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唐·教坊

注意开唐·教坊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29,开唐·教坊主要描写了

作家 小椴 分類 武侠仙侠 | 14萬字 | 29章
分章完结阅读7
    d-是那是一把从未见过的低音琵琶,弦上发出低吼般的声音,那些做弦用的羊筋最粗的怕不似小儿手臂!

    这样的一场扑杀蓦然到来,势如狂风暴雨!却奴只见贺昆仑与善本处境分明已岌岌可危,屋瓦上的“肩胛”终于躲不住了!

    然后却奴只觉眼前一闪,一抹细亮的光线在那闷郁已极的风声雨瀑里暴发出来,极疾极利地划出,像是一道闪电,终于迎合向那闷闷的、要殛尽巨石荒野的、似要永无止歇的雷声!

    ——“肩胛”出手了!

    ——他终于出刃!

    却奴几乎要欢呼一声。kunlunoils.com

    他在心里早已把自己跟“肩胛”绑在了一起。他也早已渴想见到肩胛的出刃!

    漫天“风雨”骤停。

    只有雷声余响还留在众人耳朵里余音不息地捶着。

    捶得人心都跳得慌不择路了。

    ——天上云飞云走,终于月绽一线。那些微而至的光芒中,却奴只见“肩胛”与一个壮伟的男人对峙在庭院中。

    “肩胛”手中的刃因为停了,已全无光泽,黯如生铁,沉入这夜色里。

    那人琵琶上的五弦却泛着些淡紫色的光,犹未停息的振颤着,振颤出一片五彩的潋滟。

    那把刃正搭在那把琵琶上。

    然后,“肩胛”忽退,猛地收刃,倒跃上屋瓦顶,看身影也似喘息未定。

    那来者一块石头似地兀立在院子里。

    过了好久,屋顶上的“肩胛”才叫了一声“罗师兄……”

    他的嗓音竟有些嘶哑。

    那个罗师兄默然良久,才“嘿”声道:“嘿嘿,小骨头,小骨头。当年的那个小骨头,如今竟然已成卓然一家。难怪江湖传说,你已臻绝顶高手之境了。”

    听他开了口,善本才终于从狼狈中缓过神来,也终于敢怒声质问道:“罗黑黑,你想干什么!”

    ——来的竟是罗黑黑!

    只见那人猛地一拂弦,琵琶声重浊而出,击得善本抚胸倒退出两三步。

    然后才见那壮伟男子突做金刚怒目:

    “干什么?杀了你,杀了你们!就干你嘴里的那个‘罗黑黑’与‘罗师兄’!我要杀光所有还知道有这名字的人!”

    琵琶弦上的振颤好像也传到了他的身上,他怒得几欲浑身都颤了。

    如果有人见到过一座山的颤抖,一座神像的怒目,就会知道那将是怎样一种恐惧。

    善本与贺昆仑的脸色就一齐变了。

    看他们的架式,像都想抬腿就逃。

    屋顶上的“肩胛”忽挥袖一踏,脚底踏出了一声裂响。

    他踩碎了一块瓦,才道:“罗师兄……”

    这一声击散了罗黑黑那凝郁的琵琶声。这声音中有疑问也有慰藉。恍如风雨故人来,纵相逢于对面难识之暗夜,彼此尽有沧桑,也自有沧桑过后、沧海归来的一点……旧情。

    那旧情慢慢熄灭了罗黑黑身姿中的火气。

    他忽然闭目,废然一叹,整个人静了下来。

    当他重新睁开眼,就望向善本与贺昆仑:“今日东西市斗声的就是你们吧?”

    那两人一点头。

    只听罗黑黑闷声笑道:“如我还在,岂容你们争王争霸!”

    这一声气慨极是睥睨。

    奇的是善本与贺昆仑这么骄傲的两个人居然都没有反唇相讥。

    屋顶的“肩胛”却猛地投来询问的目光。

    罗黑黑终于坦然地面向了他的目光。

    “你是问我如今何在?为何不在?”

    “呵呵,我如今长了运气。就为我琵琶当真天下第一,举世无俦,又不惯尘世奔走,与那些俗人交道,所以当今天子已召我入宫供奉去了。每天好酒好肉,再不与那些市井小民们纠缠,当真痛快啊痛快!”

    他语气甚豪,不知怎么,却奴听来却有丝怪怪之意。

    善本与贺昆仑都不说话,看样子似是不敢说话。

    只听罗黑黑淡然道:“我如今内庭趋走,三千粉黛均可相见,耳鬓交接也未尝不可,当真享尽艳福啊!”

