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繁天:人格骗局(共2册)

套装共2册,分别为《人格骗局》《人格骗局2:替补侦探》 《人格骗局》:2018年8月19日深夜,心理医生唐芯被人杀死在自家的书房中。 案发当晚,曾经有两个人先后去过唐芯家里:一个是唐芯的前男友,S市刑警支队队长叶青诚;另外一个人是唐芯的患者苏茗。 苏茗以前是叶青诚手下的一名警察,因为一起人质劫持案件身心受创离开了刑警队。他因患有解离性人格分离(人格分裂)在唐芯的诊所接受治疗。 经过初步调查,警方认为杀害唐芯的凶手是苏茗的第二人格——苏晟。苏茗一直以为“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内心十分懊悔。他积极配合警方和医生进行调查,但苏晟却通过留言的方式告诉他:叶青诚才是凶手,并警告他不要再相信叶青诚。 苏茗十分困惑,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相信谁。在与叶青诚的一次无意交谈中,苏茗意识到自己的身体里可能还存在着从未被人发现的第三人格,而这个“沉睡的人格”便是解开谜底的关键钥匙。 随着调查的进行,苏茗的第三人格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人格骗局2:替补侦探》:2011年10月17日凌晨,年仅二十六岁的缉毒警察苏艺死于贩毒组织精心设计的爆炸案中,他的弟弟苏茗因此患上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人格分裂),多年来一直活在爆炸案的阴影之下。 为了找出杀害哥哥的幕后黑手,苏茗隐瞒病情成为D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的一名警察。他的第四人格苏慕是一名侦探,经常假扮成他帮他查案。 2019年大年三十夜晚,D市警方在某出租屋内发现了一具高度腐败的男尸。调查发现,该男性死者与多年前活跃在D市的贩毒组织“Orchid”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茗在侦办这起命案的过程中,一步步接近了“10?17爆炸案”的真相。与此同时,他惊讶发现自己正身陷在一场可怕的骗局当中……

第19章 校园霸凌
周奇开车离开后,苏慕立刻给孙支队打电话,告诉对方自己刚刚在紫海酒吧发现了新的犯罪嫌疑人,希望孙支队能派出人手对嫌疑人进行调查和监视。
苏慕打这通电话时,孙支队刚好在叶局长的办公室里喝茶。他听说“1·28入室杀人案”有了新的进展,立刻把电话从孙支队的手上接了过来。“苏茗,我听说你在紫海酒吧查到了一些线索,你怀疑蔡豆豆的案子可能跟酒吧老板周奇有关,是吗?”
苏慕正准备挂电话呢,突然听到电话里传来叶局长的声音,他愣了一下,连忙回答道:“我只是怀疑而已,目前没什么证据。”
“既然只是怀疑,那就先不要大张旗鼓地去调查他了。你也知道,周奇的父亲周总跟市里的很多领导关系不一般。你没有证据就随便怀疑他儿子涉嫌杀人案,这件事要是让周总知道了多不好啊。”
“可是不调查怎么能找到证据呢?”苏慕反问道。
“这件事我会想办法处理,你就不要去惹这个麻烦了,免得他找周总告状,周总再找到上面的领导,到时候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叶局长说完,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即又语重心长地对苏慕说道,“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没有放弃苏艺的案子,希望通过新的案件牵出以前的旧案,这种想法我能理解。但是作为长辈,叶伯伯想跟你说,有些事你必须得学会放下,人生漫长,总会留下各种各样的遗憾。你不能一直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你痛苦,你身边的人也替你痛苦。你看看青诚,这些年为你操了多少心。再看看你父母,他们下了多大决心才同意你回来当警察。你少折腾自己,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是,我明白您的意思。”苏慕不喜欢听叶局长跟他讲大道理,但他没有资格反驳。叶局长跟我的父母是老相识,再加上我跟叶队的这层关系,他待我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他的角度出发,他当然希望我的生活能过得顺顺利利,稳稳当当的,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苏慕决定先从侧面了解一下情况。周奇与蔡豆豆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且听到蔡豆豆被人杀害的消息以后反应异常。他的前女友刘梦瑶虽然自称不认识蔡豆豆,但是她的多项特征与警方初步刻画的犯罪嫌疑人特征相符。就算周奇不是凶手,他也很可能知道一些秘密。苏慕不打算放弃这条线索,不管叶局长和孙支队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他还会暗中对周奇进行调查。
挂断电话,苏慕返回酒吧,看到白心柔正在吧台跟李天说话。苏慕没有过去凑热闹,而是站在远处,默默地观察着李天的一举一动。
苏慕之前曾怀疑过李天就是当年从制毒工厂逃出来的劳工,他的解释不乏一些合理之处,但也有几个疑点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除非李天亲口承认,苏慕目前只有一个办法能确认李天的身份,那就是找到面具人生活在缅甸勃生的妹妹,让她跟李天做一下基因比对,或者干脆带她见一见李天本人,这样就能得到确切的答案。但问题是,茫茫人海中,那个不知姓甚名谁的女孩儿真的能被找到吗?
