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明之我是崇祯

暂无简介

第19章 新枪定型(1)
    “嗯?”


    李邦华虽已年近七十了,可精气神却依旧健硕得很,向来就是一兢兢业业的老黄牛,这冷不丁突然来了个撂挑子,朱彦新一时间还真就有些个接受不能的。


    “陛下明鉴,微臣还是首辅,若兼兵部尚书之要职,权势过重,实不相宜,为防后世引以为前例,故,微臣不敢为之。”


    李邦华一板一眼地便将缘由道了个分明。


    “嗯……,也罢,那卿等就议议看,究竟该由谁接任好了,冯爱卿,你可有人选要荐么?”


    此时此刻,朱彦新心目中并无满意的人选,所以,他只能听听众宰辅们的建议了。


    “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史可法公忠体国,应是兵部尚书之不二人选。”


    冯元飙胸中早有成竹,此时听得天子有问,立马在第一时间便给出了答案。


    “史可法确实是合适人选,奈何南方暂时还离不开他,此议暂时搁置也罢。”


    史可法性格上有缺陷,总想着面面俱到,但,能力上又略显不足,最适合他的位置应该是工部尚书,而不是兵部尚书。


    当然了,这话,朱彦新心中有数归有数,却断然不会宣之于口。


    “……”


    崇祯一朝的兵部尚书真不是那么好当的,截止到目前为止,十三任兵部尚书不是战死就是被罢官,认真算起来,也就只有冯元飙一人算是能安然退下。


    有鉴于此,众宰辅们是真没敢在此时推荐自己夹带中人。


    于是乎,偌大的书房里顿时便就此死寂了下来。


    “这样吧,就让兵部右侍郎王家彦继任好了。”


    这一见大家伙都不肯荐人,朱彦新也是无奈得很,在思忖了片刻之后,索性自己拍板了。


    “陛下圣明。”


    烫手的山芋总算是有人接了,众宰辅们自是不会有异议。


    “诸公若是没什么旁的事要奏,那就各自去忙也罢。”


    王家彦,原时空里殉国的重臣之一,于忠心上,自然是没问题的。


    只是,其人之能力并不足以承担起兵部尚书的重任,奈何眼下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那,还能怎么着,只能先将就一下了……


    “马大人,快,准备迎驾,陛下驾到了!”


    京师城南,工部下属枪炮制造工坊中,新任工部侍郎马世奇正与几名老工匠就刚制造出来的几柄样枪进行着商榷,冷不丁却见一名低级文官狂飙着从房门处冲了进来。


    “什么?”


    一听这话,马世奇不由地便是一惊。


    “赶紧啊,帝驾都已快到大门外了!”


    这一见马世奇愣着没动,前来禀报的那名文官可就沉不住气了,急得直跳脚。


    “啊哦,快,大开中门,摆香案,接驾!”


    被属下这么一吼,马世奇这才如梦初醒,急忙忙地便往外奔了去。


    但,到底还是迟了。


    当一众人等狂飙着赶到了正门处时,朱彦新已在数十名大内侍卫以及宦官的簇拥下,昂然策马立于门前了。


    “臣等迎驾来迟,死罪,死罪!”


    马世奇真的很慌,在跪迎时,言语间满满都是颤音。


    “卿不必如此,是朕来得唐突了,都请平身罢。”


    身为九五至尊,跑制造工坊来,其实是有些不太合适的。


    这一点,朱彦新自己也知道。


    问题是他坐不住啊——距离李自成的大军出陕西,就只剩下两个来月的时间了啊。


    “臣等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得天子并无任何的不悦之色,马世奇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是微微一松。


    “马爱卿,样枪可是已造出来了么?”


    别看朱彦新面色淡定从容,可其实心里明显是有些急躁的,这不,才刚翻身下了马背,直接便转入主题了。


    “好叫陛下得知,今早,几位老枪匠都已将样枪交上来了,就在刚才,臣等还正商榷着定型之事呢。”


    听得天子问起了样枪,马世奇当即便来了精神。


    “哦?走,一道看看去。”


    一闻及此,朱彦新的眼神登时便亮了,要知道样枪可不是随便造造就行的,那是要用来当样板的,必须做到最优化才成,通常来说,那都是得慢工出细活的。


    而今,也就才刚过了十七天而已,样枪就已造好了,这速度确实有够快的,由不得朱彦新不为之兴奋不已的。


    “陛下请看,这是一号枪,制造者是李贵华,枪长……,这是二号枪,制造者是林双木……”


    在将天子迎进了办公室后,马世奇指着搁在枪架上的六支燧发枪,兴致勃勃地便介绍开了。


    “马爱卿,这些枪可都曾试射过么?”


    前装燧发滑膛枪,放之后世,那无疑是极其落后的武器,以朱彦新的见识,只要花时间去研究一段时间,肯定能把米涅步枪乃至后装针击枪都给捣鼓出来。


    但,问题是越是先进的武器,成本就越高,不说时间是否来得及,财政上的压力就不是眼下的大明可以承受得起的。


    所以,只能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至于先进性么,那,只能等日后有钱了,再去设法更新换代也就是了。


    “回陛下的话,还没来得及。”


    六支枪都是今天上午才刚交上来的,哪怕六名枪匠私下里肯定是试射过了,问题是那并不能作数。


    “嗯,朕交待过的黑火药颗粒化进展如何了?”


    枪有了,弹丸也好解决,相较而论,朱彦新更关心的是黑火药的颗粒化这项简单实用的技术之运用。


    原因就一个,颗粒化与否不单在运输上有着极大的优势,还能增加一倍到两倍的威力。


    有了这项技术,装备了燧发枪的新军才能具备真正的战斗力。


    “好叫陛下得知,臣等查过了文献,西夷人在卖给我朝红衣大炮时,便曾给过我朝黑火药的颗粒化技术。”


    “万历年间,我朝便已有使用,只是不知为何,天启年间突然又弃之不用了,今,相关技术都还在,臣已依此法试制出了一些。”


    马世奇无疑是个实干家,短短十六天而已,他便已完成了大量的相关准备工作。


    “好,走,这就一道验枪去。”


    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了,那还有啥可迟疑的。


    朱彦新兴致勃勃地拉上了所有相关人等,径直奔京郊而去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