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过千啊!” 饶是刚才还被气得头晕脑胀,说道红薯产量的时候,朱元璋整个人似要手舞足蹈。 然而,下方大臣们听到这些后,反应让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止住,又缓缓消散。 嗡嗡嗡…… “亩产过千?如何可能,皇上……唉!” “哪怕产量是真的,但粮贱伤农,从古有之的道理,如何轻易决断嘛!” “那什么红薯土豆,为什么会出现在楚王封地?而以楚王的为人,产量莫非有什么猫腻?” “……” 唧唧咋咋,落在朱元璋耳中感到十分刺耳。 最终,他死马当活马医,把目光投向一帮武官方向。 如今九边都由几个朱家王爷守着,武勋们自然没了用武之地。 “蓝玉,你觉得呢?” 见朱元璋竟然问起只会打仗的武将来,文官们纷纷暗自摇头。 有着武人坚毅的蓝玉没想到会被问道自己。 愣了愣神,寻思整个北方的粮食贩卖等生意,他也有份子在其中。 要是皇上跟太子说的什么红薯土豆,其产量都是真的,那么以后他还不得损失一个稳赚不赔的财路啊! 所以当即拱手,讪笑道。 “皇上说笑了,末将只会上阵杀敌,这些事让末将拿主意,只会让末将摸不着脑袋啊……” 不明白官员们怀揣着什么小心思的朱元璋,失望至极。 而作为朝臣们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又是他名义上结义兄弟的魏国公徐达,今日又刚好抱病没有上朝。 不然,朱元璋再怎么也能在徐达那里,得到一点慰藉。 恐怕等他知道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们,竟然都是一些苟利而忘义的家伙后,该是会要气得吐血三升不可。 难道真的不合适推广? 三人成虎之下,朱元璋自己都有些不自信的怀疑起来。 然而朱标却有些急了。 红薯、土豆,乃是他在武昌亲眼所见,没有一点弄虚作假! 甚至当得起稳定大明江山社稷的神器! 更重要的是,待红薯土豆推行天下,百姓们种植一两季过后,能让多少人不饿肚子啊! 哪怕是为了百姓们,朱标就容不得此时流产,或是搁置都不行! 以往待人温和的大明太子朱标,只见他一脸不容置疑的抬头。 看向朱元璋。 语气铿锵道。 “父皇!” “红薯土豆之事,事关重大,却是尽快让出现到大明每一个百姓家里才是!” “大明立国已有十年余一年,但还有很多百姓,甚至跟生活在前朝没什么区别!” 朱元璋回过头,定定的看着下方,自己最给予厚望的儿子。 心底期待,期待朱标继续说下去。 “儿臣自出生,因父皇庇佑,未曾经历饥饿,但儿臣每每想到父皇年幼发生在身上的事情,还有百姓们食不果腹……” “不禁让儿臣潸然泪下!” 一字一句,皆发自朱标的内心。 说道最后,眼尖的人,已经从他眼角发现了浸出的眼泪来。 见此情形,上方的朱元璋也是有感幼时艰难。 也如他的儿子一般,有些热泪盈眶。 同时也让他坚定了信念。 没错! 推行红薯土豆,不是该不该搁置议论的事情。 而是想办法,该如何早点让红薯土豆,走进大明千家万户才对! 底下大多数官员们,并不能与朱家父子俩产生共情。 反而心底察觉不妙,甚至是危机感。 在封建社会,在场人才是掌握着最终生产资料的存在。 如果让底层人,都能轻易获得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