就算有幸找到了她,发现李天并不是面具人,那就一定说明李天跟面具人之间毫无关系吗?
苏慕换了一个角度重新思考了这件事。他假设李天不是面具人,而是真正的替罪羊(可能跟卢万里一样从组织那边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好处),本身跟组织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很多事情也能解释得通,甚至比之前的假设更加合理。
首先,如果李天与兰花组织达成了某种协议,是自愿成为替罪羊并被警方抓到的,那他当然不可能承认自己跟组织的关系,更不可能被组织的人追杀。
其次,若李天本身就是兰花组织的成员,那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有条件长期吸食极乐岛。
再次,李天从戒毒所出来以后主动给警方当起了线人,他这么做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帮组织探听警方的情报。另外,兰花组织曾经与其他贩毒团伙结过恩怨,李天给警方提供情报,帮助警方抓获了一些犯罪分子,说不定是为了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最后,李天落网的房间里有疑似面具人使用过的面具。如果排除巧合的因素,最大的可能就是真正的面具人之前曾在那个地方藏身,后来因为暴露行踪被组织的人抓了回去。刚好李天需要一个临时落脚点,等待警方找上门来,所以他们两个人就被组织调包了。李天可能没有仔细检查过房间,没有发现落在床底下的面具,所以苏慕才闹了个乌龙,以为李天就是从工厂逃出来的面具人。
这样的假设可以解释很多疑点,但有一件事还需要仔细推敲,那就是兰花组织凭什么如此相信一个瘾君子?
按理来说,吸毒者在毒瘾发作的那一刻是很难保守住秘密的。李天是极乐岛的深度中毒者,曾经在审讯室里被毒瘾折磨得生不如死,但是警方用尽了各种办法,甚至拿出极乐岛来诱惑他都没能从他嘴里套出任何情报。除非他真的跟组织毫无关系,要么就是他的意志力非常强大,否则他不会表现得像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可是,兰花组织最初选定他的时候又怎么能确定他不会背叛?
苏慕越想越觉得李天这个人很神奇。他是组织迷惑警方的棋子,但绝不是弃子。在线索稀缺的情况下,继续把调查视线放在他身上应该是值得的。李天可能掌握着兰花组织核心成员的联络方式,说不定还会暗地里跟他们碰头。
苏慕想到他刚刚送出门的周奇,根据白心柔提供的信息,推测其参与贩毒活动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把时间倒推回八年前,兰花组织在D市发展壮大时期,周奇的年龄还不满二十岁。他那个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贪图享受,完全是一个不着调的人。他或许跟兰花组织有联系,但不太可能是兰花组织的头目。
苏慕随即又想到周奇的父亲周东胜,仔细回顾了一下周总的发家史,发现周总早在两千年初的时候就已经跻身到当地的富豪行列,他一手创办的新能源企业更是获得了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兰花组织横行D市之时,周总早已经是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不太可能冒着身败名裂,乃至生命危险去贩毒,这对他来说是得不偿失的事。
既然周氏父子都不太可能是兰花组织的头目,那么李天身边还有谁是值得被怀疑的对象呢?
