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为刘氏始祖,开创汉室皇权

重生秦末低武世界,成了刘邦的大哥刘玄,为刘氏皇权始祖,灭秦,定天下,斩项羽,一手开创了大汉帝国,为大汉始祖,得始祖系统认主。为了完成系统任务,延长寿元,打破世界压制,刘玄闭关于宗祖宫,不问世事。两百年后。王莽篡权,触怒刘玄,一掌镇压,重定天下,方有光武刘秀之兴。又...

作家 阿弥陀佛 分類 历史 | 91萬字 | 332章
第九十章董仲舒出马
    泰山之下。

    数千个儒生盘坐在了地上,堵住了泰山下山唯一的一条路。

    一幅不见到刘玄,便不会离开的样子。

    “祢衡大师,我们已经守了这么久了,当今陛下还未曾下来,他是不是不准备见我们啊?”

    一个儒生看着身边表现狂傲的儒生问道。

    “放心吧。”

    “他会的。”

    “我们数千儒生在此,代表着天下民意而来,如若他不来见我们,那他就不是一个明君了。”祢衡十分自信的说道。

    不过。

    样子也是十分狂傲。

    “恩。”

    听到这祢衡的话。

    众多儒生也都附和的点了点头。

    这时。

    一众黑甲将士快步从泰山上下来,簇拥的两人都身着官服。

    一个文臣,一个武将。

    “来了。”

    祢衡见此,立刻对着左右儒生喊道。

    众多儒生立刻会意。

    “请求始祖陛下接见,我天下儒生尊民意死谏陛下,如若陛下不愿相见,我等愿在这泰山死谏不离。”祢衡对着泰山,大声高呼道。

    应着他的声音。

    一众儒生也都纷纷嘶喊了起来。

    几千个儒生要死谏的样子,还真的带着几分悲戚之意。

    登临泰山的阶梯上。

    两个从上而来的官吏停下了脚步。

    “陛下不会见你们,速速退下,否则,不要怪本将无情。”

    李广扫了这些大喊的儒生一眼,冷冷喝道。

    “我们乃是天下民意选出的儒生,你是何人?竟要阻挡我们见始祖陛下?”

    祢衡站起来,愤怒质问道。

    “本将,李广。”

    李广冷冷道。

    “不过是一个武夫罢了。”

    “又何可猖狂的?”

    “我等乃是儒家弟子,特来死谏陛下。”

    “如若陛下不见我们,恐会影响陛下威望,令天下子民不安。”祢衡一脸狂傲的道。

    “本将倒想听听你等要死谏什么,如若无端挑事,全部,杀。”

    李广冷冷道。

    话音一落。

    哗呲!

    周边大汉将士全部拔出了兵刃,冷冷注视着这些儒生,只待李广一声将令,便会将这些儒生斩尽杀绝。

    看到这么多士卒亮出了兵器,不少儒生的眼中都透出了惊恐。

    “区区武夫,我等儒家弟子何惧之有?”

    祢衡直接站起来,完全不惧。

    “告诉你。”

    “我们儒家弟子乃是大汉帝国柱石,如若你敢对我们动手,便是与帝国子民作对。”

    “今日我祢衡带领五千儒生,是秉承天下

    百姓民意,死谏陛下。”

    “当今天下,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

    “可陛下竟然枉顾天下安稳,针对帝国柱石,造成天下世家递上无数辞呈,如此景象,陛下不思悔过,竟还准天下世家辞官。”

    “陛下可知此辞呈一定,我大汉帝国将会经受多大动荡?”

    “陛下可知如此针对天下世家肱骨,我大汉帝国将会遭受多大损失?”

    “我祢衡今日在此死谏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切不可被无能小人蛊惑,霍乱帝国根本。”

    祢衡看着李广,带着狂傲,一脸义正言辞的说着。

    一幅为了帝国,为了大汉的样子。

    “好了。”

    “我的话说完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今日你杀了我祢衡,我祢衡之名必在大汉远播,受万民敬仰。”

    “但今日我祢衡要死谏。”

    祢衡一脸狂傲的说道。

    “死谏陛下,求陛下收回针对世家旨意,让帝国恢复平稳。”

    “否则我等哪怕是死,也绝不罢休。”

    几千个儒生似乎都是组织好的,齐声高呼道。

    都是表现出了一幅大无畏,死谏朝廷的势头。

    “你们要死,本将成全你们。”

    李广冷笑一声,抬起的手就要落下。

    “且慢

    。”

    一旁的董仲舒见此,阻止了李广。

    “陛下说了,这儒家是你的事,你处置,如若你处置不了,那就交给本将处置了。”李广看了董仲舒一眼,暂时放下了杀心。

    这时。

    董仲舒走上前来,看着眼前不远的儒生,眼中流淌了一种失望。

    这就是几百年后,他儒家的后辈啊,却变得如此不堪。

    昔日刘玄同意以儒家治国,归根结底看重的便是其忠君思想,可如今这时代的儒家竟然与忠君对立,与君王为敌。

    也难怪刘玄会如此不满了。

    纵然是这些儒家的老祖宗,董仲舒的心底也都是愤怒。

    “你们一口一句为了陛下,为了帝国。”

    “本官问你们,你们可知儒家最根本的教义?”

    董仲舒压制心底的怒火,看着祢衡问道。

    “你是何人?”

    祢衡眉头一皱,狂傲的瞥了董仲舒一眼。

    “你无需管本官是何人,本官在问你话。”董仲舒冷着脸道。

    “我儒家根本,自然是报国定天下,匡扶天子,稳定帝国。”祢衡狂傲的说道。

    “几百年时间。”

    “原本我以为儒家至少保留着几分对君的敬重,可现在一看,正如陛下所言。”

    “这时代的儒家已经废了。”

    “已经无可救药了。”

    董仲舒脸上浮起了一种悲哀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他提出来的。

    当初的他以儒家忠君之根本换得了儒家大兴,可如今的儒家,一切都已经变了。

    变得让董仲舒都变得陌生。

    “你什么意思?”

    祢衡眉头一皱,十分不满的对着董仲舒道。

    “几百年前,你们可知陛下为何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冷冷问道。

    “自然是我儒家弟子有大才,有报国之心,定国之心。”祢衡不假思索的道,十分狂傲自信。

    “错。”

    董仲舒冷喝一声,心中的愤怒再也无法抑制:“是因为我儒家的教义以一个为本,那就是忠君。”

    “而现在,你们这些儒家弟子已经将这个教义忘得一干二净了。”

    “所谓忠君,在你们的心中已经不值一提。”

    “不要以为本官不知道你们是因为为何而来。”

    “你们并不是为了帝国稳定,而是受世家的操纵而来,你们所谓的死谏陛下,不过是为了逼迫陛下。”

    “你们可知世家之人可恨?”

    “你们可知世家是如何违逆陛下?”

    “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