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干,朱棣!

洪武十八年。郭安魂穿北平府,成为古代科技巨星郭守敬郭太史的后人!本想在朱棣手下混个小官,潇洒一世!却没想到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当官这么难?一言不对,就会被抄家砍头?而且,朱棣还死盯着他不放!“朱老四,这...

第6章 知县也要为吃食发愁?
    “殿下,俺等听说,这位郭知县去年成为宛平县主薄之时,由于堵了某些人的晋升之路,导致郭知县在宛平县衙内,一直遭受排挤。


    虽有主薄之名,但无主薄之权。


    如今,这位郭知县的这般行为,应该和俺等刚刚成为燕山护卫百户一般,先了解清楚情况,再大展身手!”


    一旁,李旺心思缜密一些,若有所思说道。


    “哼,他堂堂一个县尊,何须这般畏手畏脚?”


    朱棣性子比较急,听完李旺的话,怒气已经消散了些,但还是有些不满。


    “殿下,那位郭知县虽在宛平县有宅院,但家族在外地,属于流官,总归会调任而走。本地胥吏虽然地位卑贱,却深谙乡情,面对县尊,通常会互相抱团,把持一县大部分的政务。


    要是惹恼了被那些胥吏,郭知县这种无根无蒂知县,必然会被那些胥吏在暗中捣鬼,轻则让郭知县灰头土脸,重则伤及性命也不是不可能……”


    李旺缓缓说道,“而且这位郭知县并没有师爷幕友,不精通刑名、钱粮,要是贸然插手县衙内政务,极有可能给那些胥吏可乘之机!”


    “他们敢?”


    朱棣狠狠的拍了下桌子,又是满心愤怒。


    “哪个胥吏敢如此联手欺压上官,本王直接带人抄了他的家,把他流放千里外的苦寒之地去……”


    看到自家殿下又开始暴怒,李旺与朱亮等人都是一脸苦笑。


    自家殿下从娘胎生下来便是显贵之人,见识不到这种生活底层的阴暗面。但是,他们可都是地地道道的老百姓出身,一出生便要与这些胥吏打交道,自是知道这些胥吏的难缠。


    “对此,尔等可有什么好的妙招?”


    大口喝了一杯温茶之后,朱棣便再次问道。


    说实话,对于这个他从一开始就抱着厚望的郭安,朱棣还是有些不死心,他有一种直觉,敢用那般目光打量他这位大明燕王的郭安,绝对不是一个庸碌无能之辈。


    如此,那就是真如李旺所言,郭安被那些胥吏给困住了!


    李旺与朱亮等人,跟在朱棣身旁这么多年,自然也能看出朱棣的心思。


    “殿下,看那郭知县还未有师爷与账房,要是殿下能给那位郭知县派去一位精通刑名的师爷,一位精通钱粮的幕友。


    如此,宛平县上上下下便会知道,郭知县乃是殿下看中之人,那些胥吏必然不敢起什么歪心思!”


    “不可!”


    朱棣连忙摇头拒绝。


    “本王还在考察郭安此子,他只有是大才之人,本王才会将其收入门下。要是庸才,本王还丢不起这个人!


    至于精通刑名与精通钱粮的师爷幕友,本王府上才有几个,自个都不够用,怎能随意送给那郭安?”


    “殿下恕罪,是末将几人鲁莽了!”


    李旺连忙拱手请罪。


    朱棣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随后便皱眉思索。


    半晌,直接抬头说道:“明日便去北平布政使司传本王政令,郭恒勾结李彧、赵全德这些贼子,将本王的北平府祸害不轻。所有北平府下辖的州县要在两年内,各自给本王开垦出一万顷田地来!


    干的好的,本王自有奖赏。要是干的不好,哼哼……”


    “是,殿下!”


    燕王长史朱复连忙拱手应道。


    ……


    另一旁。


    安富坊,椿树胡同内的郭府。


    郭安艰难的吃完晚膳,便将府中厨娘喊来过来。


    “小人郭二娘见过少爷!”


    郭二娘是一位满脸横肉,膀大腰圆的妇人,走起路来,身上的赘肉都是一颤一颤。从她祖母那一辈起,一家子都在郭家当仆役下人。


    至于郭二娘,一直是照顾着郭安。府上一众仆役,对于郭二娘也是十分敬重!


    看到桌面上那些饭菜竟然还剩下一小半,郭二娘不由一脸关心。


    “少爷,您可是身体不适,怎么今日吃的如此之少?”


    “多谢婶婶关心,自从我前日观看完南门柴市口的砍刑之后,胃口便一直不佳!”郭安一脸温和解释道。


    郭二娘两眼大瞪,“那可如何是好?您身子本来就薄弱,现在饭量更是只有之前一半,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我也在发愁!”


    郭安无奈叹息一声,这个年代的饭食,他真是吃不惯。


    盐少不说,还不辣!


    肉食少,面还不细!


    至于那些调味品,更是少的可怜……


    “婶婶,府中还有多少钱粮,还请明日出去多买些食盐、蔗糖、胡椒、姜、茴香、大葱此些蘸酱料,我想试试口味重些的饭食!”


    听此,郭二娘与一旁的郭二牛几人,都不由眼角微颤。


    “少爷,府中目前只有白银三十两,是府上这一年的所有开销。”


    “三十两,足够花销了吧!”


    郭安显然还没意识到什么。


    “少爷,一斤食盐便需要一百文,蔗糖更贵,一斤至少需要五百文!至于少爷所说的胡椒、姜、茴香、大葱此些蘸酱料,价格也都不低。


    要是真放开吃起来,仅仅是食盐与蔗糖、胡椒、姜、茴香这些调味料,这三十两银子只少爷半年吃食。


    至于小人等人的工钱,还有府上的米油,少爷的衣物、书籍、笔墨纸砚这些花销,便需要向老爷讨要钱财了!”


    “三十两白银,连府上这么几口人正常一年的吃食都不够?”郭安有些惊诧。


    郭二娘怪异的看了一眼郭安,“是不够少爷一人半年的吃食!”


    郭安一愣,“这些物料竟然这般昂贵!”


    郭二娘与郭二牛等人,都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


    “我堂堂一个知县,竟然还要为吃食来发愁?”


    郭安不由目瞪口呆。


    随后,想起什么,直接轻笑道。


    “无妨!如今,我为宛平县知县,乃是正六品,每年都有俸米一百二十石,还有俸钞九十贯,这些加起来,应该足够府上开销!”


    说起这个,郭安突然觉得,他当上宛平县知县,并不是那么不能接受。


    至少,他一年的开销便赚下了!


    “少爷英明!”


    郭二娘与郭二牛几人均是大喜。


    夜间,郭安便又是再次将自己关进书房内……


    本站网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