苏慕冥思苦想了半天,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荒唐而又可怕的念头。他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才会这样想,如若不然就是那个人疯了。不过,兰花组织的头目本来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怪人,他做出任何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都是有可能的。假如事情是那样的话……
苏慕的脑洞时间还没有结束,白心柔那边的聊天倒是先结束了。她走到苏慕身边,打断苏慕的思绪,问他在想什么。
苏慕回过神来,答道:“我刚才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什么想法?”白心柔好奇地问道。
“等我想清楚再告诉你吧。”苏慕自己都觉得离谱的事,暂时并不想告诉其他人。他问白心柔,“你跟李天在聊什么?跟案子有关吗?”
“没有。”白心柔摇摇头,笑着说道,“李天又试做了几款超级酷炫的新甜品,想让我给他提点意见。”
“你是不是经常在他那里蹭吃蹭喝啊?”苏慕想起上一次的彩虹气泡水,半开玩笑地说道。
“才没有呢。”白心柔白了苏慕一眼,解释道,“我这个人对食物很挑剔,要是连我都能给出很高的评价,李天就可以放心地把他的新作品给其他客人享用啦。”
“那你觉得刚才尝试的新品怎么样?”
“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不得不说,李天在这方面真的很有天赋,要是他早些年前能把心思用在正道上,哪至于落得那样的下场。”
“是啊……”苏慕感慨地叹息了一声,“所以说毒品是世界上最害人的东西,那些毒贩子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原谅。”
晚上七点多,苏慕陪白心柔修完车。他回到小区,打算在外面找个隐蔽的地方完成交接工作。可是尝试了几次之后,他惊讶地发现我竟然“消失不见”了。他一时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自己这样的情况是万万不能回家面对云罗的。
纠结了片刻,他给白心柔打电话,借口说自己又忘记带钥匙了,问白心柔方不方便去她家里借宿一晚。白心柔一个人住,家里只有一只叫糖球的英短蓝猫,没有什么不方便的。苏慕一问,她立刻就答应了。
苏慕没有在留言中详细交代他跟白心柔的相处过程,我其实也不是很想了解那些与案件无关的事。我只是期望他不要做得太过分,不要欺骗白心柔的感情,让对方对他抱有期待。
接下来的一整天,苏慕曾多次尝试着叫醒我(我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愿意让我醒来),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他继续忙于破案,并且在留言中详细说明了接下来的调查进展。
首先是关于七叔的个人情况。梁宇通过省监狱的熟人了解到,七叔的本名叫刘光华,1965年生人,现年五十四岁。他跟卢万里出生在同一个小镇上,两个人儿时曾在一起玩耍过。1984年,刘光华离开小镇到外面闯荡,2001年因为故意伤人罪被判处了四年的有期徒刑。他跟卢万里在省监狱再次相遇,服刑期间,两个人的关系相处得不错。
2005年,刘光华跟卢万里先后刑满释放。卢万里来到D市投奔他的大姐卢佳云,在卢佳云的资助下开了一家小便利店,直到爆炸案发生之前一直生活得非常规矩。刘光华出狱后留在了省城,用之前在外面打拼攒下来的钱开了一家麻将馆。麻将馆平时有人帮忙打理,刘光华只是偶尔去看一下店里的情况。
2015年,因为生意不好等多方面的原因,刘光华关闭了麻将馆,离开了省城。最近这些年,刘光华人在哪里,在做什么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接下来是周奇的不在场证明。尽管叶局长不想让苏慕调查周奇,免得惹上麻烦,但苏慕还是在紫海酒吧了解到了一些情况,确认蔡豆豆遇害的时间段,周奇跟李天都在酒吧里,中途未曾离开,不具备作案时间。这样一来,跟这两个人都有关系的另外一个人就显得更加可疑了。那个人就是周奇的前女友,刘梦瑶。苏慕认为刘梦瑶是“1·28入室杀人案”的一个关键人物,所以对她进行了格外详细的调查。
刘梦瑶是D市第三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今年十八岁。她的母亲是该学校的副校长,父亲拥有自己的建筑公司。她从小在富裕的家庭中长大,几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是她的父母却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她成长,以至于她性格叛逆,心理早熟,并且跟家人的关系非常冷淡。
刘梦瑶的父亲整天忙于工作,根本没时间管教她。她的母亲对她要求严苛,各方面都用最高的标准要求她,时常让她感觉到压抑和窒息。为了减少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刘梦瑶从高一开始就选择了住校生活。
