑,因为当时人很多,一个人被捅了一刀之后,想倒地都有困难,随后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解开了苏镜心中的疑惑:“当时我正在看日食,突然后面有人依在我身上,我就往前挪了几步,还用力甩了他一下,我感觉好像有人摔倒了,当时也没多想。”
日全食时间是9:39—9:42之间。
凶手就是在这时发起了攻击。
苏镜判断,凶手一定在得手之后迅速离开了这里,作为一名连环杀人犯,他实在没必要留在现场故作镇定。
女人说,她记得正在看日全食的时候,有人挤到了她前面,过了一会儿又走了,她不知道那人长什么样,因为当时天很黑,何况她一直仰着头也没理会谁在挤来挤去。女人说,那人是从左边过来的。
心理暗示现象就是在这时集中爆发了,苏镜询问有没有人在日全食的时候,觉得身前身后有人走过?结果,几百个人说有。苏镜没辙了,如果他继续追问的话,没准会有人告诉他那人的身高体型,甚至连五官相貌都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他告诉张所长,警戒线可以撤了,让大家赶紧离开。
上千人一哄而散,金山谷顿时冷清下来,除了警察,只有十几个人还没走,有的是无所事事的市民,还想好奇地看看,再就是何旋和乔昭宁,此外还有沈国麟和颜雄飞。
苏镜狐疑地看着颜雄飞,这难道是巧合吗?颜雄飞来了,刘向明死了。
沈国麟呵呵笑着走向前来:“苏警官,你速度真快啊。”
“在看电视直播呢,”苏镜说道,“沈博士也来看日食了?”
“是啊,”沈博士说道,“你们顺宁电视台真是思想解放,搞了两次死亡直播了。”
颜雄飞说道:“为了收视率,一点职业操守都不讲了。”
苏镜被说得很不好意思,他觉得颜雄飞是在说何旋。
“颜教授沈博士,你们刚才是在哪边看日食的?”苏镜问道。
沈博士手一指,说道:“那边。”
“那边”正是那个女人说的左边。
沈博士继续说道:“今天人好多啊,刚才我跟颜教授都被挤散了。”
苏镜立即看了看颜雄飞,只见他的脸部肌肉微微颤动了一下。苏镜装作不经意地问道:“你们什么时候被冲散的?”
“大概食既的时候吧,直到后来发现出了命案了,我们才会合了。”
颜雄飞忍不住了,干笑道:“沈博士啊,你有所不知,你这番话已经把我推到水深火热里了。苏警官一直怀疑我就是连环谋杀案的凶手,如今又多了一条罪证啊。”
沈博士赶紧说道:“不会不会,警方办案都是讲证据的。”
颜雄飞说道:“苏警官,我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以后你想到什么疑点或者突破口了,再来找我,我不会逃跑的。”一本正经地说完,又哈哈笑了两声,把剑拔弩张的气氛尽量消解掉。
苏镜也笑道:“我会的,关于媒体暴力,以后我还要向颜教授多多讨教呢。”
沈国麟和颜雄飞走了,经过乔昭宁身边的时候,乔昭宁又厚着脸皮打招呼:“颜教授,您也来了?”
颜雄飞冷冷地说道:“年轻人小心点,有人在看着你呢。”
乔昭宁不好意思地看了看何旋,何旋转过脸去笑。等两人走远了,乔昭宁才说道:“哎,我上次也是误伤,我哪儿知道那个酒鬼是个教授啊?”
苏镜走过来问道:“你们不直播了?”
何旋说道:“上级主管部门给余榭打电话了,让他别胡闹,哈哈,所以就不用干啦!”
“是该有人收拾下你们。”
乔昭宁戏谑道:“苏警官,你该不会又怀疑我了吧?我这次可是一点不在场证明都没有,因为我就在现场啊。”
苏镜笑道:“你很狡猾啊,我看看你的袖子……果然没有血迹。”
何旋说道:“你这是在打什么哑谜?”
