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头堵在门口,不卑不亢道:“请容秦某先去问问师太。” 幽闲呵呵笑道:“好说好说。” 阖上院门,一切归于平静。 幽闲仰头对着院门上房悬着一个紫檀木的牌匾傻笑,上书三个大字——“不二居”! 不二居正是帝都白石城姜府的主人无疏师太静休的地方,自打前些日回到帝都,她就足不出户。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各位看官?乃们晕了没有,咳咳,兰舟给乃们一个通俗点的解释。) 何为“不二”?佛门有云:“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意为众生平等。 简单的说,既不是一,又不是二,没有彼此的分别就是不二。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入得此门,便进入了佛教的圣境,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涅盘境界。 鉴于此,无疏师太将自己清修之所命名为“不二居”。 幽闲长大之后,手里有了钱财,将自己居住的院子从新翻修一番,大笔一挥,提名为“不三居”! 负责修缮房屋的顾念久哭笑不得的问:“下一个院子,是不是就叫‘不四居’?” ☆、幽缳 对于幽闲企图将院子命名为“不三”、“不四”、“不五”的想法,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无奈幽闲一意孤行,顾念久只得将“镇妖宝剑”般的无疏师太请出来主持公道。 无疏师太一听,顿时怒气攻心,一为幽闲行事荒唐,二为她这才意识到偌大的姜府都被幽闲控制了,她居然对此丝毫不知情。 “身为佛门中人,怎可取这种不三不四的名字?”无疏师太熟练挥着手中戒尺,戒尺和幽闲小腿热吻数下,声音还不害臊的忒大。 “无疏师太!诶哟!我的亲姑姑!好疼好疼!你就饶了这一次吧!”幽闲吃痛,又不敢跑,只得胡乱开脱道:“您误会了,不是‘不三不四不五’,是‘不散’‘不似’‘不武’啊!” 言罢,幽闲趴在桌面上、食指蘸着茶水写下这三组词语:“不散”、“不似”、“不武”。 无疏师太收回戒尺,没有继续打她,换了杯茶水抿了一小口,“何为不散不似不武?你若是能自圆其说,今天就免了这顿打。” “佛曰: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我将居所取名为不散,就是告诫自己要收敛心神。” “多情不似无情苦,放下,方是自在。” “不武就是停止gān戈,我佛慈悲,切莫大动gān戈。” 无疏师太根本不信幽闲的鬼话,“不散不似不武你一样都做不到,题到匾额上有何意义?” 一个悲剧女人背后总是有个废材男人。 一个谎言背后总是跟着更多的谎言。 “嘿嘿,就是因为做不到所以才需要不断告诫自己啊。”幽闲继续瞎掰,将不六不七不八不九不十也扯了进来,“之后的院子,就依次命名为不留、不弃、不拔,啊,不拔太难听,跳过跳过;接下来就是不咎、不失。” “不留,即为赤条条了无牵挂,不染尘埃。” “回心向佛者,佛亦不弃。”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为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就别多说了;已经无法挽回的事情,就别再劝谏了;过去的已经过去,就别再有责难了。) “至于布施,呵呵,这件事情我们一直都做嘛,这些天做善事的钱财已经不少了。” “无疏师太,您看这些名字简洁雅致又意味深远,和那些附庸风雅之流完全不同嘛。” 最后,在无疏师太的默许下,姜府七个庭院都换上了新名:“不散居”、“不似阁”、“不武堂”、“不留院”、“不弃亭”、“不咎园”、“布施楼”。 不散居——幽闲住所。 不似阁——姜府会客之所。 不武堂——杨憧蔷薇这种杀人机器般人物集聚的地方,(真是讽刺啊)。 不留院——姜府招待客人居住的地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招待客人,但是不刻意留客,并非怠慢,而是为了显示姜府朋而不党的原则)。 不弃亭——姜府地势最高的凉亭。 不咎园——姜府花园,以盛开各种罕见莲花闻名。 布施楼——咳咳,其实就是姜府厨房。 …… 此刻,幽闲恭恭敬敬站在无疏师太的不二居大门口等待回信。 好一会,当幽昙将纸伞积雪抖掉第二次的时候,秦老头终于开门回应了,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无疏师太说,天气太冷,请公主速速回不散居,免得冻坏身体。” 其实意思很明显:不想见,要她赶紧滚,眼不见心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