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以凤凰部落现在生产能力,完全可以建造出比这几个时期更好的排污系统来。 对于地下管道,桑榆并不想采用陶管。毕竟陶管易碎,对后期管道的保养和维修带来很大的不便。 她打算直接用砖头和黏土修建一条类似于北宋时候的福寿沟。 在建房子之前,桑榆带领建筑队的人先对这一片地方进行考察之后,才开始进行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 首先规划房子的布局,房子从山脚下——曾经的农田——河岸这样一个顺序建设。 根据这个规划,那么他们需要从山脚往河边的方向修建两条宽阔深广的主管道。 房子建设的时候,每个房子再利用陶管,连接到主管道即可。 排水管道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同时也是一个普惠时间最长的一个工程。 将来随着新地建立的房子越来越多,这些地下管道将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除了排污之外还可以防汛等。 当然,城市的污水不能够直接排入河流中,环保,需要从脚下做起。 可以在排水口挖上两个巨大的圆坑,加入木炭等制成的过滤剂对污水进行过滤。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预计建筑队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建造完成。 这事急不来。 如今建筑队有三只小队,但分了二十个人进入砖瓦队后,就只剩下一百人了。 桑榆决定取消一个建筑分队,只留下建筑一队和二队。 一队由岩带领的八十人,未来将致力于部落的地下排水管道以及房屋的规划建设。 另外一队由草带领的二十人,继续搭建围墙。 高则塞入居委会,相当整个部落对内事务的二把手,整体管理部落一些杂七杂八的要务,包括将有别的部落来访要进行接待,还有统筹各个小队的任务,工作监督等等。 这样桑榆就可以直接脱开身来,不需要事必躬亲那么累。 这么一安排下来,相当于对部落的管理结构有了初步的规划。 生产管理可以交给高,对外战事和防御交给岩,部落对外贸易和外交暂时没有见到合适的人,苗有这个潜质,但还是得培养一下。 安排完这些事情后,桑榆就暂时当起了甩手掌柜。 她要学骑马。 还要让这些护卫队和小队长学会骑马。 十二匹马,桑榆享受了一把首领的权利,自己挑了一头雪白的马儿作为固定坐骑,其他的,谁有需要就骑。 这些野马想要驯服,还是花了大伙儿不少的工夫。 但毕竟原始人有的是跟马耗的劲头和意志力,一个月下来,愣是把马儿给驯服,还学会了骑马。 当然,学得最快就数羽。 桑榆不得不仰仗这个小姑娘教她。 一开始都是羽坐前面,桑榆在后面抱着她找找骑马感觉。 只是每次下来的时候,就发现少女的耳廓红得滴血,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但这个时候五月份,刚好进入夏日,桑榆心想热也是正常。 等几个人学会骑马的时候,和黑山部落的约定拿货的时间也到了。 桑榆带着壮、高五个人,骑着五匹马出去拉货。 骑在马上,看着身边景色快速地往后移,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妙了。 原本八天的脚程,骑着马两天就到了。 黑山部落的人见到他们按时来拿货,原本吊着的一颗心终于也放了下来。 再见到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脸上的神情尽是不可思议,只觉得这个部落强大到令人可怕。 特别是看到壮那结实的身板,黑山部落的人都不敢与他直视。 可这小子憨得很,一点都不凶,乐呵呵地让人看着有很大的反差。 看着他们马背上驮着的盐和包得严实陶器,黑忙让人将已经剥好的桑皮拿出来。 双方按照当初约定的方式进行交换,换好麻皮后,一行人又按照原路返回。 高和壮等人看着黑山部落,仿佛看到以前的鸟部落。 落后,食不果腹,瘦骨嶙峋,还有随时随地臭兮兮的味道,令人非常不适。 “首领,咱们快些回去,这地方待着一点都不舒服。” 桑榆会意,笑道:“这才发现咱们部落比别人的好太多了吧。” 几人疯狂点头。 “首领,咱们拿这些树皮回去做什么?” “做衣服,像我穿的这些,能御寒,兽皮不透气,天气热的时候穿着难受。” 壮立即就想起了先前给克奖励的那件蚕丝衣,羡慕得不行。 “真的?我们到时候也能有衣服穿啦?”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的。” 跟着一起来的几个人高兴地欢呼起来。 “不过下次我就不来了,这次就带着你们来认地方,下次你们轮流带人过来拿货。” “行,首领你下次不用来了,我们能办好。” 第55章 回到部落以后,桑榆则让手工队分成出五个人,和先前安排制作丝绸的两个人,一起处理这些麻皮。 这就是制衣坊的雏形。 这几个人并不局限于女工,只要是手脚麻利的,男的女的都可以现在这个时候。 除了先前已经形成的狩猎和采集两大阵营分工,其他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她不想从一开始就直接给这些行业劳动结构进行定性。 男人可以穿针引线织布裁衣,女人也可以打围墙搞建筑出去狩猎。 只可惜现在部落各方面的条件还处在初级阶段,肉类和乳制品比较少。 有,也只是优先供应给小孩子,想要进一步提高女人的身体素质,绝非朝夕就可以完成。 但即便如此,也要将这个事情放在部落的建设重点名单上。 除了身体素质之外,精神素质也要跟上,包括理想、信念、责任感和道德等,甚至还有自信心和事业心。 教育必须要尽快搞起来,想到这里,桑榆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从黑山部落换回来的麻皮,每一扎都码得整整齐齐的,算是比较用心了。 桑榆对这样的合作对象还是很满意。 但这些收过来的麻皮想要做成衣服,还需要经过漂洗、绩麻、成线、绞团、上浆以及纺织等几道程序,一道都不能少。 第一步要用水进行漂洗。 凤凰部落山上有引水下来,河里也有水,这一步算是极其简单了。 接着就是绩纱,其实就是把麻纤维接驳成线,主要做法是把漂洗好的麻皮撕成一缕缕继续泡在水中。直到泡软,然后捻成小麻纱线,再将这些小麻纱线进行晾晒。 晒干之后的这些小麻纱线绕成团。 纺织的时候,线是有经线和纬线之分。 先前在纺蚕丝的时候也是如此,绕成麻团的作为经线,绕成「麻芋子」作为纬线。 但是令桑榆比较头疼的是上浆这个环节,一般麻团在织布之前都要上浆,以使麻线柔韧顺滑,以前古代人们是用浓稠的米浆水来进行上浆,只是现在没有稻谷,只有黍,不知道黍米煮的粥能否上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