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的内容和前几次没多大区别,都是正能量的东西,最大的噱头是他高二高三两个学期的努力和进步,以及他搞的兴趣学习小组,再就是他刚刚撰写的那本填报志愿指南。当然,人家不会明目张胆的给他打广告,需要巧妙的引入这个话题。这些天天玩笔杆子的人,手段很高明。嗯,看在每人五百块的大红包上,也得把这事儿做的漂漂亮亮的。从某个方面讲,这年头的记者很有职业操守,收了好处就一定会说好话。何况杨磊这是好事儿,吹得过分点也不影响什么,加点小广告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无伤大雅。于是,采访进行得很愉快。等北大招生办的老师赶来,这气氛更热烈。中午十一点左右,镇邮政局的小车挂着大标语开进来给杨磊送录取通知书,那场面,要多热烈有多热烈。刚吃午饭,出版社的人和老校长一块来了,在记者的见证下签下一份出版合同。版税很不错,18%,这是少数知名作家才有机会拿到的高版税,普通作家的版税多在10%左右,少的8%,多的10%。之所以给杨磊这么多,也不难理解,因为这书的销量如何全看杨磊的名气有多大,换句话说,杨磊能决定着出版社能否赚钱,如果杨磊不配合,出版社就算不亏本也赚不了太多,但相反,杨磊要是愿意配合出版社进行宣传,绝对大赚。要是没有杨磊这个状元的头衔,这书些的再好也没人看。所以,杨磊这是凭硬实力拿到的高回报。这合同一签,气氛更加热烈。就在这个时候,杨磊再次扔出一个重磅消息,“在这里我要宣布一件事情,我会把我收到的全部奖金无偿捐献给我的母校屯城一中,并设立一个奖学金,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都会拿出来一部分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这事儿,杨磊还没和其他人说过,现场只有老校长一个人知道。所以,都惊了。这可不是几千几万块,而是整整六十万呐。一个高中生一口气捐出去六十万,说出去都没人相信。记者们这下子真的疯狂了,拿出对付明星的架势急忙追问“真的吗?”“是什么促使你做出这样的决定?”“奖学金会怎么分配?”“你家人同意吗?”“你为什么不自己留一部分?”“……”问什么的都有。杨磊笑呵呵的挨个儿回答, 回答很官方,再挑剔的编辑都挑不出丝毫毛病,可以直接拿出刊登。最关键的是这事儿确实震撼。这些年拿到过奖金的各省地区状元有上千人之多,但能一分不留全部捐出去的却一个都没,至少现场所有人都没听说过这种事情。所以,那叫一个众说纷纭。连杨磊爹妈都惊了,只是碍于人太多而不好意思打断杨磊说话,他们再怎么也知道这个时候要给儿子留点面子。等杨磊手捧录取通知书和招生办老师、邮递员一起拍照留影,气氛直接达到巅峰,那些在院子里看热闹的邻居们比晚上唱大戏的时候都多。快递员离开的时候,杨磊亲手送上一个红包。钱多钱少无所谓,沾沾喜气嘛。人范进中举之后都要给报信的人送点铜钱呢,他还能不如范进?一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来访的这些宾客才陆续离开。剩下的就是杨磊自家的事儿了。杨鑫一直抱着杨磊的录取通知书看,左看看右看看舍不得放手。杨妈呵斥道:“看什么看,有本事自己考个回来,要是敢弄坏看我怎么收拾你。”杨爸则小心的把杨磊签的那份合同锁在藏钱的柜子里,“这个可得保存好,千万不能弄丢,那个总编说了,这书一年能买几十万本……”六岁的杨淼已经懂事儿很多,像个小大人一样帮杨磊收拾行礼,“哥,去了首都带我爬长城好不好?”杨磊看这一大家子人,忽然就满足了。感觉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遗憾。哪怕现在就死,也值了。当然,能活着还是要好好活着,毕竟这辈子还长,他还没有真正的开始享受生活。晚上继续唱大戏。因为杨磊,更加热闹。当杨爸“无意”中透露出要举家搬往首都的消息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举家搬往首都,这个消息在落后的小山村里是轰动性的,效果不比二十年后在首都全款买房差。反正一家人在村民眼里的地位都不一样了。以后这就是首都人啦。尤其是杨爸,也一改原本沉默寡言的性子吹起了牛皮。村里人都没啥见识,吹牛皮那真就是吹牛皮,胡吹瞎吹,谁嗓门大谁有理,谁身份高谁有理。杨爸愣是父凭子贵的占据了上风。再加上杨磊一口气捐出去六十万的光伟事迹,杨爸那叫一个脸上有光。也因此,等众人散去,杨爸竟然罕见的夸杨磊这事儿做得对。其实还是手里有钱,换做是重生前,别说六十万,捐六百块都跟要了亲命一样。可见,钱真是个好东西。三天后。杨磊一家前往县城。路上顺带着捎上赵晓竹。杨磊也没敢说赵晓竹是他的女朋友之一,只说这是帮他补习的那个女同学。然后,赵晓竹就被杨妈的热情湮没了。再听说赵晓竹也拿到了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更拿出了对待儿媳妇儿的架势,把个赵晓竹臊的抬不起头来都。到县城的大房子里,杨磊把车挺好,“这就是咱们家。”杨妈“哼”了一声:“就知道你手里藏有私房钱,盖这么大也住不上,多浪费,要不卖了吧。”杨爸则很喜欢,“卖什么卖啊,刚盖起来就卖,败家,谁说住不上,咱们回来也能住啊,这多舒服,闲着没事儿的时候打个麻将,不比村里的破房子好。”一家人越看越喜欢。直接住下。杨鑫甚至不太想去首都了,问原因,竟然说这里住着也挺好。瞧瞧。这就是典型的胸无大志。这里再舒服,能有首都的大四合院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