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海域

二战末期,六名中国战俘在一名美国战俘的协助下,从位于南太平洋的日军战俘营中驾机逃出,在摆脱了日机的追击后,却迷航迫降于一处神秘群岛。 在此,他们遭遇到了一连串凶险而离奇的事件:接收到来自过去的“幽灵信号”;遭遇日军“复活队伍”;发现史前壁画中隐藏的惊天秘密;进入地下深处的日军生化研究所;穿越匪夷所思的镜像空间;抵达火山岛内部的纳粹基地…… 当众人为逃出生天奋力抗争并逐步接近真相时,却发现队伍内部有人存在问题。更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所经历的这一切竟然都源自一个巨大的阴谋,而他们一开始便被利用而成为了这个阴谋的组成部分…… 遥远海域匪夷所思的秘境 诡岛禁地令人窒息的秘密 首次破解二战最大谜团 揭秘德日在南太平洋的“末日计划”

第60章 潜艇事故
刚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便感觉潜艇后方传来一连串巨大的动静,声波在水中传递的衰减很少,能听到身后巨大的声响传递到艇壳上,艇身也被一波波的水流激荡得直晃,大概是那个码头的洞顶都已经坍塌了。
等这一切过去之后,林友发来到雷子身边,雷子正在尝试着使用声呐。林友发心里很清楚,这才是本次航行最大的挑战,其实危险还远没过去。
军用潜艇为了抗水压通常都没有设计舷窗,靠近水面可以用潜望镜,潜下去之后就是两眼一抹黑,对外观察全靠声音,这时耳朵就变成了眼睛,而声呐就是潜艇的“眼睛”。特别是主动声呐,它通过发出声音信号,并从四周的反射回波中来确定周围的环境情况,这有点像是蝙蝠的原理。
雷子连水雷都没见过,自然对海军的东西很陌生,但因为之前在通风管迷宫中判断空间时的良好表现,林友发认为他是这些人中最有可能用好声呐的人,因为这东西也说不上有多神秘,说白了,也就是能敏锐地听出不同的回声变化就行。
雷子果然没辜负信任,慢慢开始摸到了门道,加上那张航道图的参照辅助,已经能够勉强应付了,他不断地给操舵的铁头发出提示指令,而林友发也紧盯着那张航道图,从这些指令中判断和修正着本艇的准确方位。
但毕竟都不是专业出身,无论是雷子的声呐监听还是铁头的操舵控制,都还远谈不上精准和熟练,协调上也有些问题。况且水中的潜艇也不比得地上的坦克,不可能做到说转就转、说停就停。
林友发从航道图上看,这条通道相当的狭窄,而且很多地方都有上下起伏和左右弯曲,显然是利用了天然的洞穴。
好几次都因为雷子察觉障碍太迟,导致铁头接到指令后来不及反应,要不就是铁头对指令反应过度,往反方向将舵打得太猛,导致潜艇多次与洞壁发生了擦碰。
有几次擦碰还显得力度不轻,以至于众人都有些站立不稳,艇内的灯光也在闪烁,猴子还说水柜那里有几个表的指针在变化,不知是什么意思。林友发听了也顾不得去看了,只是看看艇体并没有发生渗漏,便安慰几句,让大家继续专心的操作。
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捱过了水下通道这一段,一旦到了外面的大海,就可以浮到水面上去,继续向所罗门群岛航行。反正战争已经结束了,就算是轴心国潜艇被发现也不会受到贸然攻击,大不了挂个白旗或衣服什么的表明意图。
如果运气真有这么好,能碰到盟军巡逻的飞机或路过的舰船,那就算提前得救了。
就这样,一艘海军的潜艇在几名空军和陆军官兵的手中,一路磕磕碰碰地前进着。
虽然过程有些艰辛,甚至是让人提心吊胆,但终归在前方充满着希望,那是蓝天,那是碧海,那是回家的路,这些都支撑着大家的决心和信念。
也不知过了多久,雷子再一次喊出:“左侧障碍!近距离!”
和之前一样,雷子只能判断出大概的方位和距离,而不能像专业声呐兵那样,报出精确的距离米数和所呈夹角等数值。
铁头接到指令后随即急打右舵避让。
“左侧回波消失,判断障碍已过。”雷子松了口气说,“右侧近距无回波,判断为大空间。”
铁头也明显放松下来,既然右侧为大空间就无需急于回舵了,他只是缓慢地回正着舵盘。
林友发瞥了一眼航道图,结合之前的航行过程和刚才这几条指令来看,这应该是最后一个右弯了,前方就是开阔的海域,潜艇已经驶出水下通道!
