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苏东轩与苏东华如约来到了煤铺,叶小丰与叶冬一起与他们两兄弟正式洽谈合作的事宜,叶小丰提议20文钱一百斤向他们收石炭,两兄弟一算,一天他们可以向县城送三趟,一趟可运两千斤,那一天就是1200文,扣除运费,扣除人工,一天也差不多能赚到一两银子。 其实两兄弟根本想不到,后来,他们根本不是一辆牛车拉三趟,而是他们想都想不到的量。 两兄弟觉得给的太高了,一定要叶冬他们降一点。 叶小丰道:“大舅二舅,给你们的这个价格我们还是有利润的,都是亲人,你们也是干的辛苦活,就不要再争了,先按这个价钱合作。以后如果你们觉得吃亏了,我们再行商议。” “哎呀,小丰,哪里是亏了,分明就是你们照顾我们,给得太多了。” 这两人真是朴实,也生怕妹夫他们给得太多,宁愿自家吃点亏,原来想着那东西满山都有,本来是不值钱的玩意,只要能赚几个辛苦钱就行了,没想到这外甥这么照顾他们,而妹夫好像一切都是听这个小外甥的。 叶小丰笑了,说道:“两位舅舅,我看这样,价格暂时这样定下来,如果我们到时候赚不了钱,你们再降价。” 苏东轩兄弟只好也答应了,然后又谈了煤炭炉的价格,双方也都签下了契约文书。 之后,叶小丰专门就如何开挖石炭跟两位舅舅提了很多建议。 “我看苏家庄那些人挖石炭也辛苦,我提议你们把他们的工钱提高一点,最好按数量计算工钱,也就是每天挖多少石炭,算多少工钱,有一个原则,每个成年劳力一天不能低于15文钱,还包他们的伙食,要让这些觉得是咱们给了他们好处。” “当然,你们可以跟他们说明,定这么高的价格是我与父亲出的主意,哈哈,以后我们回苏家庄,他们也会对我们更有好感。” “你们要定出一些规矩来,一是保障安全,二是保障团结,三是要让这些人觉得与咱们利益一致。” “以后,我们的石炭还要卖到府城,卖到其他县城,生意做大了,难免有人眼红,以后我们可能还要请专门的护院家丁,在这之前,那些帮你们做事的人即是工人,也要承担保卫职责,还要有奖罚措施……” 洋洋洒洒讲了很多,苏东轩与苏东华越听越惊奇,以前也知道这个小外甥聪明,可他毕竟还只有十二岁,怎么懂得那么多呢? 最后,叶小丰说道:“我会把我跟你们讲的这些请个先生记录下来,到时候,你们一定要按我说的做好,我们的生意才能长久下去。” 苏东轩二兄弟从县城回家,一路上都在回忆叶小丰跟他们讲的那些,苏东轩忘记了的,苏东华补充上,苏东华忽略了的,苏东轩又指了出来,竟然把叶小丰教他们的那些差不多都记全了。 送走了两位舅舅,叶小丰这才记起来叶秋告诉过他,他们去了苏家庄的这几天,有一个十多岁的公子来找过他,让他一回到铺子就去县衙一趟。 叶小丰知道那应该是郑斯年,正好有事想找一下县丞,他便向叶冬要了二十两银子,到了县衙。 到了县衙门口,跟那门吏一说,那门吏立即放行,看来应该是郑斯年早就跟他打过招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