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尸衣续集之鬼壶

注意青囊尸衣续集之鬼壶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141,青囊尸衣续集之鬼壶主要描写了《鬼壶》是继《青囊尸衣》之后鲁班尺又一巨作,故事说的是两个鬼婴运用祝由术闯荡江湖的故事,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不看鬼壶,非尺迷之说,从本书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鲁班尺手笔已达到炉...

作家 鲁班尺 分類 二次元 | 74萬字 | 141章
分章完结48
    “他认得我娘……”

    有良一听更急了,忙不迭的说道:“别傻了,他根本没见过你娘,妮子,你想想,你长得这么好看,你娘怎么会有一脸的大疙瘩呢?而且还喝酒,女人还喝酒?”

    妮子眨了眨眼睛,口中喃喃道:“是哇,我娘的脸上怎么会有疙瘩呢?”

    “喵呜……”墙脚的一个洞子里钻进来一只硕大的短毛黑猫,十分的肥胖,两只眼睛泛着绿光,鼻子抽搐着,嗅到了羊肉夹馍的香味儿,一步步的走近前来。mzjgyny.com

    妮子笑了,友好的拿起一个馍递给牠,嘴里说道:“好乖,吃吧。”

    大黑猫轻轻的张开了嘴巴,咬住面馍用力一抖,将夹在其中的那块羊肉抖了出来,然后半空里接住羊肉,而把面馍吐回给了妮子……

    妮子“咯咯”的笑了起来,好聪明的一只猫啊。

    她把盘子里的面膜一个个的掰开,将里面的羊肉挑出来,一股脑儿的都给了大黑猫吃。

    那大黑猫“嗖嗖嗖”的接连吞咽下羊肉,嘴里高兴的“呜噜呜噜”的直叫,绿色的眼睛也渐渐变得柔和了……

    西屋内,桌子上开启了一瓶西凤酒,斟满了两只杯子,酒香四溢。屋主老婆婆又端来些冷羊肉和羊肉夹馍,张队长遂与贾道长对饮了起来。

    “外面的那只黑猫有点邪门啊。”贾道长呷了一口酒不经意的说道。

    “那是只‘抬棺猫’。”老婆婆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话来。

    “‘抬棺猫’是什么猫?”贾道长不解的问道。

    老婆婆嘿嘿一笑,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齿,幽幽的说道:“‘小翠儿’是只母猫,别人家的猫生仔都是三五只,很少见到有四只的,可是‘小翠儿’却每次都不多不少只生四只,而且个个都是‘白虎’,所以老爷子活着的时候说,这是一只‘抬棺猫’,生仔只为抬棺材,一只猫抬棺材的一个角。”

    贾道长倒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事情,禁不住好奇的问道:“那么‘白虎’呢?”

    “就是一根毛都不长,光秃秃的皮肉,不吉利啊。”老婆婆解释道。

    贾道长越发奇怪了:“这是一只短毛黑猫,生出的小猫竟然不长毛么?”

    “就是喽,每次产下的小猫仔,以后都是不长毛的,吓死人了……”老婆婆说道。

    “那些小猫呢?”贾道长问道,他倒是真想着见识见识那些所谓的“白虎”。

    “都打死了。”老婆婆回答道。

    “都打死了?”贾道长惊讶道。

    “‘抬棺猫’,人见人打。”老太婆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那么这只‘小翠儿’可有什么特别之处么?”贾道长好奇的问道。

    “特别之处……”老婆婆想了想,说道,“牠喜欢吃人剪下来的头发和指甲,不喜欢米饭和面食,对了,还要喝洗脚水。”

    “这么说,人身上的东西,‘小翠儿’都喜欢吃了?”贾道长嘿嘿冷笑道。

    老婆婆有些愠怒的瞥了贾道长一眼,转身回自己的东厢房里去了。

    “有些动物有食异物癖,就像有人爱吃碎玻璃或是鹅卵石、铁钉钢针么的。”张队长边喝酒便说道。

    “这只猫不一样,”贾道长若有所思的说道,“牠的眼光里似乎有种邪恶的东西。”

    “不过是一只猫而已嘛……”张队长不以为然的说道。

    酒足饭饱后,贾道长对张队长说道:“走,我们去看看孩子们。”

    两人来到了后院库房门前,张队长开启了门锁。

    屋子内,昏暗的电灯光下,妮子怀里抱着那只大黑猫正在同牠玩耍。

    “放下‘小翠儿’。”张队长厉声说道。

    “‘小翠儿’?那是牠的名字么,真好听。”妮子搂紧了大黑猫欢喜的说道。

    “妮子,你肚子吃饱了么?”贾道长望着一堆掰开了的面馍,柔声的问道。

    “嗯。”妮子应道。

    “好,贫道带你出去。”说时迟,那时快,贾道长回手一指,戳中张队长右腹部第十一根肋骨尖端处的章门穴,此乃人身九大晕穴之一,张队长瞪着一双迷惑不解的眼睛,身子慢慢的瘫软倒在地上了……

    第92节

    《鬼壶》 第92节

    妮子和有良惊愕的目瞪口呆。

    贾道长微微一笑,伸出手来柔声说道:“妮子,我们走。”

    “不!妮子,你不能跟他去。”有良横在了妮子的面前,正义凛然的说道。

    “有良哥,”妮子吞吞吐吐的说道,“可是……我真的很想我娘……”

    “骗子,他说的是谎话,你千万别信他的。”有良涨红了脸,百般解释着。

    妮子眼噙着泪水,幽幽说道:“可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一个人提到过我娘……”

    有良面对着贾道长,忿忿的说道:“那么,妮子的父亲是谁?你不会又说你是知道吧?”