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在这时,后方传来咔嚓一声,艇艉好像扫到了什么东西。不好!一定是刚才那壁岩石,一定是那个弯道太急了,铁头没有及时回舵,过了艇艏没考虑到艇艉。
“糟了!”铁头也一下意识到了,赶紧急速回舵。
这其实也不能怪铁头,一个开惯了坦克的人突然来驾驶潜艇,还要面对这么复杂的水域,这就像是开惯了小轿车的人突然被叫去开公交车,就算在大路上也能开着走,但在窄街小巷中就很难对车身位置和转向幅度做出准确判断。
“赶紧检查,有什么损坏吗?”林友发也紧张起来,因为他也觉得这次的声音与之前的擦碰明显不一样,这声音感觉像是有什么东西断裂了。
猴子、嘎子赶紧到前后的舱室查看了一下,也就这么大点地方,很快就报告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至少没有发现渗漏。
铁头在回正舵盘的过程中也说感觉艇身反应正常,说明舵没有损坏,而且感觉动力也没丧失。
林友发听了这才松了口气,艇艉的重要部件不就是舵和螺旋桨么,要是都没损坏,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但也觉得有些疑惑,那刚才到底是什么折断了呢?
不过现在也没工夫考虑太多,既然已经出洞进入大海区域,那待会就可以上浮到水面了,就算有点什么小的损坏,只要没有持续性地承受深水压力,在水面航行总没有问题吧。
为了进一步保险起见,避开上方可能还存在的洞穴延伸段,林友发又让潜艇继续潜航了一段距离,然后开始准备上浮。
马上就要见到碧海蓝天了!不仅是其他人,连林友发自己也感到激动。
他凭借以前对潜艇的了解,又结合手册来进行了一下确认,开始下达指令。他首先命令铁头调整升降舵,使艇艏上翘,以便让潜艇往海平面爬升。
潜艇和飞机一样也有方向舵和升降舵,而且艇身在完全浸入水中后,因为排开的水量是一样的,所以不论深浅所受的浮力是一样的,改变潜航深度并不靠水柜的进、排水,而是靠升降舵来控制在水中的爬升和俯冲,这点倒是与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有些近似。
不过这种方式最多只能让潜艇到达离水面很近的位置,要彻底浮出水面还是得靠水柜排水来增加浮力,但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虽然手册上讲的紧急上浮会将两个步骤同时实施,但林友发并不准备采取这种方式,他想稳妥一点。
但现实并没给他稳妥的机会。铁头接到指令后很快回报:“升降舵好像失效了!”
“失效?怎么可能?再试试!”
“试了,还是不行,扳不动!好像卡住了!”铁头的声音有些紧张也有些惭愧“会不会是之前出洞时的那一下……之后我只试了方向舵……”
林友发一下意识到了,之前听到的断裂声应该就是升降舵,准确点说,应该是左升降舵,因为是左边艇艉扫到的障碍。但其后果并不只是失去了左升降舵这么简单,从铁头的反馈来看,后果比这严重得多,这次碰撞不仅失去了左升降舵,而且变形的残片可能还卡死了右升降舵!
怎么办?现在只能采用水柜排水的方式直接上浮了,虽然既不快也不平稳,但这也是唯一的方式了。
他亲自来到猴子和嘎子所在的水柜控制阀位置,指导和监督这重要的一步。
他先叫嘎子打开了通海阀,随后让猴子打开了高压气开关,这样压缩空气就会注入水柜而将水排挤出去,潜艇就会因浮力逐渐增大而慢慢上浮。
但这个时候,问题又出现了。随着压缩空气的注入,水柜中的水量显示却并没减少,艇身也没有要上浮的意思,却听到艇身外面传来咕嘟嘟的气泡声。
怎么回事?这不对啊,按说水柜的通海阀应该在底部,原理是压缩空气注入后,会从水柜上方开始逐渐往下到充满,然后慢慢把水从底部的口子排压出去,但现在这水没排出去,气体怎么会先出去呢?
听着艇内的压缩空气声和艇外的气泡声,林友发突然反应过来,上前迅速关上了阀门。
“队长,怎么回事?”嘎子问。
“看来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水柜破损了。”林友发说出了自己的判断,“这样开着只是在浪费宝贵的压缩空气,气体都从破损的位置冒出去了。”
“唉,是不是之前那些碰撞造成的?”雷子也走了过来,语气中满是自责,“都怪我判断障碍太迟了……”
“嗯,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林友发拍拍雷子的肩,以示安慰。
“很严重吗?”猴子问。
“你是问破损的程度?”林友发回答,“这个不清楚,可能破口并不一定很大,但位置不太好,估计太偏上了……”
“不,我是问后果,严重吗?”
后果严重吗?林友发心里很清楚,当然很严重!升降舵和水柜同时受损失效,至少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上浮了。
但他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故作信心地说:“至少现在舱内没有进水,至少我们还能保持一定的深度航行。虽然现在看来,这种小型运输潜艇没有想象的那么结实,但我从手册上了解到,这种柴电潜艇的水下续航能力倒是相当强的,至少可以到达我们要去的位置,而这期间都不需要上浮换气和开柴油机充电。”
“那到达之后呢?”猴子追问到,他显然听出了这答非所问的其中含义。
“到时候只要接近了有人的岛屿,总会有办法的。”林友发显然也没考虑好具办法,但也不想再继续纠缠这个问题了,他命令道:“现在,都各就各位!调整航向,往所罗门群岛前进!”
