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秋连忙接过去,一直跟在孟玉嘉身后。 姑娘,您都十四了,这亲事是最要紧的。明月郡主的宴会,定然有各家儿郎前去凑趣,认识一些人机会也多些。” 孟玉嘉微微一笑:你这丫头,这chūn日才过,你就思chūn了。” 凝秋有些懊恼,道:姑娘,奴婢也是为您担心。” 孟玉嘉将书摆在一旁的书架上,轻声道:不必担心,母亲总不会让自家女儿吃亏的。郡主的宴会,多是公侯嫡女,她们的身份个个贵重,我过去了少不得引人指点,何必惹自己不快。” 凝秋道:姑娘也是侯府贵女,有什么可怕的?” 孟玉嘉转过头,点点凝秋的额头,道:现在是,但是世子终究是大伯,咱们三房势必分出去的。到时,我也不过是一个四品左佥都御史家的庶女而已。” 凝秋嘟囔道:老侯爷这不还好好的。” 孟玉嘉坐下来,道:人总是要看清楚自己的身份,能在侯府出嫁自然是好,就是不能,也不能太过在意,让自己难过。” 凝秋低下头去,跟了自家姑娘也七八年了,多少也了解孟玉嘉的性子,心中虽然不甘让这么一个好机会给了二姑娘,但是也只能到此为止。她知道她再念叨,说不得就要挨罚了。 成了,我在屋里练字,你去外头和小丫鬟们玩去,你在这儿没得让我闹心。”孟玉嘉说道。 凝秋凑了过去,面上还颇为委屈,喊道:姑娘。” 孟玉嘉不理,她已经摊开了纸张,手也握起了笔。 神情专注,端坐优雅。 凝秋知道再也不能打扰,便听从孟玉嘉的话去了外头。 练字是为静心,也是为了打发时间。久而久之,孟玉嘉也开始产生兴趣,孟家亲近的人知道,她擅长书法。 屋子里很安静,香炉中的暖香慢慢散出,营造出一种宁静馨香的气氛。 不知过了多久,孟玉嘉已经写了好几张大字。 凝秋端着茶走了进来,孟玉嘉放下笔,道:怎么进来了?” 凝秋将茶放到孟玉嘉旁边,低声道:老侯爷让咱们夫人带二姑娘去大院,谁知道二姑娘拿了帖子出门了。” 孟玉嘉抿了一口茶,没想到孟玉琪的消息真是灵通,看来真如她所说了。 母亲一个人去了?”孟玉嘉目光闪动,问道。 凝秋点点头,道:夫人一个人去请罪了。” 孟玉嘉放下茶,母亲这番作为想来也听到一些风声。母亲素来好qiáng,膝下的三个女儿从小养在她身边,多少有些疼宠。 老侯爷一直和远方来客说话,并不知晓孟玉琪出了门。 而母亲宁愿一个人去请罪,也不带上孟玉嘉和孟玉悠,显而易见,母亲不希望这个联姻的女儿出现在三房。 孟玉嘉这么痛快的让孟玉琪躲逃,就猜到母亲的心思。 悄悄过去打听去,祖父还叫了谁。” 凝秋应下,很是轻快的去了。 孟玉嘉不再写字,而是翻出本诗集看着。 过了半响,凝秋还未回来,就有小丫头来报。 姑娘,夫人派祥婆子过来,说是请姑娘陪老夫人去烧香。” 孟玉嘉手一顿,微微抬眼,道:我收拾收拾就过去。” 小丫头连忙退下去了。 孟玉嘉放下书,这时候她是彻底放下心了。 主动避逃,总是比不上长辈让她逃要来得得人心,孟玉琪向孟玉嘉要帖子算来还是急了。 祖母孙氏和大伯母因为管家之权并不如表面一般和谐,二伯母因为二伯是庶出,所以祖母对其还比不上大伯母。母亲是祖母小儿子的媳妇,又是祖母的表侄女,所以三个媳妇中,祖母最疼的便是母亲了。 而孙女辈,祖母除了重视嫡长孙女孟玉秀,就是对三房孙女们爱屋及乌了。在祖母心里,自然宁愿长房的庶女孟玉如和二房的嫡女孟玉妍去联姻。 孟玉嘉肯定祖母的心思,也料定母亲的性格,所以她很安心的呆在府里面。 孟玉琪若是在府里,被祖母带出去的便是孟玉琪了,毕竟这关头带两个太过显眼,在祖父面前也不好圆词。孟玉嘉虽说自己嫁去边塞的机会不大,可是心底很明白她也是可能的。 将帖子痛快的给孟玉琪,第一为了躲避大表姐的心思,第二想让祖母和母亲的谋划用到她身上,相对于孟玉琪自主逃避,孟玉嘉相信自己对于祖父而言没那么大的恶感,这第三,帖子是孟玉琪主动要的,孟玉嘉若是不给反而失了姐妹情谊,孟玉嘉是不会让自己背上恶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