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母亲不再说话,安风笑呵呵地说道:“再说,其实这个片酬已经不算低了。”见到母亲还要说话,安风苦笑着说道:“我这些年出演的作品,可是最少扑了十几部,说实话,现在还有人找我拍戏,我都要高兴了。” “哼哼!”安母无话可说了。 安风出道早,成名更早。 但也正是因为贸然的转型,导致后续基本盘没有夯实,这就导致她在电影那边接连碰壁的同时,就连电视剧这边的资源也一再降档。 如今,安风就算去出演其他人的作品,能够拿到s级的资源,都要费尽心力了,更何况是那种顶级的s+? 说实话,七千万的作品,在国内已经不算是小制作了。 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相当于弱一些的s级作品了。 安母之所以不满,是因为她认为自家女儿就算要接,也应该去接那种s+的作品,而不是这种怎么看怎么就只有a级体量的作品。 可对于安风来说,她是真的喜欢这个剧本。 如今她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女孩,对于剧本也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喜爱。 再加上去年刚刚扑了一部上亿投资的院线电影,所以此时此刻,安风出演这部戏也是刚刚好的。 至于说什么捡乔晶晶不要的这种,也就只有不明真相的人才会去说。 安风隐隐猜到,王秋来和乔晶晶之间,必然是有着某种隔阂在的。 这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关系。 一方面两人十分熟悉,但是另一方面,两人又抗拒彼此在一起。 难道当初王秋来向乔晶晶表白了? 安风心中一乐,倒是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如果当初王秋来向乔晶晶表白了,那不论是否同意,乔晶晶也应该和王秋来有一些互动才是。 可两人表现出来的情况,却怎么看怎么陌生与隔阂。 表白失败? 安风也不是没有想到过这样的念头。 可是…… 不像啊。 王秋来以前的确是大胖子,但是那个时候,两人的关系也不错啊。 这也是许多同学证实过的。 至于说现在? 就算是安风也不得不承认,在同龄人里面,王秋来绝对是白手起家最快的。 同时也是具有才华和颜值双重buff的男生。 很少有女孩子能够拒绝这种男人。 而且,如果两人真的关系亲近,也不至于乔晶晶直接拒绝吧? 所以两人之间就很奇怪。 而这部戏,乔晶晶拒绝参演,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 然而不论是因为什么,她都相当于捡漏了。 就算是在她人气和名望最巅峰的时期,娱乐圈里,一年到头的好本子,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只手。 甚至有些年份,一年下来的好本子,都没有两部! 这样的本子,如果乔晶晶选择放弃的话,安风反倒是要感谢才是。 而且对于安风来说,其实以她现在的咖位和名气、人气,什么档次的资源倒在其次,主要是剧本能否吸引她。 只要剧本好,哪怕资源差一点又怎么了? 至于说那些所谓的咖位…… 呵呵。 她一个“票房毒药”,又能奢求什么? 票房毒药。 这是任何一个演员身上最大的污点。 之前香江的肥仔晶不是曾经说过,在娱乐圈里,最大的罪恶就是不卖座。 一旦作品不卖座,那么哪怕你本人再怎样,也不会得到褒奖。 而反过来,只要你的作品卖座,那么哪怕你这个人再耍大牌,再胡来,也照样会有人帮你。 安风的同意并没有出乎王秋来的预料。 这个本子很强。 强到只要认真去制作特效,只要肯用心,想要大火十分容易。 为什么王秋来十分看好这个本子,说白了,还是因为降维打击。 现在的偶像剧都是什么样子的? 答案很简单,现在的偶像剧,要么是校园偶像剧,要么是霸总爱上我。 反正,不是正常人谈恋爱。 而这部暂命名为《来自星星的你》(ps:简称《星你》)的偶像剧,却讲述了一段十分特殊的爱情故事。 一个停留在地球仅有三个月时间的外星人,与一位张扬的大明星之间的爱情。 只是这一个类型上,就足以吸引人,更何况,王秋来对于这部戏的特效也是十分有想法的。 为了给《流浪地球》的剧组预热,前期特效组也需要进行磨炼。 而这部《星你》的特效正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磨砺。 当然,《星你》的体量也是和腾达之前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第一个,就是幕后人员。 这部戏不算演职人员,只算幕后人员就要多达五十人。 甚至弄不好这个数字还要往上增加一些。 如果说幕后人员只是单纯的多的话,那么更加关键的,就是特效。 此前,腾达的作品并没有进行过什么真正的特效制作。 《万万没想到》的特效,主打的就是一个廉价。 但这显然不可能是王秋来的真实特效水平。 只是虽然如此,但想要将《星你》的特效做出来,单纯依靠王秋来自己的实力,是做不到的。 特效制作,从来都不是单独某个人能够做出来的。 好在,这年头有个词叫做外包。 也有个词,叫做砸钱。 为什么《星你》的特效价格为四千多甚至五千万? 原因就在于这个特效费用几乎已经是现在腾达的所有流动资金了。 招兵买马这件事,自然有聂星辰帮助。 作为特助,她的业务能力绝对称得上优秀。 刚好最近斗音进入发展平缓期,正在积极寻求外界投资,聂星辰的工作本身就已经完成,正是空闲的时候。 如今成立一家特效公司,并且进行招兵买马,并不是一件难事。 除去基本框架之外,主要是招募一名优秀的特效师作为特效公司的领头人。 可惜了,徐柯的特效都是和外界合作的,他公司本身是并没有特效公司的。 否则王秋来非要挖来几个人不可。 毕竟徐柯也是圈子里为数不多喜欢用特效,并且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在接触特效的导演,他的眼光,王秋来是十分认可的。 只不过徐柯虽然眼光十分不错,可作为导演,他的制作理念还是落后于现在的青年导演了。 这也是为什么徐柯虽然一直水准在线,但却始终无法突破太高票房的原因。 这也是香江那边的导演的通病。 想要内地票房,就需要和内地影视公司进行合作。 不进行合作,只是单纯指望着自己所谓的导演知名度去号召大家进入影院去看电影…… 真的想太多了。 幕后人员这方面,王秋来倒是并不太担心。 虽说他本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团队,但是在业内,绝大多数的影视公司也都是没有固定团队的。 一方面是因为开销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少人才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