借助于艇上的陀螺仪和磁罗盘,潜艇很快调整了航向,并参照着航海图前进。从图上标注看,这里距离所罗门群岛最南端约有三百海里,也就是五百多公里,而这种潜艇的最大水下航速可达19节,大约十五个小时就能到达。
在这期间,林友发和铁头替换着在驾驶,猴子也熟悉了一下声呐,以便替换雷子。
运输舱中发现了一些饮用水和食品,大家都狼吞虎咽地吃了点东西,又轮换着休息。
最初林友发不想去休息,但大家都劝他无论如何还是去眯一会儿,他合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一遍遍地思考着到达之后的各种方案和步骤,直到后来可能实在是想累了,才不知不觉地渐渐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猴子的声音惊醒了他,“队长,醒醒,从时间和海图上判断,应该快到了,而且雷子说声呐回波也变复杂了,可能前方就是岛屿。”
林友发一下坐了起来,赶紧强打起精神起身跑到操舵台,指示铁头降低航速,并让雷子专心监听声呐,好让潜艇尽可能地慢速接近,然后选择坡度平缓的位置搁浅。
这是他之前就想好的第一步骤。因为岛屿其实也就是海中山脉的顶峰,水下部分都有一个往外的山体延伸段,如果能在现有的深度尽可能地接近至搁浅,那水面上的岛岸就会距离得更近一些。
在雷子和铁头的配合下,这个过程还算是顺利,虽然力度还是有些偏大,但总算是稳当地停了下来,而且艇体也没有出现受损泄漏。
随后林友发释放出了潜艇的失事浮标,希望岸上的人或海面上的船只能看到。但随着几个小时的过去,水面上没有传来任何动静。
这时,距离大家进入潜艇时已经过去二十多个小时,这期间就没有浮出过水面,虽然食物和饮水暂时无忧,但赖以为生的氧气储备却已经快到头了。
等待的这段时间,林友发时不时翻看着那本手册,时不时又低头沉思,此时终于开口说话了:“我觉得不能再等了!所罗门群岛的岛屿众多,分布很广,面积也有大有小,有些有驻军,有些有土著,但更多的是无人的荒岛,被人发现的几率太小了。”
他看了一下众人又接着说:“而且据我所知,潜艇救援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就算被人发现,人家是否愿意救,如何救,需要多少时间,这些都是未知数,根本就靠不住。要想活下去,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
大家听了都没说话,神情专注地盯着林友发,等待他继续往下说。大家都明白,既然队长能这么说,那肯定是已经想好了逃生方案,而且凭着对他的了解,这应该是一个比较靠谱、值得一试的方案。
“我们要逃生得面对几个问题,而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怎么从潜艇中出去。”林友发看着大家继续说。
“不能直接打开舱盖游出去么?”铁头插话道。
“你以为是坦克,打开盖子就能出去?因为水压的关系,潜艇的舱盖是打不开的!”林友发看了铁头一眼,又接着说:“不过,有一个地方可以打开,而且还不会让艇内进水,那就是鱼雷发射管。”
“鱼雷发射管?!”众人惊呼了一下。猴子还追问了一句:“难道用这个把人发射出去?”
“不,当然不是发射,而是爬出去。发射管有前盖和后盖,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管状的小舱室。到时候,可以先关闭前盖排空海水,再打开后盖让人爬进去,然后再关闭后盖注入海水,等压力平衡后打开前盖,人就可以游出去了。”
“哦,这个办法好。”大家听了直点头。
“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林友发表情却很严肃,“我刚才看了一下深度表,如果表没有问题,那现在的深度是37米。”
“好像也不是很多嘛,我觉得这不难,一下就能冲上去。”猴子说。
“胡说,要真像你说的那样一下冲上水面,由于压力骤减,我保证你的肺像气球一样爆开。”林友发瞪了猴子一眼,“我知道你水性好,但这和你平时潜上几米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只是把那个距离乘上几倍这么简单。”
他又环顾了一下众人说:“我们不能太快到达海面,必须有个慢慢减压的过程,还必须把肺中的空气尽力呼出完,但我们又不能太慢,因为太慢就会因为肺中的空气耗尽得太久而窒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个巨大的挑战。”
“我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在鱼雷发射管注满水之前,要先尽力吸一口气,等出去之后要控制着速度慢慢地上浮,慢慢地呼出空气,保证在到达水面时肺中刚好没有空气了。”
“嗯,大概就是这样。”林友发点点头,又说:“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为了保证我们上去后能安全漂浮在水面上,大家还是得穿上救生衣,但救生衣的浮力又会让我们快速上浮,因此我们自身得带上一些有重量的东西来压载,中途可以慢慢地扔掉,控制上浮的速度。比方说,我看带上那些罐头就挺好,上浮过程中扔掉一些,剩下的还可以留着上岸后吃。”
“哎呀,连这个都想到了,还是咱艇长英明啊!”从铁头的玩笑话中可以看出他此刻心情很好,不只是他,其他人脸上也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听了这话,连林友发也忍不住笑了,但随即又故作严肃地说:“你小子别忙着拍马屁,我的话还没说完,还有一个细节不得不认真应对。”
“哦,那还请艇长继续指示!”雷子也笑嘻嘻地学着铁头的口吻说。
“那你们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吗?”林友发此时已经收敛起了笑容,表情认真地问。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