    他说着似是微笑起来。

    可那微笑只是大风前天地忽然自畏的宁寂。只一瞬,接着,他喉中忽生哽咽,忽生悲痛,急生暴烈!

    却奴因见他性子古怪,又是狂燥又是庄重,早伸手死死抓住了树枝,生怕他狂性发做又弄那古怪已极的琵琶,把自己从树上震下来。

    罗黑黑猛一顿脚,脸上的泪滂沱而下。他声如沉钟,竟是比那琵琶更低的低音。

    “为了这便于侍圣,内庭趋走……”

    他双手一划,琵琶上五弦俱响,摧人心肺。

    ——“他们把我阉了。”

    屋顶上的“肩胛”的声音猛地激楚:“谁干的?”

    他这一声锋锐凌利,刺入夜空,真如刃颤。

    ——他这一下全无自掩的激鸣,终于爆出他真正的功力之所在。

    却奴只觉得于一地闷雷封口,暴雨淹兹中忽见一翅之激翔,激动得心都颤了!

    只听罗黑黑沉声道:“谁干的?难不成我罗黑黑最后还要倩人复仇?”

    说着他笑了。

    “所以你别问,我也不会说,总是比我强的人罢了!”

    “你刚才说得不错,这是个盛世的开端。在这样的开端里,有些人,就该早有自知的去掩面沉没……”

    他尽量要说得平和,可说到这儿,突然猛把琵琶向地上砸去,口中狂叫道:“说到底,终究是这东西误我!”

    “如果我不是性耽于此,于技击之术,纵练不成你那样的一刃绝尘,也断不至受此大辱……我砸了它……我砸了它!”

    然后他已不是对人说话,口中只狂叫起来:“我砸了你,我砸了你!”

    ——他把那毕生相随的琵琶一下一下向土里砸去。

    旁边人不敢拦他。

    却奴自小以来,一向认为自己此生孤楚,只怕伤心再没有似他的。此时一见,才觉出:倒底什么叫做痛发如狂。

    可那罗黑黑只是第一下砸得极重,接着接着,一下下竟越来越轻了,直至最后他自己抱起那琵琶,轻轻地抚了抚,爱惜地抚摸那琵琶的裂口。那姿式,竟有一种和他身形全不相称的温柔。

    却奴的眼中忽然泪下。

    而罗黑黑脸上的泪已如长江大河——他的手如一个情人似的向那弦上纠缠去:暗夜里的爱恨交接,抵死缠绵,明知自误,却不肯偷安。那琵琶在他的抚摸下也喑哑地叫了出来,叫出了它的伤,也叹着他的痛,全不成调,却悱恻如斯……

    那一夜,后来,这“乌孙阁”三大弟子竟各自抱起琵琶,索弄了一整夜。

    罗黑黑的琵琶是暴风骤雨又猛兼云开月明的晦朔交错。那样的爱恨难明、那样的用舍不堪;善本的琵琶直溯远古,他要在自己的心灵里寻找一个更古老更安然的家;而贺昆仑的却像一场人间烟火,他一直试图点燃快乐,用那烟火样的快活埋葬掉人生里所有的尴尬痼疾。

    他们弹弄得尽兴,直至夜近三更。

    却奴却见“肩胛”突然悄然欲退,也马上下树尾随而去。

    去时,他还听到他们若悲若欢,各自吟唱,边拔边歌道:“马上琵琶呀、关塞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息徒兰圃,秣马华川……朔气传金铎,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为其亡!”

    四、谈容娘

    “踏谣娘,和来;踏谣娘苦,和来……”

    含光门侧,隶属于左骠骑营的营宅中,一连串的跺脚声,拍巴掌声,吹口哨声,使酒笑闹声传了出来。

    ——那是一大群男人在胡闹。他们都是军中将校,他们都在粗着喉咙唱歌,唱的正是这曲《踏谣娘》。

    今天是左骠骑统领于重华的生日。于重华身领虎贲中郎将之职,为人坚忍,平时御下极严,可是逢到他的生日,还是容许帐下同袍酣然一乐的。

    这里是他的家。他如今已年过四旬,可是依旧未娶。别人问他为何,他总说:“经逢乱世,要全此一身,已属不易,更何况家小?”

    他的脸本来就像个核桃,说这话时,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像个被压裂的核桃。

    听到的人不由大奇:要知,现在的虎贲中郎将于重华、当年可是以技击之术名驰一方的好手。虽说赶不上万顷王,波罗密,风尘三侠以及星罗道中诸人的名气,却也算得上入流好手。连他也说全身不易,那别人又待如何?

