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笑着道:“陛下,刘长卿当着微臣的面造出来几百斤的精盐,颗粒细小,颜色纯净,口味醇正。” 听到这话,李世民愣了一下,疑惑地道:“这算什么稀奇事,精盐宫里也能造,只是产量有限,成本高昂。” 突然,他想到了杜如晦刚才说的几百斤,顿时瞪大了眼睛。 “你是说,这小子随便就造出了几百斤盐,产量大幅度提升?” 杜如晦点了点头,有些激动地道:“是啊陛下,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刘大人绝对是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个小子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他这本事是从哪儿学的,怎么什么都会呢?” 杜如晦苦笑着摇了摇头:“陛下,微臣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微臣却是知道,不久之后的将来,这精盐也能落入寻常百姓家。” 李世民想了想,却是摇头道:“没那么容易,不过既然刘长卿搞出来了量产精盐,那他肯定能处理好这件事情,咱们拭目以待好了。” 一想到这小子,李世民顿时感觉自己的大唐基业越发的稳固。 “这小子越是表现的优秀,我就越不想让他继续浪费才能。” “你说要不我直接发下命令,把他调到长安城,这样岂不是好?” 听到这话,杜如晦却是摇了摇头:“陛下,此等大才,必须要小心待之。” “如果能让他心悦诚服,最好不要强硬逼迫他。” 李世民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好吧,你说的也有道理。” 李世民放下了手,他也知道那样做对刘长卿而言并不适合。 反正自己尚且年富力强,就让他在基层再待一段时间。 实在不行,可以把他当成留给下一任皇帝的宝贝。 毕竟刘长卿年纪还小,以后他发展的机会多的是。 想通了这一点,李世民就不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心情不错,来到早朝。 “各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纷纷回过神来。 最近也没发生什么事,因此基本上没有人有奏报。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平遥县令刘长卿在此请辞。” 吏部尚书托着一份奏折来到大殿前。 听到这话,李世民脸色顿时一黑。 他本来还打算过些天就把这小子升到长安城来。 为什么这小子这么倔,非要辞职不可? 现场的气氛不由的有些紧张,大臣们交头接耳起来,李世民则是接过那一份奏章,皱着眉头看着。 片刻之后,他直接把那一份奏章给丢了出去。 “胡闹,大唐正是百废待兴之际,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年纪轻轻就要辞官。” “难道他觉得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报效朝廷?” 李世民脸色看起来非常难看,在场的众多官员都不敢说话。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里让这小子失望,他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请辞? 如果说自己做错了,可以改。 可是现在这小子一声不吭,只是想要辞职。 这就让他有些使不上劲的感觉。 难不成让他堂堂的大唐皇帝陛下去求这么一个小子,让他不要辞官? 一旁的长孙无忌站了出来:“陛下,您不必动怒,刘县令又不是第一次辞官了。” 李世民闻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我当然知道他不是第一次辞官了,他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请辞?” “或许是他没钱了,想要辞掉官身可以多赚一些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