    “当然知道,”贾道长淡淡的说道,“他叫阳公,是关东黄龙府人。”

    妮子瞪大了眼睛,痴痴道:“我爹……你也知道我爹?”

    贾道长站立在门口,一手推开了门,夜风轻柔的吹了进来,“妮子,你到底想不想跟贫道走?”他绝对有把握,一个自幼与双亲离散的六七岁小女孩,一旦得知爹娘的下落,有谁会拒绝这种诱惑呢。

    “我……走。”妮子下定了决心,默默地伸出一只手来……

    贾道长一把拉住妮子,往怀里一揽,身子倒纵出房门,然后倏地凭空跃起一丈多高,跳过了后院的木栅栏,抱着妮子穿过了杂树林,一路奔北而去。

    “喵呜……”妮子怀中一声猫叫,贾道长此时才注意到,妮子把那只“抬棺猫”也抱来了。

    库房内,有良呆呆的愣在了那儿……这些日子以来,他早已经视妮子为自己的亲妹妹一般看待了,打从爹娘死后,他心中暗下誓言,此生将会永远的照顾妮子,一世不离不弃。尽管十二三岁的他对男女之事还不甚了了,但有良坚信,自己这辈子生存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妮子。

    此刻,有良蓦地反应过来,“妮子!”他大叫了一声,跨过昏厥在地上的张队长,一头冲出了房门,攀过木栅栏,朝着杂树林中追了过去。

    当有良跌跌撞撞的跑出了林子时,妮子他们早已经不见了踪影,有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放声恸哭了起来。

    整整一个晚上,有良像失了魂儿似的在潼关城里四处游荡,寻觅着妮子的踪影。

    天亮了,他疲惫的依偎在南水门的墙角下,两眼茫然的盯着天空,口中喃喃的叨咕着:“妮子…….”

    这时,远处走来了一个老僧,站到了有良的面前。

    有良的目光缓缓的移到了那老僧的脸上,惊异的叫了声:“未渡师叔……”

    (第一部完)

    尺子启事:童鞋们,《鬼壶》第一部写完了,总计22万字。待偶休息三两日,再接着写第二部,估计需四部得以结束,要到明年夏天去了,(*^__^*) 嘻嘻……

    《鬼壶》第二部:

    第七十一章

    暮春时节,江南已是“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而此时遥远的关东黄龙府,则大地刚刚去霜,人们开始赶着牛马车往那一望无垠的黑土地里送粪,俗话说“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眼瞅着,地里的农活就要忙起来了。

    松花江,女真语(满语)称之为“松阿察里乌拉”,汉译“天河”,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全长近两千公里,最后汇入了黑龙江。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自明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

    松花江与伊通河交汇处水面平缓,历来是出产红尾鲤鱼的地方,这种鲤鱼个大尾红,肉质极为肥美,当年是吉林乌拉上贡朝廷的珍品。

    靠山乡的妖窝铺屯就在松花江汊的岸边,人们除了种些高粱玉米等杂粮之外,早晚还要去江里捕鱼和捞些小虾,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也都还过得去。

    “妖窝铺”这个名字很怪,连屯子里的老人也说不清它的由来,虽然感觉上或许有些不吉利,但此地土壤肥沃,粮食够吃,人们也就不管名字的好坏与否了。

    大概从伪满的时候起,沿着伊通河两岸的村庄便一直不太平,时常有青壮年男子夜晚睡觉的时候会突然暴毙,不但死因极为可疑,而且尸体异常的恐怖,大致都是胸部塌陷凹瘪,双眼凸出至眼眶外面,令人不寒而栗。满洲国时期的新京日本宪兵队,到后来的国民党长春警察厅,乃至解放后的吉林省公安厅,半个世纪以来,没人能够查出那些尸体的死因究竟是什么,而新的死亡个案却仍时有发生。

    这些年来,京城也派出过几拨考察组,秘密调查当地的地理人文等环境情况,最后只是发现当地的井水中含氟量很高,村民不管男女老少基本都是一口大黄牙,除此而外倒并无其他的异常。

    李地火老爷子年逾古稀,是妖窝铺屯里最年长的,尽管其骨瘦如柴,躺在炕上苟延残喘的也有些年了,但病病歪歪的却总是死不了,屯里人都说:“瞅这老爷子那副老棺材瓤子,谁知道命还挺长久的呢。”