    可于重华一张干硬的脸上深刻的皱纹却也不由让人感慨:在隋朝全盛之时,全国人口已过八百余万户,可自从隋末离乱,人口骤降,到初唐年间,人口仅余三百余万户。

    不是从那场战乱中走出来的,只怕很难理解活下来的不易。

    ——天下军旅中,又有多少人是甘心情愿而加入军藉的?现在他们活下来,当真是从尸坑里爬出来的。那过往的日子,当真是:铠甲生饥虱,万众以死亡!

    于重华的家布置也极为寒肃,可以说全无铺陈。照说以他现在的地位,断不至寒苦至此。

    人皆重轻暖,生命的欲求枝枝叶叶的开散出来,开成满厅满室的铺设,开成锦茵玉褥,炉瓶三事,瑞脑檀香,珠履金冠。可他的家,旧堂鄙室,宽敞是宽敞,却简陋到了极点。

    可你只要一看于重华的脸,就会明白,他分明已很少感到生之乐趣。

    让他还稍显有一点人味的是:他还喜欢女人。不过他即无妻子,也没有妾侍,他所要求的女人不过是“夜半来,天明去”。他甚至不喜欢看到那些女人的脸,因为相貌的记忆总会勾起一些牵扯。他想象中的女人,不过是一些遥远的、只可偶然一触的温热的身体。

    他甚至都不愿费力去寻找,总是由帐下小校随便找来哪个女人,他也就会随便留下。

    他营中帐下的同袍都对他的怪癖深感骇异,甚至私底下常开玩笑地猜测他跟那些女人在一起时会是何情状,由此牵扯出许多秽语。但在那些滑稽猥亵的口吻中,一些生之悲凉也就那么轻易地滑了过去。

    厅堂上将要舞弄的谐戏正是《踏谣娘》。

    有唐一代,还没有后来剧情那么复杂的杂剧,《踏谣娘》可谓当时最流行的谐剧了。

    这剧的起因是这样:相传北齐时,有一人,姓周,疱鼻,本是一百姓,偏偏喜欢自称为“郎中”。没事儿爱喝个酒,一喝酒,就使性,回家进了门就打老婆。

    他老婆被打不过,常常逃出门来在街上痛哭。那姓周的不顾众人围观,人越多越来劲儿,追到街上,醉得歪歪斜斜的,还是不停地追打。

    这本是人间极常见也颇为哀惨的一景,可能因为太过常见,大家已经熟视无睹了,又或者那“周郎中”醉酒追打时,丑着一张酒糟鼻的脸,摆动着一双罗圈的腿,姿式太过好笑,后来,这原本悲惨的追打竟成为当日街坊间的一乐。

    接下来,这场景被优人蓦仿,到处搬演,传为笑乐。以致后来传承下来,竟成为一出有名的谐剧。

    唱这出谐剧时,观众从来都预先准备好了笑——那是一种对比式的快乐,这快乐是无情的,它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份高出戏中人一大截的满足感,跟雨天躲在屋檐下等着看别人在街上摔跤一样的快活:自己正穿得干干爽爽,但、看……他的衣服马上就要滚上泥了。

    屋中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形。人人都在等着演《踏谣娘》。只是不知他们现在已这么快活,接下来那优人怎么还能把这兴致拔弄得更高些?

    今日请来唱这出《踏谣娘》的却是张五郎和谈容娘。

    他们是一对夫妻,算是长安城中有名的两个角色。

    张五郎又唤做张郎当。“郎当”是粗话,被这浑名形容的人个子矮小,容貌丑陋,整个人一眼望过去,最触目的就是他脸上那根通红触目的酒糟鼻了。

    有尖刻的人教会了小孩儿们一句歌谣,小孩子就老跟在他屁股后面恶毒地唱:“红而光,腊尽春回狗起阳……”

    他却从不恼,得了空儿还能和那些孩子玩在一起,打手批子赌瓜子儿,有时输了就让那帮孩子摸他那鼻子。

    他身上自带着一种快活,那是一种人人乐见的自轻自贱的快活。可这快活看久了,也有一种磨牙式的酸痛,所以那些小孩儿也跟他玩不了多久。

    更出奇的是,他的妻子却美艳异常。

    如单凭良心讲,他妻子谈容娘也不过中上之姿,远当不上什么晓芙玉露。可跟他在一起,那么一对比,一个滑稽、一个谨饬,一个委琐、一个清皎,就让人觉得这女人着实有一种妇人式的美艳了。

    谈容娘在长安城里出了名的风流。可你如果见到她,可能会觉得:怎么会是这样一个清清皎皎甚或有些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