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新大明

钢铁洪流,逆我者亡,顺我者乖。当代好青年穿越到夺门之变当天成为瓦剌留学生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对着于谦说:“谦哥儿,扶我上去,我想试试。”从此带着大明人民走上一条科技强国和平友爱的新道路,打造属于大明的...

第22章 妈宝男
    朱祁镇听闻一直呆在仁寿宫不出来的太后现在居然出来的,当即不再理会内阁的争吵,前往了孙太后所在的御花园。


    因为朱祁镇的离开,内阁众人的互相指责倒是停止了,只是曹吉祥与徐有贞石亨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两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曹吉祥要如此明显的帮着于谦说话。


    几人不欢而散。


    朱祁镇慌慌忙忙的来到御花园,远远的看着孙太后和钱皇后两人正在小亭子内围炉煮茶,未化的冬雪带着寒凉,两位尊贵的女人正笑呵呵的谈着话,她们身后的宫女手边都拎着火炉,免得两位背后寒凉。


    走的近了些,就听到了孙太后爽朗的笑声:“哈哈,那孩子真的是这么说的?这孩子这点倒是随他父亲,有孝心。”


    钱皇后浅浅笑着说:“是啊母后,我也没想到阿濡这孩子居然会想着说要帮我做个好些的轮椅,甚是让人诧异,这孩子很细心啊。”


    钱皇后正在和孙太后表扬朱见深呢。


    “母后。”朱祁镇出现在亭子外,有些激动到甚至声音颤抖的喊了一声,这么多年了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南宫之时,虽然都在皇城内,但是太后也没有机会去见朱祁镇,因为朱祁钰一旦知道一定就此事发难,不见也是为了朱祁镇好。


    这么久了终于见到了母亲,朱祁镇分外的激动。


    孙太后瞥了他一眼,然后又转回了钱皇后说话,不理会他,指桑骂槐的说:“还是你儿子有孝心,不像有些人的儿子,连自己母亲都不来见一面。”


    朱祁镇马上走上前,一挥手,太监宫女们基本都退下了,只留下孙太后身边最得力的两个宫女。


    “母后,非儿臣不去见您啊,而是您让人带话说不许儿臣去见。”朱祁镇急忙解释。


    “说不让见就不来见了,你何时变得这么听话了?腿长在你自己身上,就算不见面,每日晨昏定省,让老婆子我知道你心里惦记着总行吧。”孙太后没好气的说。


    朱祁镇急忙上前:“母后,儿臣知道错了。”


    钱皇后帮忙自己的丈夫开始在孙太后的面前说好话,两人一顿哄,其实就算是皇家,儿子儿媳妇关系好一起哄婆婆也不是啥难事。


    孙太后面色好转之后朱祁镇才坐下,可以看得出来这位皇帝对于自己的母亲有敬畏也有尊重,钱皇后自然知道自己丈夫的品性,妥妥的妈宝男。


    “陛下,现在事情也已经定了,本宫虽然在仁寿宫中,但是太监宫女们都在传的厉害,说宫内大变样,担心皇帝大开杀戒,将宫内的换一批,惶惶不可终日,做事也不专心,甚至还打乱了宫内佛堂的摆放。”


    “胡说,母后不要听他们胡说,没有的事。”朱祁镇马上反驳,他从未想过要大清洗,最多就是清退一些不识趣的宫内老人,然后稍微搞几个人立威。


    孙太后语重心长的说:“陛下,您安安稳稳的回了大殿之上,百官也无什么反抗,您若是要出气就略施惩戒以儆效尤便好了,莫要搞的人心惶惶,朝堂不安。”


    敢说这番话是因为知道了朱祁镇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顺着他的心意说,让他将这个心意坚定下来。


    朱祁镇沉下的面孔:“母后,儿臣若不震慑住这群人,恐怕是管不住。”


    孙太后望着皑皑白雪轻声说:“你没见过你皇爷爷当年,为何他被称为仁宗?朝堂之上,私下之时都担得起这个仁字,以仁施政群臣敬仰,再想想先帝当年,当时陛下虽年幼也总见过一些吧。”


    朱祁镇心生向往的说:“父皇征战四方,威慑天下。”


    在他的心目中朱瞻基和朱棣就是他这辈子要追寻的终点,他想要和他爹一样文治武功都为人称道,在他看来朱瞻基永远威风凛凛,百官臣服。


    孙太后却摇了摇头:“先帝威武,但是那是对于外族人的威武,朝堂之上,皇宫之内,先帝永远广施仁政,陛下可曾看过先帝责难臣子?帝王之威并不需拿臣子立威,仁既是善,仁又是威。”


    朱祁镇似懂非懂孙太后的话中之意。


    孙太后强调了一句:“陛下,大好的局面,莫多生了事端。”


    没有一句提于谦,但是意有所指。


    朱祁镇自己开口咨询了孙太后:“母后,朕抓了于谦和范广下狱,母后觉得如何处置二人为好。”


    后宫不得参政,但是孙太后当年有先帝托付,所以可以说上话。


    “陛下,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本宫一介女流恐怕不能给您更好的建议了,您自己心里应有了想法,遵从您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了,您是先帝的长子,先帝应当教导了您该如何处理政事,您一定能处理好的。”


    朱祁镇有些低落的说:“儿臣……怕做错。”


    孙太后看着朱祁镇,他与当年那个莽撞的少年已经不一样了,撞了满头包的他少了以前的冲动,但是也少了很多的信心。


    “陛下,您是天子,是先帝钦点的皇帝,是大明正统皇帝,您应对自己自信些。”


    睿智聪慧的太后和仁德贤慧的钱皇后,两人对着朱祁镇展开了任重道远的自信教育,复杂的人**加在朱祁镇身上。


    ……


    自己的“坑”爹在接受自信教育,朱见深同志则是埋头于对于大明未来的规划。


    什么可以使得大明富强,使得大明走的更远。


    科教兴邦。


    因为暂时在政策上朱见深没有什么话语权,至少需要个六七年的吧,等到自己渡过青春期,长大了,朝堂大臣们才能听从自己的意见。


    万贞儿看着朱见深的面前放着三本书,好奇的凑了上去。


    “殿下,这是什么?”


    “这是教材。”


    “教材是什么?”


    “供学子们学习的材料,这是数学,这是科学,这是语文。”


    万贞儿万分的疑惑:“殿下学子们学的不应该是八股文吗?不应学四书五经这些经典吗?”


    天下苦八股文久矣。


    朱见深要的不是在桌案上奋笔疾书的文人才子,这样的人在这个大明太多了,科举开始选的就是这样的人,文人向往的就是成为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好吗?


    好!但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就不好了。


    朱见深要策动更多的人发展科技,就要将基础学科给开展起来,走区别于科举的另外一条路子。


    要简单,最基础的东西要让没上过学的人都可以理解,广泛的推广出去。


    所以朱见深编著的语文要推广拼音,数学最基础的是阿拉伯数字,一定要简单,简单再简单。


    “姑姑,我记得好像母后说大本堂的夫子,由我去选择是吗?”


    万贞儿点点头:“皇后娘娘说,您和二皇子一起明日去国子监。”


    本站网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