“前四个人,凶手没有留下凶器,但是这次留下了,因为拔出匕首的话,血会溅出来,”苏镜说道,“如果凶手准备杀人后立即逃跑的话,他不会在意身上会不会留下血迹的,只要脱掉衣服跑路就行了。而他没有这么做,说明他杀人后并没有离开。”
苏镜想到了那张画着笑脸的卡片,凶手留下来大概就是要看他出丑的吧?那何旋收到的卡片呢?难道仅仅是挑战,还是威胁?一想到威胁,他就不寒而栗,说道:“何旋,你的处境很危险。”
“记者嘛,总是会遇到危险的。”
苏镜无奈地叹息道:“我也没办法,总之你要尽量小心点。”
乔昭宁又逗趣道:“放心吧苏警官,我这个头号嫌疑人是不会为难何旋的。”
苏镜看着这个嬉皮笑脸的人真想捶他一顿,说道:“你小心点,以后你开车违章,我都把你抓起来审两天。”
笑了一会儿,苏镜问道:“这个受害者你们认识吗?”
“认识,”何旋说道,“《顺宁快报》的刘向明。”
“他参与过什么媒体暴力吗?”
“专家组组长的女儿在顺宁大学读书的新闻,就是他最先报道的。”
“哦,果然是这事。”
乔昭宁说道:“他还得罪过你们警察呢。”
“什么事?”
“大概是去年吧,”乔昭宁说道,“有个仓库爆炸起火,刘向明去采访,结果被你们警察拦住了,不让他靠近,而且还对他进行推搡、辱骂,刘向明就把这事给报道了。”
“哦,这事就是他干的呀!”苏镜说道,“难怪难怪。”
“难怪什么?”何旋问道。
“难怪凶手要杀他呀,”苏镜说道,“要说媒体暴力,这事比什么都暴力。当事人就在这儿呢,张所长,你来一下。这个被捅的人你有印象吗?”
“没有,我见过他吗?”
“哈哈,去年你那检讨,就是因为他才写的。”
“哦,他就是采访火灾的那个记者啊?”
“是啊。”
何旋好奇心起,急切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啊?”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说明你离得不够近。”任何一名想有所建树的摄影记者,都把这句话当成至理名言甚至人生信条。刘向明也不例外,每次采访,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拍到最震撼的现场图片。这天,他带着一个实习生出去采访,顺宁水利管理所打捞水葫芦的事情,水葫芦是一种入侵物种,据说原产于巴西东北部,可以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可是由于繁殖能力很强,覆盖了整个水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中的动物也无法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于是纷纷死亡。水利管理所发现这一问题之后,立即行动起来,几天就打捞了六万多吨水葫芦,刘向明跟着他们坐着皮筏子悠荡在水面上,拍摄了一组效果很棒的图片然后便打道回府。就在回报社的路上,突然一阵巨响传来,紧接着就看到远处一股浓烟冲天而起,刘向明顿时兴奋了,立即驱车往浓烟升腾处奔去。刚开了几分钟车,又有一阵巨响传来,在北风的吹动下,浓烟像一条黑色的巨龙蜿蜒在天空上。刘向明停下车,拍摄了一张“黑龙”的图片,然后继续向前狂奔。
爆炸地点看上去很近,实际上很远,而且还要绕路,等他终于赶到现场的时候,爆炸声已经停息了,警察也已赶到了现场,消防队员正在奋力扑救。
张所长,名剑南,四十多岁。听说精达化学品厂发生爆炸之后,他立即带领几个兄弟赶到现场维持秩序,先把围观群众劝离危险区域,然后拉起警戒线,只准消防队员和警察出入。刘向明赶到的时候,遇到的就是这道警戒线,站在警戒线外,精达化学品厂被一栋高楼挡住,根本看不到里面发生的情况,如果想看清楚,就必须越过警戒线。但是,刘向明被拦住了。
“警察同志,你好,我是《顺宁快报》的记者。”
“不行,里面太危险了,任何人都不能进去。”
“我是记者。”
“记者也不行。”
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满腔的热情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变成了愤怒:“为什么?”
“不为什么,这是我们领导交代的。”
张所长一直在旁边听着警员和记者的交流,他也不吱声,像这种事情,还用不着他亲自出马。
刘向明继续吼道:“你们这是侵犯我的新闻采访自由!”
警员却反唇相讥:“你们什么时候有过自由?”
