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真不是皇长子李秋

大唐,贞观二年李秋意外穿越大唐,成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遗失在民间的长子。因为一场意外,李秋机缘巧合下,救下了重伤不治的李二等人!不想,因为三颗小痣,李秋的身份被意外发现!李秋家中的红薯,土豆也被一一曝光!从此,不一发不可收拾。......多日后,一身龙袍的...

作家 穷酸书生 分類 科幻 | 78萬字 | 443章
第44章
    第44章


    巍峨的长安城门口,有精锐的士卒把守。他们不仅负责维护治安,还兼职收取入城税。


    “你们要进城?一人一文!”


    守城士卒冷冷道,还仔细打量了一下李秋二人,见其衣着整洁,气度不凡,才没有为难。


    “入城税?”


    李秋一愣,心中有些不满。


    “进城都要收税,这长安怎么繁华得起来?”


    李秋看着破破烂烂的长安,又转念一想,忽然理解了其原因。


    大唐还未抵达繁华盛世,真要去长安的,不缺这一文钱的入城税。而四处流浪的灾民乞丐,却身无分文,进不来长安。


    以入城税来筛分,也算是维护了长安的形象和治理。


    “小翠,给钱!”


    小翠摸出两个铜板,扔进士卒身前的柳条筐,嘟着嘴有些不满。


    李秋交了入城税,这才得以进入长安。


    真正走进这座巨大的城池,才见到长安的模样。


    只见宽广无比的街道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两边店铺林立,吆喝声不断。


    “粟米粟米,上好的粟米,今日降价了,诸位不要错过!”


    “绫罗绸缎,粗布麻衣,本店应有尽有,客官进来看看?”


    “玉堂春酒楼开业,客官里面请......”


    小翠哪里见过这么多的人,这么繁华的城池?


    她紧紧拉着李秋的胳膊,既有几分紧张,有带着浓浓的兴奋与好奇。


    “公子,这就是长安城吗?”


    “人真多!真热闹!”


    李秋发现,此时的长安城,已经有了几分繁华的模样。行人众多,商业也十分热闹。


    “是啊!”


    “长安毕竟是大唐都城,如今大唐,已经逐步恢复元气了。”


    “若是再过十年,长安必将更加热闹繁华!”


    两人一路走,一路逛。


    他之前困居小山村,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都没有见过。


    比如各种绫罗绸缎,铜器木器,工具家具,带着古朴的味道,与浓浓的生活气息。


    一个古色古香,淳朴的大唐,展现在李秋眼前。


    两人继续逛长安城。


    “豆腐!卖豆腐了!上好的豆腐......”


    李秋一听到豆腐,不由顿住脚步。


    “豆腐?”


    “大唐这个时候,就有卖豆腐的?”


    其实,豆腐的出现,还是很早的。


    西汉之时,淮南王刘安,就是著下《淮南子》的那位,沉迷修道炼丹,想要得道长生。


    后面他炼成仙丹,鸡犬升天的传闻,不知是真是假。但其炼丹的过程中,发明的豆腐,却传承下来。


    大唐之时,百姓已经发现,轮耕种植菽豆(即黄豆),可以获得肥地,加上马匹需要食用精料大豆,因此,菽豆被广泛种植。


    有了原料和方法,豆腐的流行,自然也不是问题。


    李秋带着小翠,凑到卖豆腐的摊子之前,好奇的观望。


    “店家,你这豆腐是怎么做的?”


    “味道如何?”


    豆腐做起来很是麻烦,不仅要泡豆子,磨豆浆,过滤煮沸,还要加入卤水点豆腐。


    李秋之前没有条件和时间,便没有亲自做过。


    他不知道大唐的豆腐,到底是何滋味。


    卖豆腐的小贩看到李秋询问,立刻高兴的开始解释。


    “客官,我这豆腐,可是长安一绝!”


    “它本是仙人炼丹之时,无意间发明的,味道鲜香而清爽,又被称为玉膏!”


    “不管是炖还是煎炒,都极为可口。公子买两块尝尝?”


    李秋不理会小贩的吆喝,伸头细看。


    只见豆腐雪白如玉,水嫩无比,与后世的没有区别。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