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万万使不得啊,这些老鼠本性拙劣,而且入了流级,恐对家族有害啊。”老孙第一个发话。 “嗯嗯,木大哥,这些老鼠给人感觉很不好。”大山也有些严肃的说道。 李春花没有说话,只是有些惊讶地看着黎木。 对她来说,黎木如今说出什么奇怪的话,她都不会奇怪了,她只希望李家能延续下去。毕竟,这是她唯一的心理寄托了。 然而,黎木面对二者的劝解,却只是摇了摇头,淡淡说出了两个字:“短了。” “家主...我老孙也没求过你什么。只是,你可能没见过历城那场灾难...”老孙眼看说不动黎木,便打算把其中的厉害传达出去,好让黎木自己收手。 “异兽本性拙劣?既然是本性,又何谈优劣?”,然而黎木听完了故事,只是平淡的回复道,“若真要按人类那一套来判断优劣,那恐怕,人类自己就是最拙劣的。不能因为存在危险,就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真的难以达成,也总能在努力过程中找到其他可能。” 这一段话下来,老孙倒是不说话了,只是心里的担忧并没有减少。 李春花这时倒是说话了:“家主...您说的虽然很有道理,但是,那些伟大的实践,只有江湖浪尖才能做到。我们如今求生都难,又如何负担得起那等冒险?而且大山、小虎尚且年幼...” 黎木笑了笑,转过身淡淡的问道:“我既然有手段抓住它们,自然有手段控制养殖它们,何来冒险一说。如果失败了,全部做成肉干也不迟,不是吗?” 说罢,黎木朝着林子里,奇木的方向看去。 李春花沉默了一会儿,躬身道:“既然家主这么说了。” 老孙还想说什么,可是黎木淡然的表情,又让他觉得再多说什么并不好。 ...... 这一天,家里氛围都有些僵硬。 毕竟黎木,姓黎,不姓李。一意孤行的行为确实在他人眼中有些不好。 可是,黎木光凭口头上的解释,也无法证明扭转什么。 而且,家族发展,毕竟是个家族,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 看起来一直顺心顺意,反而更有问题。有矛盾,才能证明,每个人都是活着的、思考的,也能更清楚认识理解家族成员。 另一方面,不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一个群体的发展,总要有人在昏暗中独自负重前行。 想通了,待不住,索性黎木早早起身,开始尝试自己想法。 别的不说,先用红血滴、蓝丝球做做实验。 一炼、二炼,反复尝试。 并挑选出一些优秀的个体,把“白花”“黄粉”“阴木”尝试提取特性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黎木也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个性相冲、生辰八字,这些奇特的存在,似乎对不同的特性、发展都有明显影响。 就这样,日复一日。 期间家族成员关系也有所缓和,不过关键点还没有解开,总归让人不适。 李春花倒是做出了大姐的榜样,默默带着两个小弟去熟悉周围的环境,收集食物、黄粉、甚至是一些不错的石材。 上山、下山,如果不是有腐化等影响,恐怕应该是不错的身体锻炼吧。 终于,夏季二月7日。 黎木完成了所有移植菌果的二炼。 所有红血滴,全部发生了不同程度异化、进化,当然,也有废化。 最终,经过黎木的验证与分析,成功筛选出了三种成功良性变化的果株,“大红果”“多籽果”“蕴灵红果”;两种菌株“月光菇”“蓝火菇”。 —————— 大红果,九流,颜色鲜红,果体硕大,堪比小苹果,汁水丰富。 多籽果,九流,成长速度极快,果体变化不大,但是果籽产量极高,且籽香浓郁,可以用作香料。外面的酸涩的果肉则可以拿去喂养绿毛鼠。 蕴灵红果,八流,生长缓慢,对环境要求高,上限也高。能够产生通透的红果,有治愈、养体、启灵的功效。 月光菇,九流,营养丰富,蛋白充分,是养体的补物。 蓝火菇,八流,通体淡蓝,夜晚泛微光,剧毒不可食用,但是却可以驱散蚊虫,并倾洒明亮的灵火蓝孢子,主动攻击蚊虫,甚至可以帮黎木加工木材穿孔。 —————— 大量的“生炼”植物,除了提高产量、质量、生命力,主要的就是为以后炼化“动物”打下基础,顺便实验几个问题。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亲和性问题。 一般的植物倒是没什么,就和平常一样,安安静静生长。但似乎与“灵”有关的变化,就会表现出对黎木亲和。同时,也会对一些外来者诞生“厌”“恶”的亚情绪。 蕴灵红果、蓝火菇就是如此,都反馈了善意与兴奋。 虽然试验成功了,安心些许。 不过黎木依旧为此苦恼,植物和动物不见得完全一样啊。 而且,这些植物还带来了新的问题。 怎么养、怎么种,怎么让它们好好活下去? 生命力强化方向的植物倒是还好,但是精贵的“蕴灵红果”“月光菇”,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萎靡了。 这一点,不光黎木急,老孙也急。 老孙之所以如此受李家重视,就是因为他以前种田厉害,被选去学习过一段时间“灵培”技术。 可是现在,面对这些异植,老孙只是能勉强的照顾它们活下去一段时间,却养不好它们。 如此好物,若是砸在自己手中,老孙恐怕要折磨得睡不着。 说到底,还是传统的灵培手段太狭隘了。 根据黎木了解,这里的灵培技术,摆在他所认知的娱乐作品里,也算比较严谨的了。 不是光光洒洒灵泉、用用灵田,也有关于植理、护理的传承。 但在现实中,尤其是残酷的增殖废土上,那点知识完全不够用。 黎木有生物学、材料学知识,也有中医知识,儒释道知识,建筑行业对于园林、农田、乡村建设也很有研究。唯一的缺憾,就是对这里本土化的一些常识与理解非常不足。 反正两人都睡不着,于此,黎木干脆和老孙促膝长谈,两天两夜。 饶是老孙自傲的耕种,在黎木的侃侃而谈下,也逐渐崩塌,他似乎看到了一条,不同于耕种、灵培的一条更加宽阔长远的大道。 黎木与老孙的交谈下,也有收获。实践出真知,不少细节都是从老孙口中才得知的。 这也是两个人第一次面对面,近距离,毫无保留的知识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