采访是第一要务,斗嘴是毫无必要的。想通了这一点,刘向明不再跟他争执,瞅了个空子一矮身钻进了警戒线,然后便大步流星地往前跑,边跑边把相机的镜头盖打开,只要绕过前面墙角,精达化学品厂就尽收眼底了。可是值守的警员毕竟不是吃素的,一看这个不知好歹的记者竟然闯了进来,便立即飞扑过来,挡住了刘向明的去路。刘向明几次想冲到前面都被挡了回来,无奈之下,他拿起照相机对着警员就是一顿狂拍。
张剑南把这一幕看得清楚,当刘向明嚷嚷着什么采访自由的时候,他就已经很不屑了,这些个无冕之王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但是作为一所之长,他也犯不着跟这人一般见识,可是等刘向明闯进警戒线的时候,他就怒了。
张剑南疾步走向前,呵斥道:“你什么人?”
“我是记者。”
“哪儿来的假记者?赶快离开这儿,不要妨碍我们公务。”
“我怎么妨碍你们了?”
“这里是救灾现场,任何闲人都不能入内。”
“我不是闲人,我是来采访的。”
“这里危险,出了事我们负不了这责。”
“我不用你们负责!”刘向明越说越激动越来越怒,嚷道,“你赶快让这看门狗让开!”
“你骂谁?”警员怒了,“你他妈嘴巴干净点。”
刘向明举起相机挑衅般地拍个不停,终于警员控制不住自己了,一个耳光挥了上去,另外一只手顺势锁住了刘向明的喉咙,一把将他抵到墙角,接着便去抢夺照相机,照相机是记者的生命、记者的武器,刘向明虽然喉咙被锁,兀自奋力抵抗,可他哪儿是两个警察的对手?张剑南观战一会儿,便上前帮忙抢走了相机,删除了刚才拍到的画面,这才把相机还给刘向明。可是刘向明却不依不挠,拿起相机继续往里冲。
张剑南从来没见过这号人,一挥手说道:“铐起来。”
警员立即上前,迅速制服了刘向明,一把手铐铐住了他。
刘向明曾经采访过无数次的突发事件,没有一次能顺顺利利地抵达事发现场的,不是警察就是保安,总是会想尽各种办法把记者挡在外面不让靠近,为这种事,刘向明多次跟警方起过冲突。这次下车采访之前他就知道不会很顺利,于是安排实习生不要跟他一起,而是要他站在马路对面,隐身在一棵树下拿着照相机等待着。而他被警察堵截、锁喉、抢相机、删照片的场面,全被实习生拍了下来。
刘向明被铐住之后,也不折腾了,安安静静地坐在警车里,他知道好戏才刚刚开始。大约半个多小时后,全市各路媒体都纷纷赶到了,实习生第一时间向报社反映了情况,报社采访部主任义愤填膺,觉得不把这事闹大,对不起刘向明,于是不再抱着抢独家的念头,而是向全市媒体求援!
张剑南这下糗大了!
他又招呼来几个警员值守,自己带着刚才那个警员撤了,撤之前,把刘向明的手铐给取了。
第二天各大媒体的头版都是他的光辉形象,他正在抢夺相机!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照片从哪儿来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话一点不假。
新闻报道了,这还不算完。《顺宁快报》报社领导协同顺宁市记者协会的会长找到了顺宁市公安局,投诉张剑南越权殴打记者、抢夺相机、阻挠采访、扣押记者的行径。公安局长当面道歉表示会严肃处理,然后等兴师问罪的人走了之后,把张剑南一个电话叫来了。
对张剑南来说,局长还算是个讲理的人,他说张剑南的工作方法是不对的,但是原则是对的。救火现场,哪能让记者进去弄得乱哄哄的?但是检讨还是要写的,因为媒体是得罪不起的。
乔昭宁嘿嘿一笑,说道:“其实,记者拍摄也不会给你们添乱吧?”
张剑南说道:“每行都有每行的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像我们警察,在遇到这种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下,当然不能允许任何人靠近现场,记者自然也不例外。”
何旋说道:“可是,采访是我们记者的天职。”
苏镜说道:“天职在规则面前,还是要遵守的。”
何旋不服气,说道:“我就觉得你们是在滥用权力。”
苏镜却不着恼,问道:“我问你,像救火那种事情,必须争分夺秒,如果把你们记者放进去,消防队员跑起来还要躲着你们,你说会不会耽误时间?是救火重要,还是你们的采访重要?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重要,还是你们的订阅量收视率重要?”
