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馆,第九层。 屋内处处精致,雕金镶玉,富贵华丽。 烟烟袅袅,灵木熏香,萦绕飘渺。 馆主手中拿着一本《红尘诗文》。 杜鸢在她身前,单膝下跪,低头不语。 馆主目不转睛看着手中诗文,甚至没有去看她一眼,温和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悦: “还没有查清,羲公子背后可否另有高人?” 杜鸢心头一紧,她知道伏羲背后有仙人,但她不想说: “三位先生对他甚是宠溺。” “经常与公子做伴,这些时日他日夜修炼。” “我们并无多少单独相处的机会。” 这一点,馆主倒是没有怀疑,她眼皮子微微抬起,缓缓道: “修炼不足半月,已达炁侯境。” “如此天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羲公子对你很好。” “你福气不浅,要好好把握,伺候他。” “让他为你痴迷。” “从他身上获取更多的文采,资源。” 杜鸢抬起头,眼神中尽是难以置信。 这段时间,红尘诗文刊印后,她一直都在忙碌于帮伏羲宣传。 现在许多人眼中,她便是伏羲的贴身侍女。 伏羲这么短的时间到达炁侯境。 她心中越发的不安,似乎与羲公子距离越来越远了。 “炁侯境?” 红尘馆主微微颔首。 如此天之骄子,她都心动了。 奈何,如今能亲近伏羲的人,只有杜鸢。 自己也只能从她身上下功夫了: “不错,所以你更要好好把握。” 杜鸢思绪万千,娓娓道来: “羲公子与寻常男子不同,并不沉迷女色。” “他脑子里尽是修炼与书法……” 红尘馆主很不耐的打断了她,冷斥道: “天下间,男人都一样。” “只要你主动突破那一层窗户纸,哪怕他不沉浸在温柔乡。” “也要对你多出几分照料。” “以他的天资,如果你不好好把握眼前的机会。” “以后还轮得上你吗?” “他刚才与易楚瑜两人单独相处,你可知道?” 杜鸢眼神闪过一丝失落与黯然。 自己一个出身风尘的卑微女子,怎么能与易楚瑜相提并论。 哪怕有才名艳名。 可在那等宗门世家的女子面前,什么都不是。 红尘馆主觉得敲打得差不多了,语气稍缓: “要记住,我们是魅灵。” “是谁把我们镇压在灵渊那无比幽暗的地方?” “是人族。” “眼下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趁灵源封印彻底破碎之前。” “用尽手段,让这些人族英才为我们所用。” “借助他们的力量,将整个灵朝统御在手。” “根据探子来报,羲公子与李消愁已经回到学村。”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让他来红尘馆,灵后想要私下见他。” 杜鸢低着头,红唇轻咬,她眼神犹豫,只问了一句: “羲公子,会有危险吗?” 红尘馆主眼眸微眯,闪过一丝不悦: “自然不会,不过他会不会被灵后迷惑,那就不好说了。” “羲公子如此天赋,非你所能驾驭,认清自己的身份,随时上报他的情报。” “是。”杜鸢颔首领命,缓缓退走。 红尘馆主盯着红尘诗文,胸前的饱满剧烈起伏,眼眸炙热。 这本书上,有伏羲的三种术法体现。 铁骨铮铮,大慈悲心,以及皇族贵气。 这听琴当中所涵盖的意境,可通众生。 魅灵族于天地之间,初始之时,实力最为弱小。 可却能蛊惑人心,借力打力,并且可占据那些刚刚死去的身躯。 借尸还魂。 随着灵桥崩塌。 灵渊各处邪灵凶物的封印逐渐松动。 魅灵族这等相对弱小的族群,得以从灵渊中走出。 红尘馆主很清楚,长此以往。 灵渊的所有封印都会先后崩塌。 一旦等那些强大的邪灵出来,若她们还没有站稳脚跟,将无立身之地。 既要统御灵朝,也要让人族的力量为己所用。 成为背后掌控灵朝的那一只手。 凭借魅灵族的实力,很难与灵渊深处的存在抗争。 在伏羲闭关修炼的时间。 红尘诗文,火遍了整个洛安城。 上上下下,几乎人手一本。 一日三凤鸣,三凤齐天吟。 那等奇景虽然有不少人看见,可对于伏羲所作的诗词,大多都只是耳闻。 很少有人亲眼看过。 在整个城中所流传最高的,便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句诗文最为引人共鸣,震撼人心。 可是当它出现在红尘诗文之上。 每一个文字都带着半生流离,寥落,颠簸。 明明自己都过得不尽人意,却还看不得这人间疾苦。 为此发下大宏愿,立志匡扶天下苦难之人的不屈。 毫无疑问,是许多寒门士子的人生写照。 伏羲进入红尘书院。 于儒林之中被三位先生收为弟子。 对于寒门士子而言。 最是鼓舞人心。 短短数日,红尘诗文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抢购狂潮。 诗文是发行灵朝一十六省。 这一期的红尘诗文,在灵朝各地,处处开花。 甚至有各省城主亲自来书院求购。 书院只能不停刊印,来满足各方需求。 瘦金体,富贵华丽。 很多人都被这字体所吸引,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士子。 都想临摹瘦金体。 锦绣文章,一手好字。 最能吸引人的目光。 哪怕诗词能力稍弱,可好字却能能文章增色不少。 此刻,当朝灵后,她姿态慵懒,卧躺在床榻上。 长发如瀑,衣不蔽体,胸前饱满撑起衣袍,玉腿横陈更增春色。 她手中看着红尘诗文,津津有味。 “世间真能有如此大才。” “年纪轻轻,修炼不足半月,踏入炁侯境。” “书法造诣可通众生。” “难得的是,极为重情,连杜鸢那等小魅灵都能因他而名满天下。” “有趣,有趣……” 她眼眸春水荡漾,并着玉腿磨蹭了几下,玉面潮红,想着该如何拿下这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