    老爷子无后,是屯子里的五保户,每年政府发给些高粱和玉米,勉强糊口。他早些年收留了一个流浪的傻子,取名“葛老二”,如今已有三十来岁了。所谓“傻子”,其实就是智力低下,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个“二百五”。这家伙年轻时,经常将镰刀挂在胯间游荡,终有不慎将小鸡鸡割去了一截,由此可见其智力之低下,所以当地人贫瘠的文化生活当中,又多出来一条歇后语“ji(鸡)ba(巴)s ang(上)gua(挂)lian(镰)dao(刀)——ge(葛)(割)lao(老)er(二)”。

    黄昏时,躺在炕上的李老爷子突然吩咐道:“葛老二,你今晚去下‘撅的钩’,钓些肥壮的鲶鱼回来,明天家里将会有贵客到来。”

    “什么是‘龟壳’?”葛老二傻乎乎的问道。

    李老爷子没有理睬他,口中自言自语的说道:“鲶鱼吃‘死倒’,招待贵客再好不过了。”

    “什么是‘死倒’?”葛老二眨了眨眼睛,不厌其烦的问道。

    “就是溺死的人。”李老爷子干咳了两声,回答道。

    夜里,月色迷离,伊通河水面上雾气蔼蔼,这是因昼夜温差而引起的蒸腾现象。

    伊通河,满语“一秃河”,为古女真语音译,是长春平原上的一条千年古流,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在黄龙府(今农安县)靠山乡妖窝铺屯汇入松花江支流饮马河。

    月光下,葛老二沿着河岸下“撅的钩”,这是当地钓鲶鱼的一种土法,即在岸上插一根小木棍,拴上一条五六米长的细麻绳,绳子头上系上一只鱼钩,穿条大青蚯蚓,然后扔到水里就不管了。次日清晨来将麻绳一拽,每只鱼钩上基本上都会有一条大鲶鱼,十拿九稳,是此地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钓法。

    葛老二下了十余条“撅的钩”,然后打了个哈欠,转身往回走,当他快要到屯子里时,突然看见月光下有人影从王老蔫家翻墙跳出……

    他揉了揉眼睛,惊奇的发现那人影竟然酷似李地火老爷子,葛老二嘴里叨咕着:“真是活见鬼,老爷子‘趴窝’都趴了大半辈子了,怎么还能翻墙越脊成仙了不成?”

    回到家中,东屋里黑灯瞎火的,老爷子的鼾声如雷,嗯,定是自己看花眼了,葛老二寻思着。

    次日黎明时分,葛老二摸着黑来到了河边,一条条的收起“撅的钩”,总共大大小小的钓了七八条鲶鱼,其中有条特别肥大的,足足有三四斤重。葛老二兴致勃勃的拎着鲶鱼返回,刚刚至屯边,便听到有女人撕心裂肺的嚎叫声,在夜空里显得极森然可怖,那是传自王老蔫家的土房之内……

    待他走到近前时,左邻右舍都已经披着衣裳跑出各自家门,聚拢在了那几间土房前议论纷纷,人人面现惊恐之色。

    葛老二挤了进去,屋子里面的火炕上,躺着王老蔫赤裸的尸体,前胸塌陷瘪下,仿佛肋条骨都折断了似的,两只眼睛直勾勾的望着棚顶……

    葛老二人虽然有些傻,但还是知道人死是应该要闭上眼睛的,于是伸手在王老蔫的脸上来回摸了两把,见到死者终于合上了眼皮,遂满意的笑了。

    突然,王老蔫蓦地又睁开了眼睛,凝滞的瞳孔直视着葛老二……

    “妈呀!”葛老二吓了一跳,扭头就跑,嘴里大声叫喊着,“不好啦,诈尸啦……”

    众人大惊,急忙涌进屋里一看,王老蔫的尸首还是老样子,空洞的眼神呆呆的望着空中。

    “唉,又死了一个……”有老太婆揪心的叹息道。

    第93节

    《鬼壶》 第93节

    “鱼,大鲶鱼!”葛老二双手拎着鲶鱼,兴冲冲的踹开了房门,一头撞入了东屋里。

    “傻了吧叽的,赶着投胎啊?”李老爷子躺在炕上骂道。

    “好肥的鲶鱼啊,老二要吃鱼啦……”葛老二高兴的举着手中的鱼给老爷子看,同时嘴里说道,“呵呵,又死了一个。”

    “你说什么?”老爷子问道。

    “王老蔫死了,还不闭眼睛,诈尸吓唬人……”葛老二心有余悸的说道。

    “诈尸?哼,小样。”老爷子嗤之以鼻的说道。

    “老爷子,你会飞檐走壁么?”葛老二想起了夜间瞅见的那个夜行人的背影,大咧咧的问道。

    “飞檐走壁?你说什么呢?”老爷子目光盯着葛老二,不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