几句话说得何旋哑巴了,乔昭宁嘿嘿笑道:“哎呀,苏警官教训的是,何旋就是太不懂事了!”
一句话,又把沉重的气氛搞活络了。
6话语权滑向媒体暴力
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几个医生推着刘向明走了出来,一群同事纷纷围拢过来,医生连忙示意大伙不要吵,要让病人安心休息。苏镜也在这群人里面,他本来想亲自问刘向明几个问题,但是刘向明还在昏迷着,他只好派了两个民警看护着,自己离开了医院。
从刘向明身上取出的凶器,正是宽五厘米单面开刃的匕首,跟其他四个死者身上的留下的伤口吻合。
等待的时候,苏镜跟刘向明的每个同事都聊过了,一个立体的记者形象渐渐在他心中成形了。
刘向明,二十九岁,有女朋友。他大学一毕业就到《顺宁快报》工作,一直干到现在,领导对他非常满意,认为他干活有冲劲,肯卖力,而且拍的照片都不落窠臼很有想法。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虽然每个人都很痛苦很伤心,但是想到大灾之后有大疫,很多记者还是不敢主动请缨前往四川采访,但是刘向明第一个站了出来,说要去四川采访。当时震中映秀已经封路,只准出不准进,但是刘向明背着几包方便面、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就上路了,他翻山越岭,徒步走到了映秀,发回了一系列感动人心的图片。
同事说,刘向明很有爱心,有一次跟着顺宁市一家医院到新疆西藏等地开展“光明行活动”,给当地百姓治疗白内障。回来之后,刘向明就当爹了,他“收养”了两个孩子,每个月给他们寄两百块钱,供他们吃喝拉撒上学读书。
刘向明非常幽默爱讲笑话,只要有他在,就会有欢声笑语,但是他也的确不厚道嘴巴不饶人。有一次,他去动物园拍摄几张新生小动物的照片,回来后一个同事问他拍什么去了,他说鸵鸟下蛋了、猴子生崽了、大象怀孕了、老虎发情了,那个同事笑道:“生小孩啦,难怪我今天眼皮一直跳,原来有喜事。”刘向明当即收拾他:“恭喜你啊,当爹了!”
刘向明好为人师,虽然不是领导,却经常指手画脚,说其他同事的照片这张构图不好,那张光线有问题。倒不是因为嫉妒,他确实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被批评的同事虽然面子上过不去,倒也认可他的意见。
刘向明非常冲动有点暴力。有一次他开车的时候,前面一辆车走错路了,想退回来,刘向明二话不说一踩油门撞了上去,结果还是追尾,自己的全责,不过他不在乎,他说:“那一刻,我觉得很爽。”还有一次,在采访路上,有点塞车,前面那车上有人打开车窗丢了一个香蕉皮出来,刘向明立即下车捡起香蕉皮,敲敲司机的窗玻璃,等司机打开窗,他把香蕉皮扔了进去,然后非常客气地说道:“请不要乱丢垃圾!垃圾!”他故意多说了一个“垃圾”,至今同事们都在猜测,那个司机是不是知道自己被骂了。
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铁肩担道义,是每个有理想的记者的理想,而刘向明就是一个有理想的记者。可就是同一个人,采访拍摄了专家组的女儿在顺宁大学上学的新闻,严重干扰了这个无辜女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是同一个人,竟不顾警方的警戒线,硬要往火灾现场冲。他不知不觉地滥用了他的话语权,不知不觉地滑向了媒体暴力。当然比之皮华明那种赤裸裸地以媒体暴力勒索经济效益,他的境界要高尚很多,但是再怎么高尚,也是滥用权力。
他是一个复杂的记者,在他身上有人性的闪光之处,也有人性的软肋,那就是面对权力,他经不起使用它甚至滥用它的诱惑。只要身怀利器,哪怕最善良的人也会萌发杀心。
阿克顿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不管这种权力是政治权力还是话语权,只要失去制约,同样可以罪孽横生。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