调查发现,刘梦瑶在学校里的人缘是非常不错的。同学们都羡慕她的家庭条件,羡慕她长得好看且成绩优秀,但却很少有人了解她心中的苦恼。
刘梦瑶住的宿舍是六人寝,她跟其中四个女生的关系相处得不错,经常请她们吃饭,给她们买零食,以至于那四个女生都很听她的话。她们四个人跟刘梦瑶一伙,一起孤立了同寝室的另外一名女生。那个女孩儿名叫黄可欣。
黄可欣来自单亲家庭,父亲黄志曾在她念小学的时候犯下过失杀人罪,坐过几年牢。她的母亲因此跟她父亲离了婚,并狠心抛下她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了。黄可欣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家里,直到两年前,黄志刑满释放,她才跟父亲重新团聚。
黄可欣长相清纯、甜美,学习成绩优秀,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儿,但是她的性格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有些懦弱,有些自卑。
刘梦瑶不喜欢黄可欣,看不惯班里的男生像苍蝇一样围在她身边转的样子,说她故意装可怜,博得别人的同情。刘梦瑶经常当着同班同学的面用难听的话辱骂黄可欣,但是黄可欣很少还口,多数情况下都是默默忍让。因为刘梦瑶在班级里的地位比较高,所以两个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人会跟刘梦瑶作对,帮黄可欣说话。
2018年12月25日,黄可欣整整一天没有来教室上课,宿舍里也不见她的踪影。老师给她的父亲黄志打电话,结果黄志也不知道女儿去了哪里。
黄志赶到学校后,立刻跟班主任老师一起到学校附近的派出所报警,警方迅速立案并展开调查工作。
第三实验中学的校园里有一座废弃已久的实验楼,平时没有人进出,只有保安巡逻的时候会大概瞧一眼里面的情况。警方询问了黄可欣的室友,确认其最后出现在学校里的时间,通过校园内的监控录像,他们惊讶地发现凌晨四点多的时候,黄可欣身穿一件红色大衣从宿舍楼里出来,走到实验楼一带就消失不见了。
警方派人搜查了整栋实验楼,最终在顶楼的一间化学实验室里找到了死亡多时的黄可欣。根据法医的推断,黄可欣的死亡时间应该在清早六点钟左右,死亡原因为缢颈导致的机械性窒息。从发现尸体的现场情况来看,警方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
从到达实验楼到上吊身亡,中间有一个多小时的空白时间,没有人知道这漫长的一个多小时里,黄可欣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挣扎。
明明是花一样美好的年纪,明明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她明明还有爱她的父亲,有关心她的老师和同学,可是她却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惋惜和心痛的事情。
黄可欣死后,警方分别找与她同寝室的五名同学谈话,其中就有刘梦瑶一个。刘梦瑶承认自己跟黄可欣关系不好,也曾经用难听的话辱骂过对方,但她坚持认为黄可欣的死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不是我们想孤立她,是她跟我们合不来。我们平时聊天的话题她都不感兴趣,她也很少会主动跟我们交流。她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在我们面前有点自卑,我们不想故意刺激她,那些集体活动就没让她参加……”
“作为同班同学,我当然惋惜她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她选择自杀,是因为她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并不是因为我骂过她几句难听的话,或是因为我们不跟她一起玩儿……”
“你们有什么证据说我对她校园霸凌?有什么证据说她自杀是因为我?如果没有,那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反正我不觉得我需要对她的死负责任,她自己不珍惜生命,跟我有什么关系……”
“她凌晨四点离开寝室?这件事我不知道啊。我的睡眠质量向来很好,基本上都是一觉睡到天亮……”
“我早上起来确实没在寝室里看到她,但我怎么会想到她跑去实验楼自杀啊……”
“我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班主任是我的责任咯?我又不是她妈,还得随时看着她不成?再说了,黄可欣早上六点就上吊自杀了,就算我跟老师说她不见了,我们提前几个小时找到她,那也改变不了这个悲惨的结果吧……”
以上这些是黄可欣去世后,刘梦瑶对警方说过的原话。同寝室的其他四名女同学虽然没有刘梦瑶表达得这么直接,但也都认为黄可欣的死跟她们没有关系。
其中一名女孩儿委屈地对警察说:“是她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这么大的女孩子,谁没有烦恼呀,要是不找父母,朋友,老师把烦恼倾诉出来,确实很容易憋出问题的。隔壁班有个女生就是因为早恋问题得了抑郁症,休学回家了。所以黄可欣的问题终究是她自己的问题吧……”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班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对黄可欣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懂事、内向、听话、乖巧。他们不太理解黄可欣为什么会自杀,被问到是否跟校园霸凌有关时,他们的回答都有些模棱两可,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因为自杀事件发生在校园里,学校出于人道关怀给了黄可欣的父亲一笔补偿款。但是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一条年轻的生命。黄志不想要钱,他想要的是女儿自杀的真相。
在黄志眼里,黄可欣是个乐观,坚强的女孩儿,对未来的人生充满期待。他们父女两人相聚的时间很少,但每次见面都会像朋友那样谈心。黄可欣会把她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讲给黄志听,开心的,不开心的,包括她跟同寝室的其他女孩子关系不合这件事,黄志心里也很清楚。
黄志经常开导女儿要看开一些,坚强一些,还说女儿之所以遭遇这些不公平的对待都是因为自己坐过牢,没有能力让女儿过生幸福快乐的生活。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黄志都会忍不住落泪。他觉得自己愧对女儿,发誓说就算自己再怎么没本事,也不会让别人欺负自己的女儿。
黄可欣是个懂事的女孩儿,她看到父亲难过的样子,会温柔地帮父亲擦干眼泪,然后态度坚决地告诉父亲:“爸爸,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你杀的那个人是因为他该死,我从来没有因为你坐牢而感觉到耻辱。我会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我们一起离开这座城市,开始新的生活。想想未来,想想一切都有机会改变,我觉得现在受的这点苦都不算什么。”
黄志坚持认为能说出这样的话的女儿是不可能自杀的。当然,警方已经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黄志也认可警方的结论。他的意思是说,黄可欣在学校里一定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他要求学校尽快给他一个公道的说法,而不是拿钱让他闭嘴。
而学校这方面,除了道歉和赔钱之外,似乎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安抚黄志的情绪。在警方的帮助下,他们继续就这件事调查了一段时间,但是最终的结果仍然令黄志感到失望和不满。
他觉得刘梦瑶就是逼死女儿的罪魁祸首,因为刘梦瑶是学校领导的女儿,再加上她家里有几个臭钱,所有的人都帮着她说话,庇护她,仿佛自己的女儿就是贱命一条,死不足惜。
因为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双方各执一词,直到现在还没有协商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从表面上来看,黄可欣自杀一事跟我和苏慕正在调查的案子毫无关系,但是为了保险起见,细心的苏慕还是亲自去调阅了警方的记录,在黄可欣的遗书中发现了这样一段令人伤感的话:
我知道我没有错,错的是他们,是这个世界,但我永远也治不好心里的这道伤了。我的理想,我的未来,统统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我想,真正的极乐岛只有人死以后才能够到达吧。我累了,不想再挣扎了,我要去另一个世界寻找幸福,希望爸爸你别太难过,即使一个人也好好地活下去……
看完这段话,我的心脏激动得快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一名高三女生的遗书中看到“极乐岛”这三个字眼。
黄可欣是刘梦瑶的同班同学,刘梦瑶是周奇的前女友(据说事发时他们还没有分手),周奇是李天的老板,李天有很大的可能是兰花组织的成员,所以我相信自己没有过分解读遗书中提到的这三个字。
在这件事情上,苏慕跟我拥有同样的想法。他认为黄可欣自杀事件不应该作为独立事件来看待,必须得找到它跟其他案件的联系。想要弄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查明黄可欣自杀的真正原因。
黄可欣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我们不能通过文字记述了解那个女孩儿的心路历程。黄可欣在遗书中也没有说明自己生前究竟经历了什么。苏慕打算开学之后亲自到学校里走访一遍,重新找那些经历过此事的师生了解下情况。另外,苏慕觉得很有必要找黄可欣的父亲黄志当面谈一谈。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